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3)
2023(6841)
2022(5793)
2021(5333)
2020(4614)
2019(10005)
2018(9913)
2017(19066)
2016(10347)
2015(11531)
2014(11323)
2013(11107)
2012(10009)
2011(8960)
2010(9044)
2009(8521)
2008(8881)
2007(7900)
2006(6999)
2005(6643)
作者
(28871)
(24421)
(24257)
(23215)
(15538)
(11667)
(10973)
(9191)
(9186)
(8665)
(8303)
(8235)
(7937)
(7865)
(7683)
(7379)
(7302)
(7178)
(7028)
(7025)
(6037)
(5961)
(5840)
(5530)
(5518)
(5499)
(5306)
(5282)
(4810)
(4673)
学科
管理(42392)
(39184)
(39182)
经济(39101)
(36797)
企业(36797)
(18727)
方法(17342)
(16700)
数学(15155)
数学方法(15031)
(12818)
财务(12793)
财务管理(12769)
(12445)
企业财务(12277)
体制(11232)
业经(9724)
(8548)
中国(8506)
(7648)
(7573)
银行(7564)
(7378)
技术(7162)
(7141)
(7108)
(7062)
金融(7060)
税收(6910)
机构
大学(148110)
学院(146657)
(61138)
经济(59872)
管理(59459)
理学(51276)
理学院(50778)
管理学(50148)
管理学院(49864)
研究(46657)
中国(37854)
(35470)
(30120)
财经(26880)
科学(26386)
(24355)
(22950)
(22496)
中心(21941)
研究所(20215)
(20084)
财经大学(20056)
业大(18858)
北京(18763)
经济学(18694)
(17286)
(17277)
商学(17188)
商学院(17049)
经济学院(16737)
基金
项目(96351)
科学(78165)
基金(73551)
研究(69545)
(63688)
国家(63224)
科学基金(55781)
社会(46594)
社会科(44292)
社会科学(44284)
基金项目(39159)
自然(36628)
(36249)
自然科(35830)
自然科学(35823)
自然科学基金(35241)
教育(32110)
(30865)
资助(29292)
编号(26808)
(24130)
(22471)
成果(22162)
重点(21953)
(20807)
教育部(19826)
国家社会(19628)
创新(19532)
人文(19124)
(18958)
期刊
(67558)
经济(67558)
研究(44888)
(32145)
中国(29535)
管理(24210)
学报(20706)
科学(20182)
(17559)
(16614)
金融(16614)
大学(16478)
学学(15745)
财经(14231)
(11962)
教育(11379)
农业(11110)
技术(10974)
经济研究(10723)
业经(10001)
财会(9617)
会计(8577)
问题(8359)
(7282)
理论(6980)
现代(6692)
(6610)
(6469)
科技(6386)
通讯(6369)
共检索到222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振  郭慧敏  
文章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市场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相关联的149起关联并购事件的数据,分析控股股东对关联并购特征以及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选择现金支付的几率越高;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关联并购的规模呈正比;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前后公司绩效的变动是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支持公司发展、改善公司经营状况的动机越强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秉祥  党怡昕  简冠群  
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市场中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增并购并做出业绩补偿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控股股东双重控制链特征对定增关联并购资产估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控制链”下两权分离程度越高、网状控制结构越复杂,定增关联并购资产的价格虚增程度越高;“社会资本控制链”下超额委派董事比例越高、经理人关系嵌入强度越大,定增关联并购资产的价格虚增程度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承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上述估值偏差。具体地,相较于现金补偿业绩承诺与单向业绩承诺,股份补偿业绩承诺和双向业绩承诺的估值纠偏效应更显著,能够更好地抑制控股股东虚增资产价格的利益输送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春华  胡国柳  
文章以2007—200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对治理环境、终极股东控制与公司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及政府控制性质与公司并购绩效负相关;治理环境的改善在提高公司并购绩效的同时,还能抑制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带来的负面影响;终极控制股东的政府控制属性会弱化治理环境的这种治理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春华  杨兴全  陈旭东  
以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以及直接吸收合并等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收购公司并购后1-2年内股东财富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对公司并购绩效具有"激励效应",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导致公司并购绩效的恶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公司高自由现金流和低成长性会加强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并且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在民营上市公司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杰  
本文研究了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下的并购财富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发起的收购行为通常导致并购方及其关联企业的总利润减少,竞争对手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尽管收购活动对并购方而言没有创造价值,但并购事件依然发生。这是因为收购后控制性股东将偏袒他拥有现金流权相对较多的企业,而侵害其他企业小股东利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制定收购监管规则及小股东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杰  
本文研究了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下的并购财富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发起的收购行为通常会导致并购方及其关联企业的总利润减少,竞争对手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尽管收购活动对并购方而言没有创造价值,但并购事件依然发生。这是因为收购后控制性股东将偏袒他拥有现金流权相对较多的企业,而侵害其他企业小股东利益。另外,如果大股东在对手企业中的初始持股比例越高,其实施并购的动机越强。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制定收购监管规则及小股东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晶  吴莉  
以2008年5月18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沪深A股市场通过定向增发成功并购资产的定增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增并购中业绩承诺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时,在定增并购中更有可能使用业绩承诺,签订的业绩承诺中利润承诺数量也越大。从业绩承诺达标的角度来检验承诺效果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业绩承诺在履约前期达标的可能性更大,在履约后期不达标的可能性更大,业绩承诺不可靠。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时,在定增并购中签订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长期绩效更差;在关联交易中,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使用业绩承诺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恋  
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并购倾向和并购次数;基于策略性市值管理动机,外部审计主体可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具体地相比于国际“四大”审计下,国际“四大”审计可以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的正向影响;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而言,在非国有企业中市值管理动机更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并购的正向关系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萍  沙珍珍  石校顺  蔡永峰  
本文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性并购行为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可能发生掏空性并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其发动掏空性并购的动机呈倒"U"型关系。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成本越高,从而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高,控股股东发生掏空性并购的成本越少,收益越大,因此掏空性动机越强。公司成长性越好,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越小。资产负债率越高,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越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芳  索成瑞  
非控股大股东作为并购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其退出威胁方式的隐性治理作用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基于此,以2013—2019年沪深A股的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企业并购绩效的关系及其间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有效改善和提升企业并购绩效,作用方式为抑制管理层私利及吸引媒体关注,且在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更为可信、威胁程度更强、非国有及信息环境质量较好的企业中,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并购绩效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提升企业并购绩效的有效性,为非控股大股东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来参与公司治理和完善公司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实证参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锴  纳超洪  
选取2007~2013年上市公司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决策中大股东的股权代理问题和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跨国并购决策中股权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决策中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国有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不愿意进行跨国并购;股权制衡、董事长海外背景和公司海外销售水平能够缓解跨国并购决策中的大股东代理问题,而产品市场竞争则会加剧跨国并购决策中的大股东代理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生权  张思雯  
"并购悖论"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治关联和内部控制两个角度综合分析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错误配置,其与并购绩效负相关。内部控制有效规避并购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并购后的整合能力,对并购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内部控制能约束高管的自利行为,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弱政治关联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文章强调对政治关联程度的控制以及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魏正红  汪辉  李荣林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代理成本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不同的代理成本造成了两类公司不同的控制权收益,进而影响了并购效率。国有企业主导的并购,管理费用增加较多,降低了并购效率;而民营企业主导的并购,通常伴随着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也降低了并购效率。为提高我国企业并购的效率,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司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金坤  傅绍正  胡国强  
实证考察非控股股东网络对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网络中心度越高,并购发起可能性越低但绩效越高,支持协同治理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并购效率的主要是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网络和个人投资者网络;非控股股东网络提高了并购能力,抑制了控股股东机会主义行为;法制环境和股权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洽  
企业并购中CEO与股东的控制权配置直接决定了并购效率,而控制权配置方式随着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将动态演化博弈的方法运用到企业并购CEO与股东的控制权配置中,并根据CEO与股东在企业并购中动态控制权配置的稳定策略及理论机理,分析了在企业并购中CEO与股东如何动态地分配控制权,才能使并购达到帕累托最优并购区间,可为优化并购中CEO与股东的控制权配置方式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