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52)
- 2023(2882)
- 2022(2455)
- 2021(2393)
- 2020(2084)
- 2019(4978)
- 2018(4979)
- 2017(10510)
- 2016(5698)
- 2015(6212)
- 2014(6118)
- 2013(6165)
- 2012(5784)
- 2011(4816)
- 2010(4835)
- 2009(4539)
- 2008(4747)
- 2007(4305)
- 2006(3741)
- 2005(3390)
- 学科
- 济(28323)
- 经济(28301)
- 业(19568)
- 管理(19550)
- 企(17225)
- 企业(17225)
- 方法(15175)
- 数学(14425)
- 数学方法(14356)
- 财(11958)
- 务(9544)
- 财务(9538)
- 财务管理(9527)
- 企业财务(9155)
- 制(5554)
- 中国(5304)
- 农(5035)
- 地方(4402)
- 税(4266)
- 税收(4066)
- 收(4046)
- 体(3953)
- 融(3949)
- 金融(3949)
- 银(3849)
- 银行(3839)
- 业经(3622)
- 贸(3513)
- 贸易(3509)
- 行(3506)
- 机构
- 大学(76061)
- 学院(75229)
- 济(35814)
- 经济(35291)
- 管理(29454)
- 理学(25438)
- 理学院(25248)
- 管理学(24850)
- 管理学院(24729)
- 研究(22618)
- 中国(20029)
- 财(19991)
- 财经(15749)
- 京(15180)
- 经(14450)
- 经济学(12151)
- 财经大学(12004)
- 科学(11433)
- 中心(11177)
- 经济学院(11128)
- 所(11124)
- 江(10959)
- 农(10098)
- 北京(9566)
- 研究所(9539)
- 商学(9306)
- 业大(9274)
- 商学院(9234)
- 融(8553)
- 金融(8409)
- 基金
- 项目(46346)
- 科学(37145)
- 基金(36252)
- 研究(32633)
- 家(31069)
- 国家(30867)
- 科学基金(27217)
- 社会(22604)
- 社会科(21655)
- 社会科学(21651)
- 基金项目(18918)
- 自然(17807)
- 自然科(17473)
- 自然科学(17471)
- 自然科学基金(17195)
- 省(16572)
- 资助(16036)
- 教育(15124)
- 划(13846)
- 编号(12316)
- 部(11322)
- 成果(10238)
- 教育部(10204)
- 重点(10131)
- 人文(9968)
- 国家社会(9818)
- 制(9462)
- 大学(9346)
- 性(9261)
- 科研(9203)
共检索到116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飞 张庆君
股权质押是指资金融入方将其所持有的股份质押给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融资的一种方式,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广泛使用。然而,股权质押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加剧了股价波动,给二级市场稳定运行带来了冲击。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为切入点,基于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股票增持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加剧了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第二,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更倾向于增持公司股票;第三,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后,其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行为能够有效降低股价波动,这种效应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之中,在国有企业中则不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密切留意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质押信息,并警惕股权质押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避免盲目"杀跌";二是督促资金融出方在股权质押前对质押人进行尽职审查,在股权质押发生后建立完善的质押股东评级标准,对循环质押和质押集中度较高的质押股东加强动态监测,并严格控制其融资规模;三是在规范股权质押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推出适当的激励政策措施,引导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面临股权质押风险时主动承担和化解风险,以维护中小股东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金银 宋丹
近些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越来越盛行,其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为研究控股股东个人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市场上股票价格波动所形成的影响及其具体的中介机制,采用OLS回归分析法,选择了除金融行业以外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2017年作为样本区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与没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公司相比较,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公司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会更大,同时股东进行质押的比例越高,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幅度就越大,从实质上验证了控股股东的个人股权质押行为确实会加剧公司股价波动的风险。另外,无论是股东个人的股权质押行为与公司的创新投入还是公司的创新投入与股价波动的关系,两者都是负相关,并且发现创新投入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把公司创新投入分为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个方面,发现实质性创新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研究既可以为政府部门监督和管理上市公司股东恶意质押股权的不良行为,从而防止股市震荡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撑,还能为公司对创新的投入和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提供方向。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股价波动 创新投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良 梁美琪 郭超
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市场情绪与股票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第二类委托代理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等,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市场情绪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参照Baker&Wurgler(2006)的市场情绪度量方法,建立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市场情绪的调节效应,并从产权性质、投资回报率、市盈率视角进行了异质性研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市场情绪均将加剧股票价格波动,市场情绪在股权质押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过程中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同时,在产权性质为民营或股票回报率较低的上市公司中,此种负向调节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博 高惺惟
“特质波动率之谜”是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异象,但鲜有文献研究其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形成机制的影响。本文通过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的视角下,分析中国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后将承担更低的系统风险和更高的特质风险,但由于“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存在,特质风险的风险溢价发生变化,低系统风险和高特质风险均导致个股收益率降低,左偏程度上升,股价崩盘风险增大,且该传导机制的效果会随着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而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倾向配置收益高、易变现的金融化资产,以粉饰财务数据,从而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系统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估值偏误,这种暂时性的财务优化会让企业积累特质风险,一旦市场周期转换,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现金流不充裕或是处于非成熟期的企业就将面临股价崩盘风险增大的后果。
关键词:
股权质押 股价崩盘 特质风险 系统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利益相关方可能采取相关行动维稳股价、提高市值,但也只是质押期间的权宜之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卜华 杨宇晴 张银杰
股权质押以其门槛低、便于操作、流动性强等优势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然而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掏空动机会随之增强,其高杠杆特点也会加剧股价的波动性,从而使上市公司面临股价崩盘风险。文章以2008—2018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收益偏态系数衡量股价崩盘风险变量,通过OLS回归实证分析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并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而得到缓解,说明股权集中度通过发挥监督作用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而在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国有企业中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强,股权集中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则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立彬 李莹 胥朝阳
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热情依旧,加持杠杆的逆向之举是否加大股价崩盘风险是值得讨论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利用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加剧了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相比高成长性公司,低成长性公司二者的关系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投资者财富缩水,上市公司通过金融对冲可以缓解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的负面影响。研究揭示了在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不仅损害公司价值,而且可能加剧市场大幅波动,触发金融系统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德仁 郑登津 崔宸瑜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虽然缓解了控股股东的融资约束,但一旦股价触碰平仓警戒线,被质权方抛售,股票将面临极大的股价崩盘风险和控制权转移风险,故股权质押犹如一颗潜在的"地雷"。那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主要利益相关方是否会着力排除这一"地雷"险情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更低;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负相关的关系更强。我们进一步还发现,控股股东并不是通过努力提高经营业绩来降低股权质押期间内股价崩盘风险程度;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解除后,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随之提高。本文的发现意味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主要利益相关方确实采取了行动去排除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同水 郑雅君
本文以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高送转、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会显著增加上市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随着质押比例的升高,股价崩盘风险也增大。同时,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会更倾向于推行高送转,持续正向增加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以及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作用更强。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高送转 股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刘丽丽
文章以2013—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高管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质押)与上市公司高管减持显著负相关,且质押比例越高,高管减持幅度越小;连续质押时,高管减持幅度显著提升。说明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对内部高管是利好的私有信息,但连续质押是负面信息,导致高管减持增加。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从内部人交易视角评估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为高管减持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证据,而且有助于丰富大股东经济行为及内部人交易的相关研究,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连续质押 高管减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过度投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冰 陈锡娟
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现象在资本市场愈演愈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在二级市场释放信号,引发股价异常波动。文章利用上证A股上市公司质押公告数据,考察股权质押公告披露后的市场反应。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告会引发市场的负面反应,非国有企业质押公告会引发显著的消极反应,市场对国有企业质押公告没有表现出负面反应,下降行情中市场更早对公告做出反应,且反应程度更剧烈。因此,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严格审批并加强监管,削弱市场消极反应,提高市场有效性。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市场反应 股权性质 市场行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婧 朱莲美
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普遍行为,而投资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视角,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大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致使控制权杠杆增高,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引起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显著增加,也表明股权质押行为加重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当公司治理内部监督机制较弱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显著;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宋霞 魏邓茜 程晨
选取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避税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避税程度更低;国有企业股权质押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更强;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避税程度更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在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时,避税程度更高。研究结论为理解股权质押这一融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避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