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7)
- 2023(7728)
- 2022(6265)
- 2021(5558)
- 2020(4298)
- 2019(9271)
- 2018(8728)
- 2017(15540)
- 2016(7876)
- 2015(8469)
- 2014(8027)
- 2013(8068)
- 2012(7772)
- 2011(7249)
- 2010(7601)
- 2009(7222)
- 2008(6812)
- 2007(6184)
- 2006(5876)
- 2005(5308)
- 学科
- 济(60907)
- 经济(60878)
- 管理(26850)
- 业(22561)
- 企(19131)
- 企业(19131)
- 地方(18257)
- 方法(15046)
- 中国(13550)
- 数学(13066)
- 数学方法(12977)
- 地方经济(12893)
- 业经(12375)
- 技术(11404)
- 农(10703)
- 学(9754)
- 技术管理(8921)
- 农业(7904)
- 环境(7771)
- 发(7576)
- 制(7379)
- 融(7371)
- 金融(7369)
- 经济学(7067)
- 财(7048)
- 产业(6919)
- 银(6660)
- 银行(6654)
- 行(6524)
- 体(6199)
- 机构
- 学院(122807)
- 大学(122616)
- 济(64881)
- 经济(63766)
- 研究(47490)
- 管理(45045)
- 理学(38189)
- 理学院(37693)
- 管理学(37177)
- 管理学院(36933)
- 中国(34922)
- 财(26784)
- 科学(25685)
- 京(24952)
- 所(22815)
- 经济学(21879)
- 财经(20961)
- 研究所(20405)
- 中心(20356)
- 经济学院(19313)
- 经(18910)
- 江(18787)
- 院(17343)
- 范(16532)
- 师范(16447)
- 北京(15835)
- 财经大学(15324)
- 州(14705)
- 农(14613)
- 科学院(14499)
- 基金
- 项目(78620)
- 科学(64175)
- 研究(58706)
- 基金(58528)
- 家(50464)
- 国家(50093)
- 科学基金(44005)
- 社会(42135)
- 社会科(40185)
- 社会科学(40176)
- 基金项目(30823)
- 省(30726)
- 自然(25490)
- 教育(24987)
- 自然科(24974)
- 自然科学(24969)
- 划(24685)
- 自然科学基金(24509)
- 资助(21735)
- 编号(21237)
- 发(19323)
- 创(19182)
- 国家社会(18657)
- 创新(18279)
- 重点(17835)
- 成果(16788)
- 部(16756)
- 发展(16380)
- 展(16163)
- 济(15558)
共检索到198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开忠 王媛玉 胡校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两阶段下降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转移—分享分析法定量分析东北地区工业增长中结构性和区位性转移增长变化,发现空间格局不经济是东北振兴的主要障碍。基于此,建立密度、距离、分割、异质性等"4D"空间特性计量模型分析造成东北地区经济地理低效的主要区位性因素。研究发现,人口集聚规模效应不显、距离劣势导致市场潜力偏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异质性竞争力不突出是导致东北地区空间格局不经济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空间规划,促进城市之间协同发展;改善交通,积极融入新全球化流动空间;智能转型,以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克服空间分割劣势;因地制宜,建设别具一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措施重塑东北振兴经济地理的战略路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7日至8日在辽宁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听取辽宁省有关部门、部分市县和企业负责人发言后,李强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把握新机遇,找准发力点,把长板拉长、短板补齐。他强调,营商环境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李强 东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仁淑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和实践者。人才资源已成为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家、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源泉,因此,如何解决东北经济面临的“人才瓶颈”问题,既是调整东北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基础,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
东北经济振兴 人才瓶颈 人才战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志凌
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继续分化,除美国外主要经济体多显疲态。社会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之前,往往会出现较长时期的经济停滞甚至衰退,要突破"发展陷阱"有待于经济革命,而推动经济革命的关键因素是科技。世界经济期待四大标志性革命,即材料革命、能源革命、智能革命、效率革命。中国经济发展应做出如下战略性选择:装备制造业技术更新战略、继续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战略、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积累战略。实施上述战略只是适应新经济革命的重点,还必须在鼓励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扩张的同时,更加重视技术水平的提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通过对黑龙江省亚布力、苇河、通北等8个林业局“以农养林,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情况进行调研,认为该做法是国有林区当前缓解危困、减员增效、保护天然林、稳定职工队伍及林区社会的一个突破口。“熟化地”的基本形式有劳保田、工资田、就业田、补贴田、创收田等5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熟化地”工作取得一定效果。最后对“熟化地”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靖
东北地区的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具有长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快配套产业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扩大就业和加大区域合作等一系列问题,是当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振兴东北 配套产业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李爱民 李大伟
近年来,"东北现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严重滞后是制约东北振兴的根本性问题。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点状突破""示范带动"的经验,选择条件较好的大连建设新的经济特区,示范带动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可以作为促进东北地区振兴的重大突破口。为此,应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自由贸易港扩大开放、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三大改革为引领,大力推进大连经济新特区建设,加快东北地区振兴发展。
关键词:
“东北现象” 东北振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全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突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坚
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按照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辖区实际,科学研判四川省情、资本市场"市情",明确工作方向,找准工作定位,强化多方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监管创新 规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艾小峰 肖斌
人类社会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人类劳动和物质生产,离不开实体经济。当前世界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低迷,要求我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劳动理论、商品使用价值理论以及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生产逻辑—生产劳动—使用价值—虚拟资本"的逻辑和思路重振实体经济,这既是克服资本逻辑实现向生产逻辑复归的理论要求,更是辩证否定虚拟经济、振兴作为人类社会基石的实体经济的历史与现实要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志权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广东财政将坚持立足全局,深刻认识新常态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做好新常态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方法,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目前东北基本具备这些条件。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真抓实干精神,要建立选用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要有大力发展民营等非国有经济的具体措施,要实现城乡经济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早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文凤 徐小容 赵福奎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重点。针对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教育社会"引力不足"、职教办学"疏农去农"、职教主体"单一碎片"、职业教育"前后割裂"等问题,以机制设计理论、协同理论为支撑,立足"跨场域+亲农"理念,抓住"职教联姻+校企合作"两个关键,设计"双培一带"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政策驱动""人才促动""专业带动""产业推动"以及"村民主动",激活乡村振兴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要素,形成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良性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艳珍
绿色物流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在明确绿色物流的内涵和绿色物流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东北物流业存在的问题:总体水平落后、物流设施和物流方式不合理、物流人才缺乏等。文章提出,第一,现代物流将会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第二,现代物流将促进东北地区的分工与协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第三,现代物流将促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第四,现代物流将节省费用,减少成本,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急需发展绿色物流业。
关键词:
绿色物流 东北 老工业基地 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