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5)
2023(7622)
2022(6484)
2021(6048)
2020(5259)
2019(12081)
2018(11607)
2017(23689)
2016(12985)
2015(14123)
2014(13995)
2013(14042)
2012(13219)
2011(11614)
2010(11681)
2009(10797)
2008(11272)
2007(9954)
2006(8574)
2005(7835)
作者
(35488)
(29619)
(29424)
(28422)
(19384)
(14353)
(13549)
(11305)
(11291)
(10873)
(10169)
(10057)
(9511)
(9478)
(9430)
(9095)
(8874)
(8688)
(8555)
(8455)
(7316)
(7286)
(7261)
(6890)
(6772)
(6692)
(6571)
(6301)
(6002)
(5907)
学科
(62657)
经济(62587)
(49252)
管理(46723)
(45689)
企业(45689)
方法(34983)
数学(32037)
数学方法(31856)
(24728)
(18946)
财务(18938)
财务管理(18898)
企业财务(18340)
(14323)
业经(12943)
中国(12385)
(11406)
(10376)
(10159)
金融(10159)
(9920)
银行(9911)
(9259)
(9243)
贸易(9235)
体制(9109)
地方(8997)
(8977)
(8960)
机构
大学(188431)
学院(184529)
(84794)
经济(83446)
管理(74774)
理学(65199)
理学院(64595)
管理学(63814)
管理学院(63447)
研究(57490)
中国(46791)
(44570)
(37673)
财经(35833)
(32996)
科学(30619)
经济学(28450)
(28072)
财经大学(27454)
中心(26710)
经济学院(25971)
(25796)
(25693)
研究所(24849)
业大(23849)
北京(23388)
商学(23307)
商学院(23143)
(20575)
(20442)
基金
项目(120737)
科学(97738)
基金(93950)
研究(85914)
(81104)
国家(80490)
科学基金(71010)
社会(59106)
社会科(56484)
社会科学(56471)
基金项目(49231)
自然(46340)
自然科(45409)
自然科学(45400)
自然科学基金(44700)
(43888)
教育(40627)
资助(40373)
(37544)
编号(31368)
(29644)
重点(26909)
教育部(26562)
成果(26124)
国家社会(25701)
人文(25507)
(25250)
(24379)
科研(23888)
大学(23777)
期刊
(84540)
经济(84540)
研究(55155)
(40069)
中国(30758)
管理(29573)
学报(27384)
科学(24653)
(23193)
金融(23193)
大学(21749)
(21237)
学学(20848)
财经(20109)
(17103)
经济研究(15157)
农业(13896)
技术(13526)
教育(12319)
问题(11539)
财会(11482)
业经(11413)
会计(10649)
(10110)
统计(9535)
技术经济(9303)
世界(8933)
理论(8679)
(8604)
(8565)
共检索到270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红波  张哲  
以董事长/CEO在非上市控股股东单位兼任为切入点,本文分析控股股东干预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长/CEO纵向兼任会提高企业薪酬水平,降低薪酬—业绩敏感度。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董事长/CEO纵向兼任会显著降低高管薪酬、提高员工薪酬、降低员工薪酬—业绩敏感度,缩小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国有上市公司董事长/CEO纵向兼任的"和谐目标"假说,即纵向兼任增强了非上市控股股东的干预程度,导致上市公司承担更多的员工和谐目标,进而降低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契约有效性。就监管政策而言,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我国需要同时进行非上市国有股东和国有上市公司的市场化改革,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国宇  
高管合谋是大股东掏空得以实现的必要环节,但高管是否愿意和大股东合谋取决于两个重要条件:大股东的控股程度与高管报酬契约。现有关于掏空的研究很少涉及高管合谋与合谋条件。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控股程度较低时对高管控制力度不够,需要高管合谋配合才能实现掏空。当大股东控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不再需要高管合谋。为达成合谋,大股东设计的报酬契约削弱了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股权激励使高管成为股东,为抵制合谋提供内在动力。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水平较低时,掏空需要高管参与。为此,大股东对报酬契约进行了特殊设计:一方面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国宇  
高管合谋是大股东掏空得以实现的必要环节,但高管是否愿意和大股东合谋取决于两个重要条件:大股东的控股程度与高管报酬契约。现有关于掏空的研究很少涉及高管合谋与合谋条件。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控股程度较低时对高管控制力度不够,需要高管合谋配合才能实现掏空。当大股东控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不再需要高管合谋。为达成合谋,大股东设计的报酬契约削弱了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股权激励使高管成为股东,为抵制合谋提供内在动力。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水平较低时,掏空需要高管参与。为此,大股东对报酬契约进行了特殊设计:一方面给予合谋的高管更多薪酬,同时削弱薪酬业绩的敏感性,由此减轻高管因掏空损害业绩导致的薪酬损失;另一方面用隐性契约替代显性契约,给予高管更多在职消费,以隐性收入方式分享合谋租金。此外,高管持股不能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发现只有在需要高管合谋的情况下大股东才有削弱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动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玉龙  杨伟国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越有效,高管薪酬契约越有效。这一结论为政府监管机构及上市公司股东提高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佳立  沈弋  吕明晗  徐光华  
薪酬粘性是衡量公司薪酬契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2014~2018年上市公司中小股东股东大会投票数据,基于薪酬粘性模型讨论了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对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能够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发挥监督治理作用,进而显著抑制高管薪酬粘性,提升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同时,这一效应在公司大股东监督治理更强、市场预期更稳健时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的治理效应还受到了主体异质性的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对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作用的认识,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性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爱梅  缪慧敏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将样本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持股市值分组回归检验上述关系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具有正向的影响,且该影响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大、持股市值越高时越明显。通过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视角缓解公司的代理问题,延伸了退出威胁研究的领域,丰富了退出威胁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为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制定提供了经验数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俊秋  张奇峰  
本文以2003-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信息透明度对经理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试图从经理薪酬契约角度重新诠释信息透明度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能够显著提高经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具体而言,信息透明度越高的公司,经理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经理薪酬与盈利业绩和亏损业绩之间的非对称性越小。研究还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经理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更加显著。本研究论证了信息透明度在减少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降低公司代理成本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建国  范文林  程晨  肖华芳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2013年的样本,实证检验了CFO兼任董事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CFO兼任董事能够提高其所在公司的投资效率,抑制非效率投资行为;公司所面对的外部信息环境越差,CFO兼任董事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地,在考虑CFO进入董事会的时间持续性后,本文发现CFO进入董事会后的第2-3年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将达到最大,5年以后抑制作用开始逐渐显现;最后,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现阶段投资效率越低的公司,CFO兼任董事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建国  范文林  程晨  肖华芳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2013年的样本,实证检验了CFO兼任董事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CFO兼任董事能够提高其所在公司的投资效率,抑制非效率投资行为;公司所面对的外部信息环境越差,CFO兼任董事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地,在考虑CFO进入董事会的时间持续性后,本文发现CFO进入董事会后的第2-3年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将达到最大,5年以后抑制作用开始逐渐显现;最后,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现阶段投资效率越低的公司,CFO兼任董事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凤委  孙铮  李增泉  
本文强调薪酬合约内生于特有的制度环境。将薪酬与业绩相关联的激励合约,其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理论前提。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的政府干预和竞争环境将导致高激励强度的薪酬合约并非是最优选择。针对我国沪、深股市国家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政府对企业干预越多,会计业绩的度量评价作用越小;外部竞争程度越低,会计业绩与经营者的奖惩关联度越弱。本文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制度对契约结构的决定性影响这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并证明以制度环境建设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对我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增基  杨天赋  王戈阳  
本文通过收集2006~2009年11家上市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银行董事会独立性与CEO薪酬的关系,并在考虑银行CEO薪酬内生性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银行董事会独立性、CEO薪酬和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银行董事会规模越大、内部董事越多、CEO任期越长以及CEO兼任董事长的董事会的独立性越差,独立性较差的董事会的监督效率也较低,此时,银行CEO的薪酬更容易偏离股东利益,加大银行的代理成本。此外,研究还发现,银行CEO薪酬与银行绩效之间的敏感性不强,即银行CEO薪酬越高并不意味着银行业绩越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红波  陈世来  
本文研究CEO或董事长的亲缘关系对家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CEO或董事长的亲缘关系能显著提高家族企业的创新水平,而且这种效应随着非家族CEO和董事长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弱,随着2008年强化员工保护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而减弱。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创新保护和创新激励理论,即与非家族CEO和董事长相比较,家族CEO或董事长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更高,而且能分享企业长期创新成果,进而有助于企业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九九  刘俊勇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相对绩效评价可以从高管的绩效中剥离出共同冲击事项,有利于提高薪酬契约的有效性。本文使用2004—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多元统计分析,具体考察董事会连通性是否有助于促进相对绩效评价的使用。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高管薪酬的制定并未广泛使用相对绩效评价方法;董事会连通性抑制了相对业绩评价的使用,这一关系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董事会连通性主要通过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以及增加高管获得的"运气薪酬"影响相对业绩评价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相对业绩评价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也将董事网络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延伸到了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斌  宋春霞  孟慧祥  
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建设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非执行董事这一视角,对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效率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随着国有大股东所派出的大股东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的超额席位的增高,不仅削弱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多元性,而且增强了大股东与大股东非执行董事间的利他主义倾向,提高了代理成本,最终导致董事会对经理层监督效率的降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周倩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约束影响以及在不同薪酬结构下这种约束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与成本粘性负相关;在短期货币性薪酬比例较低时,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对成本粘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成本粘性机会主义成因观的研究,而且揭示了董事会治理的抑制作用在成本粘性水平接近最优范围时会逐渐变弱,为理性看待成本粘性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