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8)
- 2023(8789)
- 2022(7400)
- 2021(6710)
- 2020(5438)
- 2019(12706)
- 2018(12435)
- 2017(24237)
- 2016(13107)
- 2015(14369)
- 2014(14386)
- 2013(14497)
- 2012(13975)
- 2011(12448)
- 2010(12776)
- 2009(11833)
- 2008(12056)
- 2007(10985)
- 2006(9924)
- 2005(9318)
- 学科
- 济(67141)
- 经济(67085)
- 业(41219)
- 管理(40082)
- 企(33427)
- 企业(33427)
- 方法(24024)
- 数学(21268)
- 数学方法(21137)
- 地方(19874)
- 财(19569)
- 中国(18668)
- 农(15959)
- 务(14234)
- 财务(14216)
- 财务管理(14196)
- 业经(13846)
- 企业财务(13716)
- 地方经济(12135)
- 制(11830)
- 融(11576)
- 金融(11576)
- 农业(11547)
- 银(11089)
- 银行(11069)
- 行(10584)
- 学(10480)
- 发(10146)
- 贸(9946)
- 贸易(9933)
- 机构
- 学院(187951)
- 大学(186158)
- 济(82608)
- 经济(81015)
- 管理(69189)
- 研究(67893)
- 理学(58170)
- 理学院(57497)
- 管理学(56609)
- 管理学院(56268)
- 中国(54209)
- 财(41860)
- 京(40138)
- 科学(39098)
- 所(35229)
- 财经(31877)
- 农(31735)
- 研究所(31070)
- 中心(30835)
- 江(29343)
- 经(28858)
- 北京(26105)
- 业大(25249)
- 经济学(25199)
- 农业(24524)
- 院(24216)
- 州(24071)
- 范(23738)
- 财经大学(23527)
- 师范(23451)
- 基金
- 项目(114921)
- 科学(91272)
- 基金(84124)
- 研究(83615)
- 家(72852)
- 国家(72200)
- 科学基金(62168)
- 社会(54157)
- 社会科(51583)
- 社会科学(51574)
- 省(45278)
- 基金项目(43912)
- 自然(39782)
- 自然科(38885)
- 自然科学(38878)
- 自然科学基金(38190)
- 教育(37697)
- 划(37628)
- 资助(34955)
- 编号(33062)
- 发(29927)
- 成果(27367)
- 重点(25959)
- 部(25446)
- 发展(24260)
- 展(23839)
- 创(23584)
- 课题(23341)
- 国家社会(22363)
- 创新(22164)
共检索到306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利益相关方可能采取相关行动维稳股价、提高市值,但也只是质押期间的权宜之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德芳 张艺馨 温振华
本文选取2006~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几乎所有实施定向增发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大样本数据把大股东控制和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进行全面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一级市场中,当大股东参与认购时,其能够获取定向增发的折价水平就比较高,机会主义动机越强,折价水平越高,大股东控制作用比较明显;在二级市场中,投资者情绪与定向增发折价也存在正相关关系,投资者情绪高低显著影响折价水平的大小;最后,本文也发现大股东控制作用也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在牛市下大股东控制作用容易导致发生掏空行为,在熊市及震荡市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投资者情绪 定向增发折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路 王化成
近年来,基于异质信念的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前沿。本文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制度背景,首次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股价长期市场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公司股价长期市场表现越差;当发行对象为机构投资者时,异质信念对定向增发后股价的负向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公司定向增发后的经营业绩变化也与投资者异质信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假说在公司股权再融资领域中的研究范畴。
关键词:
定向增发 投资者异质信念 长期市场表现
[期刊] 预测
[作者]
程晨 陈青
为适应新时代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经济政策经历着不断的调整以寻求高质量增长的实现路径。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决策,怎样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微观行为?本文以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政策不确定性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股权质押制度的有效运行取决于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即企业、银行、投资者三者博弈的结果;政策不确定性会影响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行为,并且与其质押程度呈倒U型关系;且这种关系在资产专用程度和成长性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投资者情绪作为中介变量,解释了政策不确定性对股权质押行为影响的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瑞 席爱华
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压力和公司ESG表现的关系,并研究了信息披露质量、盈余管理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实证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压力会降低公司的ESG表现,而且将ESG表现细分来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压力主要降低公司在社会责任(S)、治理水平(G)方面的表现,对环境建设(E)方面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其作用机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压力会通过降低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盈余管理水平,进而降低ESG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公司存在较强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时,都能够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压力对公司ESG表现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就严格管控控股股东的市值管理行为以及完善公司的ESG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冰 陈锡娟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频繁发生个股"闪崩"现象,这些个股大都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问题,两者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联系?投资者情绪是否会加剧股权质押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提高股价的崩盘风险,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我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投资者情绪会加剧股权质押的股价崩盘风险。因此,监管机构可通过缓解股权质押问题并稳定投资者情绪,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股权质押 投资者情绪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芳 张笑愚
实体经济中严重的"脱实向虚"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借助迎合理论,以资本市场中的实体企业行为与投资者群体为微观影响因素切入点,深度剖析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诱发因素及作用机制。以2010—2019年中国A股实体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会显著增加;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促使实体企业采用金融化投资行为迎合资本市场;投资者情绪产生的迎合效应,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期间并不会基于蓄水池动机持有金融资产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而更多通过持有长期金融资产进行套利;配置长期金融资产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为了迎合高涨的投资者情绪的重要选择;在牛市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主要为了迎合投资者而增加金融化投资,在熊市中则是为了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本文研究结论揭示了实体企业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高涨的投资者情绪背景下的策略性金融投资行为,为相关监管机构强化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飞 张庆君
股权质押是指资金融入方将其所持有的股份质押给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融资的一种方式,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广泛使用。然而,股权质押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加剧了股价波动,给二级市场稳定运行带来了冲击。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为切入点,基于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股票增持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加剧了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第二,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更倾向于增持公司股票;第三,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后,其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行为能够有效降低股价波动,这种效应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之中,在国有企业中则不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密切留意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质押信息,并警惕股权质押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避免盲目"杀跌";二是督促资金融出方在股权质押前对质押人进行尽职审查,在股权质押发生后建立完善的质押股东评级标准,对循环质押和质押集中度较高的质押股东加强动态监测,并严格控制其融资规模;三是在规范股权质押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推出适当的激励政策措施,引导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面临股权质押风险时主动承担和化解风险,以维护中小股东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卫东
本文认为,向控股股东及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时控股股东及关联股东认购发行的定向增发新股的数量越多,宣告定向增发新股的效应越好。
关键词:
定向增发新股 投资者类别 股票价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强国令 冯萧
近年来上市公司“无股不押”的现象与利用股权质押进行掏空的乱象频现,引发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风险的担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目的都是攫取上市公司财富吗?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ESG表现的视角出发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可能存在的“强化治理”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研究发现:出于强化治理动机,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企业ESG表现会提升,且上述结论存在较强的稳健性。中介机制检验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通过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来强化对企业的治理,从而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与未聘请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有动机发挥治理效应,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ESG表现。本文发现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期具有强化公司治理的动机,为股权质押主题研究文献提供了ESG背景下的实证证据,对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理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行为动机与理解ESG表现如何推动企业治理的完善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卜华 杨宇晴 张银杰
股权质押以其门槛低、便于操作、流动性强等优势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然而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掏空动机会随之增强,其高杠杆特点也会加剧股价的波动性,从而使上市公司面临股价崩盘风险。文章以2008—2018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收益偏态系数衡量股价崩盘风险变量,通过OLS回归实证分析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并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而得到缓解,说明股权集中度通过发挥监督作用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而在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国有企业中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强,股权集中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则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金曦 向思琴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股权质押规模不断增长,质押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股权质押问题逐渐引起各界关注。基于2009~2020年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投资者非理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性更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公司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性越大且送转比例也越高;投资者非理性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关系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牛市中,投资者非理性程度更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有可能通过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方式迎合非理性炒作者以提升公司股价;高送转监管政策实施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影响和投资者非理性的调节作用均明显减弱,表明政府监管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部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不良动机,还能让投资者在面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推出高送转股利政策时更加谨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过度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婧 朱莲美
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普遍行为,而投资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视角,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大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致使控制权杠杆增高,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引起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显著增加,也表明股权质押行为加重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当公司治理内部监督机制较弱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显著;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