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5)
- 2023(11613)
- 2022(9461)
- 2021(8535)
- 2020(7362)
- 2019(16243)
- 2018(15965)
- 2017(31515)
- 2016(16595)
- 2015(18256)
- 2014(18062)
- 2013(17977)
- 2012(16316)
- 2011(14272)
- 2010(14964)
- 2009(14880)
- 2008(14619)
- 2007(13525)
- 2006(12113)
- 2005(11633)
- 学科
- 业(86448)
- 企(81516)
- 企业(81516)
- 济(76021)
- 经济(75900)
- 管理(72237)
- 财(33016)
- 方法(32254)
- 业经(28907)
- 融(28289)
- 金融(28287)
- 务(25592)
- 财务(25565)
- 财务管理(25535)
- 银(25391)
- 银行(25386)
- 行(24484)
- 数学(24427)
- 企业财务(24414)
- 制(24330)
- 数学方法(24319)
- 农(23944)
- 中国(22157)
- 农业(17820)
- 体(17552)
- 技术(16599)
- 体制(15777)
- 策(14938)
- 划(14516)
- 理论(13988)
- 机构
- 学院(241244)
- 大学(235170)
- 济(109866)
- 经济(107896)
- 管理(99748)
- 理学(84487)
- 理学院(83844)
- 管理学(83043)
- 管理学院(82592)
- 研究(71419)
- 中国(67171)
- 财(60701)
- 京(47170)
- 财经(46550)
- 经(42138)
- 江(37435)
- 科学(35577)
- 中心(35052)
- 农(34528)
- 财经大学(34522)
- 所(34332)
- 经济学(34142)
- 经济学院(30905)
- 商学(30622)
- 商学院(30362)
- 州(29968)
- 北京(29726)
- 研究所(29620)
- 业大(28790)
- 融(28149)
- 基金
- 项目(145095)
- 科学(117569)
- 研究(110921)
- 基金(109096)
- 家(91017)
- 国家(90144)
- 科学基金(81315)
- 社会(74546)
- 社会科(70973)
- 社会科学(70955)
- 基金项目(57403)
- 省(56659)
- 自然(50428)
- 教育(49799)
- 自然科(49337)
- 自然科学(49326)
- 自然科学基金(48568)
- 划(45278)
- 资助(44540)
- 编号(43879)
- 成果(35333)
- 制(35085)
- 业(34384)
- 创(34307)
- 部(33445)
- 重点(31744)
- 创新(31154)
- 国家社会(31146)
- 性(30429)
- 发(30351)
- 期刊
- 济(128351)
- 经济(128351)
- 研究(76275)
- 财(54349)
- 中国(47832)
- 管理(44576)
- 融(43938)
- 金融(43938)
- 农(33921)
- 科学(27579)
- 学报(26185)
- 财经(25067)
- 大学(22278)
- 农业(22026)
- 技术(21879)
- 学学(21649)
- 业经(21531)
- 经(21364)
- 经济研究(19803)
- 财会(16244)
- 问题(16129)
- 教育(15686)
- 技术经济(14455)
- 会计(13585)
- 业(13575)
- 贸(13190)
- 现代(13137)
- 国际(12613)
- 世界(12421)
- 理论(11816)
共检索到381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栋
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5年间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控股股东控制下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负相关,但负债对国有控股公司投资水平抑制作用较弱;负债抑制了低成长公司的过度投资,而对于高成长公司,负债抑制了其正常投资;短期负债相比长期负债相机治理作用较强;银行借款对非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支出抑制作用更强;企业投资与银行借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国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弱,而非国有控股企业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变化不会对投资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企业投资 负债融资 公司治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东立 陈杰
在股权结构集中下,终极控股股东会对企业负债与过度投资造成怎样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我国农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运用Richardson残差度量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上市企业负债对过度投资水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上市企业的国有终极控股性质并不会显著加重其过度投资状况;但是国有终极控股的性质削弱了农业上市企业负债对过度投资水平的抑制作用,且地方政府终极控股性质带来的削弱作用更强。由农业上市企业国有终极控股所带来的这种削弱作用正在不断减弱。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东立 陈杰
在股权结构集中下,终极控股股东会对企业负债与过度投资造成怎样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我国农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运用Richardson残差度量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上市企业负债对过度投资水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上市企业的国有终极控股性质并不会显著加重其过度投资状况;但是国有终极控股的性质削弱了农业上市企业负债对过度投资水平的抑制作用,且地方政府终极控股性质带来的削弱作用更强。由农业上市企业国有终极控股所带来的这种削弱作用正在不断减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鲁平 李一婧 段兴民 崔珊珊
文章以2010—2015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终极所有权的性质和结构与负债水平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负债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与负债水平呈倒U型关系,两权分离度与负债水平显著正相关,两权分离度与负债水平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受到成长性的影响而变弱;另外,考虑到终极控股股东的性质,地方所属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和两权分离度的正相关关系最显著,非国有上市公司次之,中央直属上市公司最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建林
"融资难"和"融资贵"是民营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家族控制和国有股权共存于一个企业将成为普遍现象。那么,这两者的共存是否有利于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呢?本文收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分析家族控制和非控股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交互效应。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家族控制两权偏离度和非控股国有股权对债务融资发挥互补效应。基于制度环境的分类研究显示,该互补效应只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显著。(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企业的家族化色彩较强时,家族涉入与非控股国有股权的共存对债务融资发挥替代效应;当企业的家族化色彩较弱时,家族涉入与非控股国有股权的共存对债务融资发挥互补效应...
关键词:
家族控制 非控股国有股权 债务融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临 张龙平 欧阳才越
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非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更低,即供应商可以感知客户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进一步地,以上关系只存在于审计质量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中;在审计质量高和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中不显著。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工具变量法(IV)以及固定效应模型(FE)等稳健性测试后,主要结论依然存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丹 朱建军
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在股权分置下和存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时股权融资活动对控股股东股权价值的影响,然后对融资成本的定义进行拓展,计量出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指出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远远低于其债务融资成本是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控制权私人收益 控股股东 融资成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卫东 许赛
本文利用我国2006~2014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研究终极控股股东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该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呈U型结构,随现金流权的增大,现金流权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由正转负。就我国市场而言,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程度随融资约束的提高而减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大股东控制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够对大股东掏空产生影响。笔者以2004—2018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中剔除了金融类等特殊类型企业后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从样本总体、区分借款期限以及企业所有制类型三重维度,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控制企业的债务融资究竟是抑制了大股东掏空还是便利了大股东掏空。从样本总体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控制企业通过增加借款进而导致了大股东掏空的增加。从区分借款期限实证检验发现:缘于还款期限以及对大股东的约束程度不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呈现不同效应。具体而言,两权分离度越高,企业短期借款越少,大股东掏空相应减少;两权分离度越高,企业长期借款越多,对大股东掏空的限制也越多。从区分企业异质性实证检验发现:由于经营机制以及受监管程度的不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国有企业中短期和长期借款的中介效应都显著,而民营企业中短期和长期借款的中介效应都不显著。本研究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大股东控制下的债务融资对大股东掏空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代理理论以及债务融资理论,能够为规范中国的债务融资市场和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股东 两权分离度 债务融资 掏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仲鸣 夏银桂
基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理论,以2002~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公司控股股东、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正自由现金流易导致过度投资;并且在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中,正自由现金流更易导致过度投资;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可以抑制过度投资行为,而地方政府作为控股股东,减弱了持股比例上升带来的积极治理作用,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为理解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 过度投资 控股股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英 潘爱玲
资金直接被占用的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出现投资不足;在资金未被占用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了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获取私有收益,需要增加控制性资源,从而导致了过度投资。在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小、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比例越大、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越大的情况下,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就越严重。而股票的全流通、投资者保护程度、中小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有助于抑制过度投资。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投资行为 控制权私有收益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乃平 田立新 陈娜
终极控制性股东不但影响公司表决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的格局,还可能影响着公司的融资决策行为选择。本文以2004~2011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1112个观测值实证检验终极控制性股东在表决权、现金流权、公司治理等方面所呈现的特征与公司融资决策行为选择偏好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所拥有的表决权与现金流权两者分离程度越高,其对负债的破产威胁效应和利益转移限制效应越不敏感,越偏向于通过高负债融资等手段以达到获取超控制权收益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