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6)
2023(4654)
2022(3997)
2021(3574)
2020(3245)
2019(7431)
2018(7095)
2017(15051)
2016(7955)
2015(9139)
2014(8807)
2013(9002)
2012(8299)
2011(7274)
2010(7228)
2009(6798)
2008(7361)
2007(6492)
2006(5490)
2005(4908)
作者
(21068)
(17576)
(17486)
(16670)
(11720)
(8477)
(8099)
(6633)
(6617)
(6495)
(6107)
(5986)
(5620)
(5494)
(5430)
(5332)
(5274)
(5177)
(5142)
(5074)
(4334)
(4258)
(4200)
(4081)
(3958)
(3941)
(3760)
(3692)
(3566)
(3431)
学科
(40495)
经济(40457)
(36818)
管理(34815)
(34621)
企业(34621)
方法(26167)
数学(24103)
数学方法(24013)
(19738)
(16853)
财务(16850)
财务管理(16823)
企业财务(16289)
(8634)
业经(7368)
中国(6634)
(6409)
(6339)
(5985)
贸易(5980)
(5803)
体制(5681)
公司(5617)
(5581)
金融(5580)
(5325)
银行(5323)
技术(5258)
(5107)
机构
大学(119019)
学院(117150)
(53204)
经济(52429)
管理(50935)
理学(44962)
理学院(44642)
管理学(44252)
管理学院(44030)
研究(30054)
(29567)
中国(25938)
财经(24155)
(22926)
(22207)
财经大学(18497)
经济学(17599)
商学(16594)
商学院(16494)
经济学院(16167)
(15886)
中心(14644)
北京(14235)
科学(14193)
(13556)
业大(13409)
经济管理(13356)
(13239)
金融(12945)
(12735)
基金
项目(75184)
科学(61583)
基金(59309)
研究(54849)
(49730)
国家(49346)
科学基金(44902)
社会(38330)
社会科(36603)
社会科学(36592)
基金项目(31542)
自然(29409)
自然科(28794)
自然科学(28791)
自然科学基金(28354)
(27216)
教育(26463)
资助(25527)
(22846)
编号(20748)
(18895)
教育部(17438)
人文(17105)
成果(16689)
重点(16322)
国家社会(16255)
(15950)
大学(15428)
(15300)
科研(14985)
期刊
(51176)
经济(51176)
研究(33105)
(29021)
管理(19435)
中国(16157)
(14789)
金融(14789)
学报(14023)
财经(13645)
科学(12939)
大学(11765)
(11395)
学学(11358)
财会(9974)
会计(9330)
经济研究(9086)
(8728)
技术(8515)
业经(7200)
问题(6959)
通讯(6802)
会通(6792)
(6295)
统计(6185)
教育(6118)
技术经济(6103)
商业(5842)
理论(5818)
(5639)
共检索到164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刚  刘丹  
本文建立了一个状态依赖模型,分析了不同股权类型下公司价值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当政府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左高右低的U型曲线关系;私人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横S型曲线关系。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相对控股还是绝对控股并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差异,家族相对控股比绝对控股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其他类型控股者在居于绝对控股地位后会更加关注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而非剥夺其余股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鹏  秦宛顺  
Using a firm-level dataset from China’s A-share stock market over the period of 2001~2004,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er’s control rights and the separation between control rights and cash flow rights on firm value(Tobin-Q).We find that large shareholders’ control rights are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entrenchment effect”.Also we find a negative effect with the separation.but it is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owner type:the negative effect is larger for central government-owned and university-owned listed firms,and is smaller for local government-owned and private-owned.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玉德  洪金明  
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信息披露作为一种旨在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机制,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本文以2007-200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相关因素后,信息披露质量与资金占用呈显著负相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越少的公司价值越高,并且相比而言,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公司价值也越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潘红波  
本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我们将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30%的股东定义为控股股东。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有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其市场价值显著低于无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控股股东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的公司,其市场价值显著低于控股股东不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的公司。而且,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还发现,不同类型的控股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其市场价值也显著不同。特别地,政府作为上市公司最终控股股东的公司,其市场价值显著低于家族、外资和集体企业作为最终控股股东的公司。本文将有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相对于无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的市场价值折扣率定义为控股股东的代理成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峻  
本文以2003-2007五年间存在控股股东的分红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股权分置前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支持现金股利的"侵占"假说;股权分置改革后,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下降,并且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正相关系显著减弱,从而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减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清泉  罗党论  
在存在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大股东的利益输送通常会造成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进而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本文认为现金股利发放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是作为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此的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多少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不能对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转移现金进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尚不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水平  邵梦姝  
文章以我国2009—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在考虑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后,在非政府控制企业中,外部审计的这种约束作用更为明显,并且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度、审计质量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庆  
以2009~2014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控股股东的掏空程度显著负相关,即内部控制越有效,控股股东的掏空程度就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公司规模在内部控制与控股股东掏空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及中小规模企业中,内部控制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国企内控制度引入较早,内控强化的价值增量效应较低。这一结论表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步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蓓  潘爱玲  王英英  
企业的股权结构并不能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把两者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企业的投资行为,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对投资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制为出发点,通过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程度与过度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对公司兼具支持与掏空双重影响。但总的来说,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逐使得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更具有长期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唐清泉  
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防范与治理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已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本文的研究表明,市场环境显著地影响了控股股东“掏空”的行为。换言之,地区间政府干预市场越少、金融市场越发达,该地区的上市公司越不会发生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因而如何减少政府干预,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政府在减少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应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会直接或间接地驱动了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制定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遏止“掏空”的行为。这说明,制度层面的约束和公共治理对公司层面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桂兰  罗诗  
本文通过比较中小企业板和主板A股2006—2012年控股股东相关数据,从最终层面探讨控股股东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倾向与力度的影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进行面板数据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控制权、两权分离度和经济性质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有显著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国宇  
高管合谋是大股东掏空得以实现的必要环节,但高管是否愿意和大股东合谋取决于两个重要条件:大股东的控股程度与高管报酬契约。现有关于掏空的研究很少涉及高管合谋与合谋条件。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控股程度较低时对高管控制力度不够,需要高管合谋配合才能实现掏空。当大股东控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不再需要高管合谋。为达成合谋,大股东设计的报酬契约削弱了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股权激励使高管成为股东,为抵制合谋提供内在动力。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水平较低时,掏空需要高管参与。为此,大股东对报酬契约进行了特殊设计:一方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秀华  郭绍俊  
本文以2003-2010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越差。表明为了隐藏自己获取控制权私利的行为,控股股东往往使得信息披露更加不透明。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改善投资者保护环境,两权分离与信息披露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说明投资者保护环境的改善对于降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提高公司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国宇  
高管合谋是大股东掏空得以实现的必要环节,但高管是否愿意和大股东合谋取决于两个重要条件:大股东的控股程度与高管报酬契约。现有关于掏空的研究很少涉及高管合谋与合谋条件。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控股程度较低时对高管控制力度不够,需要高管合谋配合才能实现掏空。当大股东控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不再需要高管合谋。为达成合谋,大股东设计的报酬契约削弱了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股权激励使高管成为股东,为抵制合谋提供内在动力。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水平较低时,掏空需要高管参与。为此,大股东对报酬契约进行了特殊设计:一方面给予合谋的高管更多薪酬,同时削弱薪酬业绩的敏感性,由此减轻高管因掏空损害业绩导致的薪酬损失;另一方面用隐性契约替代显性契约,给予高管更多在职消费,以隐性收入方式分享合谋租金。此外,高管持股不能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发现只有在需要高管合谋的情况下大股东才有削弱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见丽  
一般认为,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上升,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增强,控股股东就越有可能对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因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而本文的研究显示,虽然股权分散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大于股权高度集中公司,但其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尽管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高低之分,但其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联程度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