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8)
- 2023(16818)
- 2022(13379)
- 2021(12269)
- 2020(10118)
- 2019(22580)
- 2018(22377)
- 2017(44010)
- 2016(23650)
- 2015(26094)
- 2014(25811)
- 2013(24685)
- 2012(22402)
- 2011(19698)
- 2010(19661)
- 2009(17764)
- 2008(17548)
- 2007(15304)
- 2006(13320)
- 2005(11870)
- 学科
- 济(94526)
- 经济(94432)
- 管理(74107)
- 业(72464)
- 企(61510)
- 企业(61510)
- 方法(41066)
- 数学(35847)
- 数学方法(35344)
- 财(29935)
- 农(26555)
- 中国(26070)
- 业经(25235)
- 务(20933)
- 财务(20871)
- 财务管理(20835)
- 企业财务(19973)
- 制(19221)
- 农业(17695)
- 地方(17686)
- 学(16616)
- 贸(16478)
- 贸易(16469)
- 易(16082)
- 银(15987)
- 银行(15972)
- 策(15818)
- 行(15121)
- 理论(14972)
- 技术(14853)
- 机构
- 学院(323592)
- 大学(322537)
- 济(133057)
- 经济(130417)
- 管理(130122)
- 理学(112265)
- 理学院(111145)
- 管理学(109298)
- 管理学院(108642)
- 研究(103422)
- 中国(79513)
- 京(65843)
- 财(65132)
- 科学(60350)
- 财经(51875)
- 所(49465)
- 中心(49408)
- 农(48405)
- 江(47824)
- 经(47352)
- 研究所(44586)
- 业大(44456)
- 范(40985)
- 经济学(40966)
- 师范(40598)
- 北京(40349)
- 财经大学(38815)
- 州(38476)
- 院(38094)
- 农业(37592)
- 基金
- 项目(220670)
- 科学(176504)
- 研究(163862)
- 基金(163113)
- 家(141249)
- 国家(140087)
- 科学基金(122604)
- 社会(106394)
- 社会科(101073)
- 社会科学(101050)
- 基金项目(85471)
- 省(84914)
- 自然(78325)
- 自然科(76631)
- 自然科学(76614)
- 自然科学基金(75271)
- 教育(75193)
- 划(71539)
- 编号(66943)
- 资助(65270)
- 成果(54765)
- 重点(49215)
- 部(49086)
- 发(47105)
- 创(46328)
- 国家社会(45072)
- 课题(44452)
- 创新(43245)
- 教育部(42991)
- 科研(42388)
- 期刊
- 济(141171)
- 经济(141171)
- 研究(91657)
- 中国(58680)
- 财(53261)
- 管理(48883)
- 学报(46792)
- 农(44087)
- 科学(43598)
- 大学(36476)
- 学学(34147)
- 融(33440)
- 金融(33440)
- 教育(32270)
- 农业(29732)
- 技术(28018)
- 财经(25560)
- 业经(24270)
- 经济研究(23339)
- 经(21897)
- 图书(18904)
- 问题(18627)
- 理论(15989)
- 业(15676)
- 财会(15479)
- 版(15007)
- 贸(14884)
- 技术经济(14863)
- 现代(14740)
- 实践(14511)
共检索到472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杰 苏亚民
上市公司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时是否存在策略性行为,是实务界高度关注但学术界相对忽视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场景,探讨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动机、策略性披露行为及其引发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为了稳定股价,在年报中通常会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的披露。因此,信息沟通与信息操纵均构成股权质押公司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动机。但是,股权质押公司更有可能出于信息操纵动机策略性地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表现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程度越高、控制权转移风险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操纵动机下的年报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程度也越高。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股权质押公司夸大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价,缓解股价崩盘风险,但也会降低公司未来的市场绩效与经营绩效,引发更大的经济损失。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治理、债权人治理与内部股东治理,是抑制股权质押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的有效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甄别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中潜在的风险问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梅 张泽南 刘洁
当前,数字化概念正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数字化转型信息可能成为企业市值管理的手段。本文以2007—2019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境下,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操纵行为。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企业会在年报中披露更多的数字化转型信息。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即在股价下跌、融资约束、业绩压力的情况下,该现象越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热度越高、信息环境越差,企业越有可能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进行市值管理。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会带来资本市场的正向反应,产生股价提升效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的同时并未相应增加长期投资。研究为监管部门防范治理概念炒作乱象,规范股权质押后的信息披露行为,降低金融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禄仕 陈婕
文章分析了2010—201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与良好的外部监督能够有效抑制股权质押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常青 幸伟
本文以2007—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临时公告为切入点,在区分公告消息性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发现,与不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将披露更多的好消息,而且好消息更可能在交易日披露,坏消息更可能在非交易日披露。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还发现,该现象只存在无投资者关注和非连续质押的样本中;只有在股价下跌临近平仓线时,控股股东才干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该行为能显著提升股价,化解股价下跌的危机,但与此同时,这也加剧了股价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临时公告 信息披露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钱爱民 张晨宇
基于股权质押数据,本文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公司更可能披露好消息而隐藏坏消息。卖空机制、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外部监督治理作用,抑制股权质押公司隐藏坏消息的动机。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策略随股市周期和产权性质而变化。而且,股权质押公司更可能及时披露好消息而延迟释放坏消息,且对坏消息的预测偏差更大。采用强制性披露样本发现类似的结论。本文丰富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规避风险的策略性选择,研究结论有助于增进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监管层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信息披露 坏消息 业绩预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静静
利用A股2007—2017年数据,本文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业绩预告特征的影响。文章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企业的业绩预告更乐观,具体表现为日后实际财务数据无法达到业绩预告所披露的标准。进一步检验发现,质押企业会通过事前选择更低精度的“模糊”预告形式使得日后实际财务数据能够更容易达到业绩预告标准。另外,股权质押对业绩预告的影响只在强制性业绩预告及非国有企业样本中存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股权质押带来的压力促使控股股东策略性披露精确度更低的乐观业绩预告。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业绩预告 控股股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珺 彭远怀 宋献中 周林子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金融常态,且这一趋势仍在上升。尽管股权质押能够较为便捷地获得金融贷款,但对控股股东而言还存在控制权转移的风险。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沪深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在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是否存在策略性的慈善捐赠行为,以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会显著增加,且上述结论存在较强稳健性。对捐赠动机的检验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情境下的慈善捐赠行为同时表现为拉抬股价和寻租动机:一方面,当股票市场的走势趋于熊市和公司股价更接近出质股权的平仓警戒线时,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情境下的慈善捐赠动机会更加强烈;另一方面,在非国有控股企业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慈善捐赠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低时,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情境下慈善捐赠动机会相对增强,说明在股权质押的情境下,控股股东会权衡不同市值管理行为的成本收益关系,慈善捐赠更多是其他行为受限时的策略性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揭示了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情境下的策略性行为,对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理解企业慈善捐赠的行为动机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惠芬 许萍
本文选取2014-2016年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终极控股股东的终极控制权与金字塔股权结构的控制层级与控制复杂度两个层面上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流权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控制权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说明终极控制权会强化第二类代理冲突,而两权偏离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信息披露具有"隧道效应"。控制层级和控制复杂度均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意味着公司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会降低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宇
基于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数据,本文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股权质押公司,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更差。这说明,控制权转移威胁下的大股东存在着降低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掏空动机,使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更差。这种影响随着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增加而增强,但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发挥监督治理作用,随着放松卖空限制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大股东的机会主义动机降低,对股权质押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减弱。本文研究说明,大股东在股权质押期间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结论有助于增进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于监管层和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秉祥 祝珊 张涛涛 陶瑞
股权质押行为的爆发式增加,缓解了控股股东的融资约束,同时也增强了其通过操纵会计信息进行市值管理的动机。选取2013~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发现:进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会计信息编制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同时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的提升,会计信息编制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下降。当股票市场表现较低迷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会增强,相关结论为监管机构监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行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晨宇 武剑锋
本文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股权质押公司,股权质押公司更可能发生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这说明,大股东在股权质押期间存在着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机会主义动机,导致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概率增加。但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约束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随着放松卖空限制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股权质押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概率显著降低。而且,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影响在低投资者保护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无政治关联企业中更为显著,且这一关系主要存在于隐藏坏消息的公司中。同时,这种影响随着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和质押期限的增加而增强,但公司经营违规概率在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并未显著增加。本文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间具有规避控制权转移的市值管理动机,迫于大股东的市值管理需求,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研究,对于监管层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志涛 孙宇晴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公司治理信息,并分析该信息对预测企业三年后财务危机的增量作用。研究表明,在模型中加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变量,能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组、股权制衡较低组及股权质押比例较高组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信息与企业未来是否发生财务危机的相关性更强,模型的预测精度也更高。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财务危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明勇 王超 张梓靖
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配置效应和信息增益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风险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传统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金融科技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同时对于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融资约束 信息风险 股权质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晓芳 汤泰劼 陆正飞
关于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利润表信息质量(尤其是盈余信息质量),鲜有研究涉及资产负债表信息质量。本文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高杠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高杠杆公司相比,具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高杠杆公司进行杠杆操纵的可能性更大,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高杠杆公司杠杆操纵程度越大;以上效应在成长性更差、短期偿债压力更大、媒体关注程度更高和股价崩盘风险更大的高杠杆公司中更为显著。
关键词:
杠杆操纵 股权质押 控股股东 高杠杆公司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申艳艳 蔡欣妮 姜禄彦
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显著减少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利益侵占行为,改善了股权质押后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降低了股权质押后未来股价崩盘的风险;并且其他大股东相对力量越大时,该效应越大。此外,多个大股东公司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少面临分析师的降级调整,进一步为多个大股东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监督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在丰富多个大股东公司治理效应领域文献的同时,也对构建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 股权质押 控股股东 私利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