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0)
- 2023(13517)
- 2022(11826)
- 2021(11157)
- 2020(9599)
- 2019(21895)
- 2018(21609)
- 2017(41249)
- 2016(22890)
- 2015(25493)
- 2014(25154)
- 2013(24948)
- 2012(22579)
- 2011(20129)
- 2010(19863)
- 2009(18196)
- 2008(18301)
- 2007(15986)
- 2006(13964)
- 2005(12084)
- 学科
- 济(82910)
- 经济(82814)
- 管理(77279)
- 业(70947)
- 企(62060)
- 企业(62060)
- 方法(41592)
- 数学(35635)
- 数学方法(35277)
- 财(28575)
- 农(21530)
- 务(21036)
- 财务(20964)
- 财务管理(20929)
- 企业财务(19931)
- 中国(19664)
- 业经(19278)
- 学(19138)
- 制(17170)
- 贸(15219)
- 贸易(15212)
- 地方(15135)
- 易(14770)
- 农业(14641)
- 理论(14354)
- 和(13979)
- 划(13960)
- 技术(13763)
- 银(13493)
- 银行(13429)
- 机构
- 大学(318215)
- 学院(315817)
- 管理(130638)
- 济(118490)
- 经济(115703)
- 理学(112518)
- 理学院(111283)
- 管理学(109415)
- 管理学院(108836)
- 研究(100976)
- 中国(77044)
- 京(68008)
- 科学(66153)
- 财(57286)
- 农(56675)
- 业大(52269)
- 所(51577)
- 研究所(47193)
- 中心(46842)
- 江(45748)
- 财经(45579)
- 农业(44918)
- 北京(42597)
- 经(41529)
- 范(38749)
- 师范(38220)
- 州(37411)
- 院(36411)
- 商学(34226)
- 财经大学(34201)
- 基金
- 项目(220354)
- 科学(171259)
- 基金(159867)
- 研究(154495)
- 家(141584)
- 国家(140418)
- 科学基金(120099)
- 社会(95637)
- 社会科(90672)
- 社会科学(90645)
- 基金项目(86533)
- 省(86386)
- 自然(82062)
- 自然科(80139)
- 自然科学(80116)
- 自然科学基金(78691)
- 划(73054)
- 教育(70393)
- 资助(65671)
- 编号(62352)
- 成果(49056)
- 重点(48920)
- 部(47546)
- 创(45871)
- 发(44865)
- 科研(43113)
- 创新(42783)
- 课题(41909)
- 计划(41826)
- 大学(40663)
- 期刊
- 济(127106)
- 经济(127106)
- 研究(87186)
- 中国(57740)
- 学报(57143)
- 农(49925)
- 科学(49643)
- 管理(49200)
- 财(47428)
- 大学(42192)
- 学学(40060)
- 农业(34124)
- 教育(29562)
- 融(27567)
- 金融(27567)
- 技术(25659)
- 财经(22056)
- 业经(21296)
- 经济研究(19487)
- 业(19385)
- 经(18622)
- 图书(16679)
- 版(16441)
- 科技(16438)
- 问题(16266)
- 理论(15792)
- 财会(15193)
- 业大(15068)
- 技术经济(14894)
- 实践(14591)
共检索到454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湘岳 徐东晓
文章选取2015—2019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诱发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国有控股能够约束两者的正向关系,但是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中两者正向关系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只有在质押率较高时才会发挥作用。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廖珂
本文以2003年至2016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控股股东未进行股权质押的公司而言,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向上操纵盈余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且这一关联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及内部股权制衡力量较弱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还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财务风险对其所在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年度内已解押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于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共荣 李婧怡 蔡树人
股权质押往往会诱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以2004—2014年大股东股权质押的A股上市公司为实证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股权质押后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并且从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移。根据产权性质的不同,民营企业的转移程度更为显著。因此,接受股权质押的信贷机构应加强对质押企业的后续监管,密切关注企业的资金流向,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志鹏 朱敏迪
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具有融资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但这种融资方式本身潜藏着较大的风险。为避免质押股份被平仓甚至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控股股东具有强烈的动机通过盈余管理以稳定上市公司股价。以2012-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结构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二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强;三是股权制衡度和国有股权性质能显著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了规范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倾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建议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强化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监督,要求控股股东对质押资金的具体用途进行动态披露;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构建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遏制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盈余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南星恒 孙雪霞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采用2015-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能够诱发企业利润操纵行为,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约束控股股东及管理层的利润操纵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不同,对控股股东及管理层的利润操纵行为的治理效应也不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梅 陈娇娇
基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视角,以2007~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是否会通过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方式增加核心盈余。研究发现,面临强烈的资金需求及质权人的监督,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前会进行向上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以体现盈利能力的持续性,而且核心盈余的增加使得股价有了显著提升,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获得大规模的质押融资。本文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外的第三种盈余管理方式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关系,为质权人、监管层和审计师监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恋
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并购倾向和并购次数;基于策略性市值管理动机,外部审计主体可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具体地相比于国际“四大”审计下,国际“四大”审计可以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的正向影响;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而言,在非国有企业中市值管理动机更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并购的正向关系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庆法 李曼曼 齐鲁光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战略与决策的影响已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基于控股股东不同动机,利用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股权质押对现金分红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呈U型关系,表明不同股权质押比例下控股股东现金分红存在动机差异,股权质押比例较低时基于掏空上市公司目的降低现金分红,而当股权质押比例高于临界值时出于控制权保持动机提高现金分红。区分控股股东产权性质检验发现,股权质押与现金分红之间的U型关系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显著。
关键词:
股权质押 现金分红 控股股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亚茹 赵耀 乔贵涛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引发的违约诉讼事件频繁发生,使得外部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更加关注其股权质押的动机,并将其带来的风险融入所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中。以2008~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分析,以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机。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权益资本成本上升;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应计盈余管理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真实盈余管理和掏空行为不具有中介效应。结论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主要是为了缓解暂时性融资约束,而不是以变相收回投资为目的,其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进行短期利润操纵,增加了外部投资者的信息风险,从而导致权益资本成本上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琳 李培源 窦炜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2~2020年的数据,分别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两个角度,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并探求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这一宏观环境因素及股权集中度这一内部治理结构因素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通过增加代理成本使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在股权质押影响现金持有的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股权质押使现金持有量增加的趋势得到强化;同时,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也起到调节作用,即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股权质押导致现金持有增加的趋势得到显著抑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晓文
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提升企业效率是关键。文章以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相对于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相对于传统行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高科技行业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效果的相关研究,为相关各方合理评价企业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创新效率 产权性质 行业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斌 宋春霞
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影响公司盈余管理成本及操控手段的选择,文章采用2009-2013年间大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在股权质押的特定情形下上市公司真实性盈余管理与应计性盈余管理的替代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债务融资引入了质权人这一外部治理角色,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性盈余"操控行为,使其盈余管理方式向更加隐蔽的真实性盈余管理转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宗宇 金舒婷
股权质押是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获取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大股东为维持质押股票价值,避免遭受平仓、丧失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风险,有动机采取盈余管理的做法。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比较分析上市公司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时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两者关系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大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会采用较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以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水平;第二,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受到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影响,相比于成熟期上市公司,成长期和衰退期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更明显。为遏止大股东出于自身利益而采取掏空上市公司、侵占质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的做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规范股权质押行为,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信息披露机制;第二,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审计与监管;第三,优化股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第四,关注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融资实施差异化监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冰 陈锡娟
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现象在资本市场愈演愈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在二级市场释放信号,引发股价异常波动。文章利用上证A股上市公司质押公告数据,考察股权质押公告披露后的市场反应。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会引发市场的负面反应,非国有企业质押公告会引发显著的消极反应,市场对国有企业质押公告没有表现出负面反应,下降行情中市场更早对公告做出反应,且反应程度更剧烈。因此,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严格审批并加强监管,削弱市场消极反应,提高市场有效性。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市场反应 股权性质 市场行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博 高惺惟
“特质波动率之谜”是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异象,但鲜有文献研究其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形成机制的影响。本文通过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的视角下,分析中国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后将承担更低的系统风险和更高的特质风险,但由于“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存在,特质风险的风险溢价发生变化,低系统风险和高特质风险均导致个股收益率降低,左偏程度上升,股价崩盘风险增大,且该传导机制的效果会随着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而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倾向配置收益高、易变现的金融化资产,以粉饰财务数据,从而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系统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估值偏误,这种暂时性的财务优化会让企业积累特质风险,一旦市场周期转换,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现金流不充裕或是处于非成熟期的企业就将面临股价崩盘风险增大的后果。
关键词:
股权质押 股价崩盘 特质风险 系统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