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0)
2023(16264)
2022(14082)
2021(13297)
2020(11257)
2019(25732)
2018(25452)
2017(49642)
2016(26599)
2015(29749)
2014(28768)
2013(28050)
2012(25492)
2011(22617)
2010(22301)
2009(20209)
2008(19733)
2007(17174)
2006(14732)
2005(12354)
作者
(71616)
(59845)
(59117)
(56353)
(38185)
(28572)
(26820)
(23368)
(22657)
(21145)
(20407)
(20008)
(18721)
(18585)
(18523)
(18147)
(17788)
(17666)
(17120)
(17105)
(14529)
(14421)
(14323)
(13663)
(13273)
(13269)
(13166)
(13001)
(11815)
(11715)
学科
(102280)
经济(102168)
管理(85697)
(83274)
(73073)
企业(73073)
方法(51408)
数学(44964)
数学方法(44389)
(32378)
中国(25578)
(25446)
业经(23317)
(23226)
财务(23154)
财务管理(23114)
企业财务(22100)
技术(21161)
(19708)
(19182)
地方(18593)
理论(17545)
农业(17075)
(17005)
贸易(16992)
(16496)
(15706)
(15225)
银行(15184)
(15161)
机构
大学(362043)
学院(360564)
管理(150753)
(144041)
经济(141108)
理学(132125)
理学院(130777)
管理学(128466)
管理学院(127802)
研究(110535)
中国(83841)
(74896)
(67749)
科学(67205)
财经(55204)
(52597)
业大(52205)
中心(51946)
(51600)
(50635)
(50511)
研究所(47858)
北京(46482)
(44870)
师范(44445)
经济学(43486)
财经大学(41757)
(41184)
(40858)
商学(40762)
基金
项目(254495)
科学(202756)
基金(187472)
研究(186118)
(162074)
国家(160726)
科学基金(141134)
社会(119063)
社会科(113016)
社会科学(112990)
基金项目(100334)
(99145)
自然(92953)
自然科(90934)
自然科学(90916)
自然科学基金(89299)
教育(86441)
(82739)
资助(76717)
编号(75120)
成果(58954)
(56569)
(56345)
重点(56003)
(52205)
创新(51964)
课题(50300)
教育部(49440)
国家社会(48940)
科研(48861)
期刊
(147623)
经济(147623)
研究(101510)
中国(65376)
管理(56391)
(54810)
学报(53623)
科学(50232)
(45192)
大学(42011)
学学(39696)
教育(37956)
技术(32483)
农业(31537)
(30574)
金融(30574)
财经(26813)
业经(24840)
经济研究(24034)
(22805)
问题(18824)
科技(18300)
技术经济(17975)
理论(17867)
图书(17545)
财会(16908)
(16834)
实践(16347)
(16347)
(16302)
共检索到509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金银  宋丹  
近些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越来越盛行,其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为研究控股股东个人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市场上股票价格波动所形成的影响及其具体的中介机制,采用OLS回归分析法,选择了除金融行业以外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2017年作为样本区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与没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公司相比较,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公司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会更大,同时股东进行质押的比例越高,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幅度就越大,从实质上验证了控股股东的个人股权质押行为确实会加剧公司股价波动的风险。另外,无论是股东个人的股权质押行为与公司的创新投入还是公司的创新投入与股价波动的关系,两者都是负相关,并且发现创新投入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把公司创新投入分为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个方面,发现实质性创新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研究既可以为政府部门监督和管理上市公司股东恶意质押股权的不良行为,从而防止股市震荡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撑,还能为公司对创新的投入和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提供方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飞  张庆君  
股权质押是指资金融入方将其所持有的股份质押给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融资的一种方式,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广泛使用。然而,股权质押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加剧了股价波动,给二级市场稳定运行带来了冲击。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为切入点,基于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股票增持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加剧了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第二,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更倾向于增持公司股票;第三,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后,其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行为能够有效降低股价波动,这种效应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之中,在国有企业中则不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密切留意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质押信息,并警惕股权质押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避免盲目"杀跌";二是督促资金融出方在股权质押前对质押人进行尽职审查,在股权质押发生后建立完善的质押股东评级标准,对循环质押和质押集中度较高的质押股东加强动态监测,并严格控制其融资规模;三是在规范股权质押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推出适当的激励政策措施,引导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面临股权质押风险时主动承担和化解风险,以维护中小股东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常青  李宇坤  李茂良  
近年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与此同时,国家大力鼓励创新,企业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本文利用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且这种作用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和两职合一的公司中会更加显著;(2)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只有在股权质押率较高和距离平仓线越近时才会发挥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博  高惺惟  
“特质波动率之谜”是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异象,但鲜有文献研究其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形成机制的影响。本文通过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的视角下,分析中国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后将承担更低的系统风险和更高的特质风险,但由于“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存在,特质风险的风险溢价发生变化,低系统风险和高特质风险均导致个股收益率降低,左偏程度上升,股价崩盘风险增大,且该传导机制的效果会随着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而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倾向配置收益高、易变现的金融化资产,以粉饰财务数据,从而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系统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估值偏误,这种暂时性的财务优化会让企业积累特质风险,一旦市场周期转换,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现金流不充裕或是处于非成熟期的企业就将面临股价崩盘风险增大的后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德仁  郑登津  崔宸瑜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虽然缓解了控股股东的融资约束,但一旦股价触碰平仓警戒线,被质权方抛售,股票将面临极大的股价崩盘风险和控制权转移风险,故股权质押犹如一颗潜在的"地雷"。那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主要利益相关方是否会着力排除这一"地雷"险情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更低;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负相关的关系更强。我们进一步还发现,控股股东并不是通过努力提高经营业绩来降低股权质押期间内股价崩盘风险程度;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解除后,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随之提高。本文的发现意味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主要利益相关方确实采取了行动去排除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雪燕  朱晓阳  
本文基于2014—2017年新三板企业的年度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从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的双重视角,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抑制了技术创新投入,其影响机制包括融资方式视角下的直接效应和控股股东行为视角下的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主要影响路径,即作为新三板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具有成本高、风险大和期限短等特征,从而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间接效应为次要影响路径,即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诱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减少技术创新投入。本文丰富了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如何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明勇   王超   张梓靖  
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配置效应和信息增益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风险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传统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金融科技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同时对于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晓文  
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提升企业效率是关键。文章以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相对于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相对于传统行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高科技行业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效果的相关研究,为相关各方合理评价企业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昱   华斯斯   郑悦   伍晶  
近年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质押的情况,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市场反应。文章基于资源有限理论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基础研究样本,实证探析了股权质押对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会利用其控制权地位抑制企业创新投资,在此基础上还考虑了股权制衡和企业异质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质押会导致企业减少创新资金投入,转而持有更多的现金资产。文章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研究了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不同科技类型之间的差异,进一步丰富了股权质押经济后果和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加强控股股东监管和专注企业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艳  魏连宾  李炜  
融资需求是上市公司运行面临的重要问题,在银行信贷和大股东减持受到限制、资本市场并不活跃的情况下,股权质押以其独有的灵活性、轻资产性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缓解融资约束的首选方式。本文实证分析2011-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比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更倾向于股权质押;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股权质押呈负相关关系,并受到股权性质的影响,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赌"意愿更加强烈,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绩效呈正向相关,这种相关性会因为股权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卜华  杨宇晴  张银杰  
股权质押以其门槛低、便于操作、流动性强等优势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然而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掏空动机会随之增强,其高杠杆特点也会加剧股价的波动性,从而使上市公司面临股价崩盘风险。文章以2008—2018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收益偏态系数衡量股价崩盘风险变量,通过OLS回归实证分析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并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而得到缓解,说明股权集中度通过发挥监督作用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而在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国有企业中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强,股权集中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则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良  梁美琪  郭超  
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市场情绪与股票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第二类委托代理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等,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市场情绪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参照Baker&Wurgler(2006)的市场情绪度量方法,建立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市场情绪的调节效应,并从产权性质、投资回报率、市盈率视角进行了异质性研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市场情绪均将加剧股票价格波动,市场情绪在股权质押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过程中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同时,在产权性质为民营或股票回报率较低的上市公司中,此种负向调节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宋迪  杨超  
利用2008—2017年沪深A股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数据,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金融化投资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公司金融化投资规模越大;(2)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的公司,可以通过降低经营风险或公司治理效率来提升公司的金融化投资水平;(3)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的公司,通过提高公司金融化投资规模而降低公司实体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4)当行业竞争度较高、投资者保护水平较低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公司金融化投资规模越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申艳艳  蔡欣妮  姜禄彦  
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显著减少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利益侵占行为,改善了股权质押后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降低了股权质押后未来股价崩盘的风险;并且其他大股东相对力量越大时,该效应越大。此外,多个大股东公司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少面临分析师的降级调整,进一步为多个大股东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监督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在丰富多个大股东公司治理效应领域文献的同时,也对构建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