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2)
- 2023(15741)
- 2022(13147)
- 2021(12010)
- 2020(10211)
- 2019(23107)
- 2018(22309)
- 2017(42590)
- 2016(22821)
- 2015(25528)
- 2014(25030)
- 2013(24672)
- 2012(22499)
- 2011(19696)
- 2010(20378)
- 2009(19422)
- 2008(17969)
- 2007(15976)
- 2006(13956)
- 2005(12997)
- 学科
- 济(86366)
- 经济(86231)
- 管理(72816)
- 业(67978)
- 企(59329)
- 企业(59329)
- 方法(40588)
- 数学(35522)
- 数学方法(35072)
- 财(31462)
- 银(30687)
- 银行(30646)
- 融(29877)
- 金融(29874)
- 行(29259)
- 中国(29062)
- 制(27978)
- 农(21922)
- 务(21371)
- 财务(21305)
- 财务管理(21231)
- 业经(20583)
- 企业财务(20368)
- 体(16924)
- 地方(16911)
- 学(16113)
- 贸(15353)
- 贸易(15327)
- 易(14820)
- 农业(14692)
- 机构
- 大学(311718)
- 学院(310209)
- 济(128796)
- 经济(126037)
- 管理(120321)
- 理学(102789)
- 理学院(101817)
- 研究(100135)
- 管理学(100091)
- 管理学院(99535)
- 中国(88015)
- 财(68142)
- 京(65064)
- 科学(57433)
- 财经(53146)
- 中心(50716)
- 农(50155)
- 江(48849)
- 所(48817)
- 经(48221)
- 业大(43875)
- 研究所(43328)
- 经济学(40889)
- 北京(40161)
- 财经大学(39900)
- 农业(39117)
- 州(38885)
- 经济学院(36916)
- 院(36846)
- 范(35653)
- 基金
- 项目(207264)
- 科学(164242)
- 基金(153298)
- 研究(150478)
- 家(133394)
- 国家(132316)
- 科学基金(114941)
- 社会(97622)
- 社会科(92858)
- 社会科学(92833)
- 省(80422)
- 基金项目(80232)
- 自然(74666)
- 自然科(72947)
- 自然科学(72924)
- 自然科学基金(71637)
- 教育(69980)
- 划(67647)
- 资助(63138)
- 编号(59262)
- 成果(48488)
- 重点(47077)
- 部(46847)
- 创(44137)
- 发(43407)
- 制(42834)
- 创新(41491)
- 课题(41278)
- 国家社会(41200)
- 教育部(40926)
共检索到48254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临 张龙平 欧阳才越
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非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更低,即供应商可以感知客户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进一步地,以上关系只存在于审计质量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中;在审计质量高和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中不显著。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工具变量法(IV)以及固定效应模型(FE)等稳健性测试后,主要结论依然存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禄仕 陈婕
文章分析了2010—201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与良好的外部监督能够有效抑制股权质押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向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玮 夏晓雪 姜付秀
股权质押增强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策略性"市值管理"的动机,增大了上市公司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可能加剧公司融资约束。本文以2004-2015年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以上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的融资约束水平。同时,在国有企业、国际"四大"审计以及股票流动性较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融资约束效应较弱。本文在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以及融资约束等相关领域文献的同时,还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含义,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关注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产生的"负外部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浩 陈瀚斌 雍红艳
运用2010-2019年A股公司数据,本文从事前和事后系统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控制权转移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事前来看,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可能性越小;从事后来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通过削弱控股股东的“自救”能力,加剧股价下跌压力,增加其他股东减持公司股票的可能性等路径造成上市公司更容易被举牌、控制权更容易变更。国有产权性质和牛市周期会减弱上述经济后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志鹏 朱敏迪
本文借鉴Simunic的审计定价模型,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考察了股权集中度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与未进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相比,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支付了更高的审计费用,且股权质押率越高,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能削弱股权质押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监管部门工作的开展和审计费用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审计费用 股权集中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鲍睿 卢闯 宣轩
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质押价格刻画控股股东质押压力,检验控股股东质押压力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质押压力越大,管理层业绩预告越乐观、精度越低,具有策略性披露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在质押违约风险较高、资本市场压力较大时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南星恒 赵苗苗
本文基于股权质押视角,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机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调节机制检验发现,管理者能力会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通过加剧融资约束和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抑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质量内部控制、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秉祥 祝珊 张涛涛 陶瑞
股权质押行为的爆发式增加,缓解了控股股东的融资约束,同时也增强了其通过操纵会计信息进行市值管理的动机。选取2013~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发现:进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会计信息编制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同时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的提升,会计信息编制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下降。当股票市场表现较低迷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会增强,相关结论为监管机构监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行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雪燕 朱晓阳
本文基于2014—2017年新三板企业的年度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从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的双重视角,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抑制了技术创新投入,其影响机制包括融资方式视角下的直接效应和控股股东行为视角下的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主要影响路径,即作为新三板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具有成本高、风险大和期限短等特征,从而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间接效应为次要影响路径,即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诱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减少技术创新投入。本文丰富了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如何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雁堃
本文选取2013-2016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初始研究样本,对控股股东性质、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控股股东性质对会计信息质量与股权融资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控股企业性质能够显著增强会计信息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控股股东性质 会计信息质量 股权融资成本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靖懿 夏常源 傅代国
基于我国2010年融资融券分步扩容的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放松卖空管制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审计费用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之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会显著减少;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规模越大,审计费用的减少越明显。这种负相关关系存在于分析师跟踪更少、公司内部股权制衡程度更高的样本中。放松卖空管制之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掏空"行为会显著减少。本文扩展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为放松卖空管制的外部治理效应提供了实证依据,对如何管控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也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和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卉
本文基于2004-2020年针对负面传闻的上市公司澄清公告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澄清的详细性、技术性和合规性,提升了澄清公告信息质量,改善了公司的澄清信息披露行为。此发现在控制传闻类型,采取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模型或工具变量法之后仍然稳健。当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即市场股价下行压力较大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时,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更为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媒体关注等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改善作用的发挥;股权质押改善澄清信息披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进一步研究表明,澄清公告的信息质量对其市场反应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并且,股权质押背景下澄清公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还能有效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结果说明,为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控股股东将促使企业主动改善澄清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义鹃 魏安盈
股权质押以其融资比例高、成本低、办理简便等优势成为大股东面临资金压力时的融资新选择。但近期多家公司高比例股权质押面临爆仓,大股东为避免爆仓是否会操纵信息影响会计稳健性,内部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在其中又会发挥什么作用?文章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会显著降低会计稳健性,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则显著提高会计稳健性,并缓和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文章拓展了现有的研究领域,同时对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及投资者进一步关注大股东股权质押和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会计稳健性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明勇 王超 张梓靖
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配置效应和信息增益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风险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传统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金融科技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同时对于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融资约束 信息风险 股权质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旎 郑国坚
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管理在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为切入点,研究控股股东市值管理动机下的融资行为及其治理效应。以2006-2011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市值管理有助于控股股东进行外部融资,并减少其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表明市值管理存在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市值管理对其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应越强。本文在国内首次对市值管理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大样本的实证检验,丰富和深化了公司治理文献中基于大股东行为的研究。
关键词:
市值管理 股权质押 利益侵占 治理效应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