- 年份
- 2024(4612)
- 2023(6753)
- 2022(5683)
- 2021(5028)
- 2020(4116)
- 2019(9397)
- 2018(9349)
- 2017(17854)
- 2016(9146)
- 2015(10459)
- 2014(10753)
- 2013(10716)
- 2012(10374)
- 2011(9628)
- 2010(10063)
- 2009(9114)
- 2008(8840)
- 2007(8252)
- 2006(7590)
- 2005(6977)
- 学科
- 济(69547)
- 经济(69505)
- 管理(24362)
- 业(21160)
- 地方(19953)
- 企(17036)
- 企业(17036)
- 方法(16579)
- 地方经济(14485)
- 数学(13950)
- 数学方法(13866)
- 中国(13493)
- 业经(13458)
- 农(12022)
- 产业(11469)
- 学(10107)
- 制(9293)
- 体(8651)
- 农业(8253)
- 财(7817)
- 经济学(7599)
- 环境(7543)
- 关系(7453)
- 理论(7438)
- 发(7345)
- 融(7322)
- 金融(7321)
- 和(7198)
- 贸(7147)
- 贸易(7137)
- 机构
- 学院(141320)
- 大学(136411)
- 济(72028)
- 经济(70668)
- 研究(51272)
- 管理(49573)
- 理学(41136)
- 理学院(40673)
- 管理学(40135)
- 管理学院(39860)
- 中国(38674)
- 财(29714)
- 京(28261)
- 科学(27344)
- 所(25581)
- 江(23554)
- 经济学(23445)
- 财经(22951)
- 中心(22675)
- 研究所(22481)
- 经济学院(20777)
- 经(20451)
- 州(18820)
- 北京(18332)
- 院(18291)
- 农(18256)
- 范(18114)
- 师范(17991)
- 财经大学(16433)
- 业大(15910)
- 基金
- 项目(82018)
- 研究(65481)
- 科学(64123)
- 基金(56723)
- 家(47425)
- 国家(47021)
- 社会(42866)
- 社会科(40726)
- 社会科学(40720)
- 科学基金(40152)
- 省(33894)
- 基金项目(29293)
- 教育(28902)
- 编号(27106)
- 划(26279)
- 资助(23144)
- 成果(22068)
- 自然(21719)
- 发(21405)
- 自然科(21114)
- 自然科学(21111)
- 自然科学基金(20723)
- 课题(19788)
- 发展(18679)
- 重点(18587)
- 展(18418)
- 国家社会(17830)
- 部(17491)
- 创(17290)
- 性(16858)
共检索到233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贵浩 张建伦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与我国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可以带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矛盾、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本文对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双方的资源和产业现状提出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晓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贯穿欧亚的广阔经济带,同时也是跨国、跨区域的合作平台,被誉为当今世界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陆路经济"大动脉"。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陆上通道将重新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从而提高欧亚内陆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打破海洋垄断的传统经济格局,形成平衡制约、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新局面。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意义,并阐明产业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带内各区域的产业优势,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 物流先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牛风君 林娟 李明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中国新疆的发展,也将改善中亚国家的经济环境。近年来,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金融合作日益密切,信用环境、信息交换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征信合作应打破信息封锁局面,加强信用信息合作的法规制度建设,优化区域信用环境,扩大征信数据来源和规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海燕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优先领域,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又是一个重要方向。建立多边能源国际合作机制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网必不可少的保障。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多边能源国际合作机制便是新型合作平台之一。一、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多边能源国际合作机制的迫切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莹 何爱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资源能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能源产业具有环境污染特性,区域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和放大环境污染效应,蕴含较高的环境风险。这将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设想的实施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诱发能源合作环境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能源为代表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因此借鉴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通过利益矛盾—行为方式—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中环境风险的发生机理,从完善区域对话协商机制、构建区域环境规制机制、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防范与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境风险的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磊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线路及辐射区与能源合作线路对比分析,概述了能源合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经贸合作产业合作、互联互通、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合作四个方面的关联。并从国际地缘政治、经贸合作、强化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等维度,归纳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钢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相互联通,以交通带动贸易,以贸易促进互利,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概念成型到实体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交通互联乃至物流运转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进行积极合作,推动交通物流体系的对接与制度协同,构建成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交通物流 协同与推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陶权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理念不断转化为行为和现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和沿线区域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和社会发展,提升了区域影响力。在分析了我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模式的进路方式,研究表明沿线国家共建共享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国际共识进一步强化和贸易投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并推动经济带国家多边经贸合作不断拓展,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利好作用。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经济带 建设模式 沿线区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铁山 贾莹 徐玲
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然而,当前我国与沿线国家间的贸易便利化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贸易壁垒、交通运输不畅、通关效率不高等问题,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对此,我国应把握机遇,加强总体规划、通关合作、重点领域及我国重点区域对接的建设,才可能扩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经贸格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翠萍 张文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如何加强核心区货币合作以更好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流动性及资金支持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核心区货币合作是"货币流通"的重要阶段,在已有的货币合作进展中,依托现有中国与中亚的核心合作机制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货币合作,在本币结算支付、货币可自由兑换、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建立对话机制及政治磋商等方面需要加强紧密合作,其根本目的是为核心区投资与经贸合作保驾护航。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菊娥 王树斌 夏兵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区,推进我国与中亚能源通道建设将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给及运输安全的压力,同时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通道建设应采取联动发展模式、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型专业人才、加强项目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和提升项目决策中大数据的作用,以打开我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新局面。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金叶 随书婉
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可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分享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及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塔吉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沿线国家之一,中塔两国具备坚实的产能合作基础,合作潜力巨大,目前在基础设施、农业及工业领域的合作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深化两国产能合作,应加大重点领域合作力度,创新产能合作方式,推进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完善合作机制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