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6)
2023(2525)
2022(2269)
2021(2182)
2020(2010)
2019(4749)
2018(4600)
2017(9344)
2016(5227)
2015(5788)
2014(5687)
2013(5691)
2012(5033)
2011(4177)
2010(4323)
2009(4173)
2008(4804)
2007(4297)
2006(3803)
2005(3593)
作者
(13724)
(11368)
(11367)
(10653)
(7530)
(5544)
(5181)
(4306)
(4263)
(4132)
(3880)
(3858)
(3773)
(3646)
(3633)
(3547)
(3373)
(3366)
(3343)
(3316)
(2829)
(2799)
(2727)
(2679)
(2633)
(2615)
(2523)
(2402)
(2328)
(2200)
学科
(31921)
企业(31921)
(31377)
管理(29352)
(21437)
经济(21408)
(16783)
(15412)
财务(15406)
财务管理(15387)
企业财务(14908)
方法(12898)
数学(11300)
数学方法(11242)
(8086)
(6223)
体制(5697)
公司(5627)
业经(5228)
经营(5152)
(4900)
(4802)
决策(4229)
技术(4128)
人事(4064)
人事管理(4064)
计划(3936)
(3591)
银行(3589)
(3310)
机构
大学(73215)
学院(72874)
管理(34017)
(29936)
理学(29598)
理学院(29426)
经济(29401)
管理学(29183)
管理学院(29054)
(19697)
中国(17245)
研究(17209)
财经(15188)
(14500)
(13822)
财经大学(11578)
商学(11332)
商学院(11264)
(10414)
会计(9371)
北京(9032)
中心(8665)
公司(8587)
(8557)
业大(8540)
经济管理(8486)
科学(8400)
(8376)
(8282)
经济学(8073)
基金
项目(42950)
科学(35257)
基金(34049)
研究(30067)
(28591)
国家(28342)
科学基金(26438)
社会(20321)
社会科(19439)
社会科学(19433)
自然(18830)
基金项目(18698)
自然科(18460)
自然科学(18458)
自然科学基金(18182)
(15941)
资助(14551)
教育(14317)
(12926)
编号(11443)
(10586)
教育部(9693)
人文(9639)
(9350)
成果(9304)
重点(9157)
(8947)
(8855)
科研(8803)
(8681)
期刊
(32841)
经济(32841)
(22301)
研究(20617)
管理(14867)
中国(11587)
(10867)
金融(10867)
财会(9274)
学报(8701)
财经(8535)
会计(8414)
科学(8384)
大学(7280)
学学(7175)
(7019)
(6737)
通讯(6429)
会通(6424)
技术(5081)
业经(4978)
经济研究(4834)
(3997)
问题(3972)
农业(3891)
之友(3742)
技术经济(3701)
经济管理(3615)
理论(3537)
现代(3491)
共检索到109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莉萍  辛宇  陈工孟  
通过追溯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和股权性质,本文将中国的上市公司分为四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和私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我们发现,不同的国有产权行使主体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同,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要比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的上市公司有更好的绩效表现,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要比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有更好的绩效表现,私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仅仅与一般水平的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相当。这说明在一个法律基础薄弱的转型经济体中,上市公司的私有产权控股同样会面临比较严重的代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艳  魏连宾  李炜  
融资需求是上市公司运行面临的重要问题,在银行信贷和大股东减持受到限制、资本市场并不活跃的情况下,股权质押以其独有的灵活性、轻资产性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缓解融资约束的首选方式。本文实证分析2011-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比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更倾向于股权质押;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股权质押呈负相关关系,并受到股权性质的影响,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赌"意愿更加强烈,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绩效呈正向相关,这种相关性会因为股权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芳  闫晓彤  
产权的基础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有效性不仅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而且也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影响公司业绩及公司的市场价值。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中的控制权配置,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控股股东行为对深化企业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彤  
本文在界定控股股东概念及概括其地位作用的基础上,对控股股东存在的意义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正负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增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于改善股权结构,塑造相对控股股东,营造其适度表现作用的治理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文晖  彭勇  唐益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异常现金派送与公司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虑控股股东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异常派送现象,正常现金派送能够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而异常高或者异常低的股利派送都会增加公司代理成本,控股股东为私人控股时,异常低派送现金股利会导致代理成本提高。同时,异常高现金股利导致公司代理效率的降低,而正常现金股利与异常低现金股利与公司代理效率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文章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定向增发项目融资后的成长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总体上看在定向增发两年后,定向增发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成长性要显著的高于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定向增发后两年,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项目融资其成长性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注入资产从控股股东的动机来看,不仅存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的可能性,也可能是政府出于国有资产重组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行政行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国平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文章研究了控股股东所有制性质及其变更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控股股东的国有性质中,国家股对公司业绩有显著负面影响,但国有法人股对公司业绩有不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所谓"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主要体现在国家股所有者缺位,而不在于国有法人股;控股股东的国有性质本身并非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的原因,关键是国有资本的投资是由谁来进行的,以及如何对国有资本进行有效监管。第二,控股股东的私有性质对公司业绩有正面影响,但不显著。这可能是私有控股股东隐瞒利润的结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鹏  秦宛顺  
Using a firm-level dataset from China’s A-share stock market over the period of 2001~2004,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er’s control rights and the separation between control rights and cash flow rights on firm value(Tobin-Q).We find that large shareholders’ control rights are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entrenchment effect”.Also we find a negative effect with the separation.but it is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owner type:the negative effect is larger for central government-owned and university-owned listed firms,and is smaller for local government-owned and private-owned.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媛春  邹东海  
控制权协议转让通常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更换,然而控股股东的更换是否能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控股股东的更换效率受投资者保护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存在较多的无效率交易,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更换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公司绩效,这在股权转让比例较低的交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以2002~2005年期间以协议转让方式更换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样本公司2002~2008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证明了本文关于控股股东更换效率的推断。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更换效率的关键在于完善投资者保护环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玲  
本文以2004年至2008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的两权分离对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负面作用在高自由现金流公司及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更严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婉丽  吕怀立  陈丽英  
把控股股东按照不同的终极产权性质分为非国有控股和国有控股两类,其中国有控股又包括中央国有控股、省级国有控股和市县级国有控股,以此来研究不同类型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三种"掏空"方式(关联交易型、资金占用型和现金股利型)的选择偏好。研究发现,国有控股股东偏好于选择关联交易型"掏空"方式,政府层级越高的国有控股股东越编好于选择关联交易型"掏空"方式,市县级国有控股股东和非国有控股股东偏好于选择资金占用来"掏空"上市公司,并且国有控股股东与非国有控股股东对现金股利型"掏空"方式的选择偏好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泽民  刘杰  李刚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考察现金股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同层次下的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对现金股利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但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条件下不显著;现金股利分配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合理分配现金股利可以作为抑制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吴少凡  
本文对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趋势———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进行了综述。文章分别从控股股东的所有权结构特征与小股东受侵害、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收益、控股股东控制股利政策和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时指出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是未来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而且在我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婧  朱莲美  
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普遍行为,而投资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视角,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大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致使控制权杠杆增高,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引起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显著增加,也表明股权质押行为加重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当公司治理内部监督机制较弱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显著;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