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5)
- 2023(13587)
- 2022(11412)
- 2021(10269)
- 2020(9120)
- 2019(20536)
- 2018(20292)
- 2017(39313)
- 2016(21594)
- 2015(23708)
- 2014(23556)
- 2013(23542)
- 2012(21648)
- 2011(19153)
- 2010(19377)
- 2009(18456)
- 2008(19090)
- 2007(17385)
- 2006(15059)
- 2005(13700)
- 学科
- 济(96692)
- 经济(96585)
- 业(95556)
- 企(86838)
- 企业(86838)
- 管理(80598)
- 方法(46984)
- 数学(38194)
- 数学方法(37930)
- 财(34549)
- 业经(30251)
- 农(29717)
- 务(26904)
- 财务(26884)
- 财务管理(26847)
- 企业财务(25622)
- 农业(21294)
- 制(19716)
- 中国(19662)
- 技术(18740)
- 贸(17605)
- 贸易(17599)
- 易(17123)
- 划(16314)
- 和(16069)
- 策(15778)
- 学(15403)
- 理论(15198)
- 体(14496)
- 地方(14425)
- 机构
- 学院(321585)
- 大学(317558)
- 济(135568)
- 经济(133116)
- 管理(130171)
- 理学(112787)
- 理学院(111688)
- 管理学(110116)
- 管理学院(109550)
- 研究(101000)
- 中国(79457)
- 京(65341)
- 财(64585)
- 农(63818)
- 科学(62633)
- 所(52530)
- 业大(51907)
- 财经(51892)
- 农业(50995)
- 江(48538)
- 研究所(47470)
- 经(47134)
- 中心(46809)
- 经济学(40729)
- 北京(40299)
- 财经大学(38416)
- 州(37926)
- 商学(37424)
- 经济学院(37158)
- 商学院(37123)
- 基金
- 项目(211143)
- 科学(167039)
- 基金(156517)
- 研究(147001)
- 家(138025)
- 国家(136793)
- 科学基金(118284)
- 社会(95311)
- 社会科(90510)
- 社会科学(90478)
- 基金项目(84102)
- 省(83281)
- 自然(79840)
- 自然科(78120)
- 自然科学(78093)
- 自然科学基金(76820)
- 划(69432)
- 教育(66512)
- 资助(63380)
- 编号(57439)
- 重点(47177)
- 业(46918)
- 创(46852)
- 部(46806)
- 成果(44348)
- 发(44273)
- 创新(43055)
- 科研(41711)
- 教育部(39847)
- 计划(39753)
- 期刊
- 济(148588)
- 经济(148588)
- 研究(86249)
- 农(57883)
- 财(56304)
- 中国(54856)
- 学报(53340)
- 管理(50902)
- 科学(48387)
- 大学(39490)
- 农业(38924)
- 学学(38293)
- 融(30063)
- 金融(30063)
- 技术(27280)
- 财经(26821)
- 业经(26074)
- 业(23860)
- 经济研究(23391)
- 经(22942)
- 教育(20065)
- 问题(20051)
- 技术经济(18999)
- 财会(17680)
- 版(16353)
- 商业(16213)
- 贸(16108)
- 现代(15304)
- 世界(14757)
- 统计(14713)
共检索到464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英 潘爱玲
资金直接被占用的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出现投资不足;在资金未被占用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了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获取私有收益,需要增加控制性资源,从而导致了过度投资。在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小、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比例越大、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越大的情况下,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就越严重。而股票的全流通、投资者保护程度、中小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有助于抑制过度投资。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投资行为 控制权私有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恋
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并购倾向和并购次数;基于策略性市值管理动机,外部审计主体可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具体地相比于国际“四大”审计下,国际“四大”审计可以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并购的正向影响;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而言,在非国有企业中市值管理动机更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并购的正向关系更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仲鸣 夏银桂
基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理论,以2002~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公司控股股东、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正自由现金流易导致过度投资;并且在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中,正自由现金流更易导致过度投资;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可以抑制过度投资行为,而地方政府作为控股股东,减弱了持股比例上升带来的积极治理作用,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为理解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 过度投资 控股股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松令 田梦元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已普遍存在于我国资本市场,这一高风险的融资方式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及资本配置效率。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显著增加企业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加剧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不同方向下的金融错配亦具有差异化影响——左向错配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了过度投资问题,右向错配时则导致了投资不足问题。因此,需要从企业的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上规范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和行为,抑制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发挥股权质押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金融错配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差异化表现的认识,调整、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非效率投资 金融错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玲姝
股权质押在提供融资便利的同时也会因风险加剧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文章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长期投资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长期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分析师关注作为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通过发挥“信息监督效应”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造成的企业长期投资削减具有缓释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公司治理水平以及审计质量较高的公司中该种抑制作用会得到削弱。机制检验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加剧管理层的短视倾向,进而影响公司的长期投资。研究结论为股权质押背景下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 长期投资 分析师关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柯艳蓉 李玉敏 吴晓晖
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半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从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的视角,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水平呈U形关系,与上市公司的实业投资水平呈倒U形关系。这说明不同质押比例下控股股东出于不同的动机做出的改变和调整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对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产生非线性影响。以上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控制权转移风险以及金融资产与经营资产收益率差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公司投资策略方面的经济后果,低质押比例的控股股东更有可能支持上市公司,而高质押比例的控股股东更可能损害上市公司提供了增量证据。
关键词:
股权质押 金融投资 实业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丽 曹欣 曹晋 丁文丽
以2014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索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负效应。风险承担在此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提升了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增加了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价值增长。研发投入在此过程中也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忽视企业创新、削减研发投入,企业竞争力减弱,不利于价值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价值受控股股东异质性及产权异质性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新红 李拴拴
选取2013—2017年我国沪深A股发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水平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会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投资水平的负向关系;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投资水平的负相关关系随着股权制衡度的提高而增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玉俊
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基于企业所有权的视角,文章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对两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以金字塔控股结构为例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中小股东 现金流权 控制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丽 马鑫 袁知柱 程璐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效率的研究,更多聚焦于资本性支出的投资效率,文章将研究视角拓展至劳动力投资效率,测度了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并采用混合OLS回归方法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如何影响劳动力投资效率。研究表明,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企业降低了劳动力投资效率,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投资不足。进一步分析研究显示:在强融资约束和信息不透明的情形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更加严重。研究结论为金融创新方式如何影响劳动力生产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栋
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5年间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控股股东控制下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负相关,但负债对国有控股公司投资水平抑制作用较弱;负债抑制了低成长公司的过度投资,而对于高成长公司,负债抑制了其正常投资;短期负债相比长期负债相机治理作用较强;银行借款对非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支出抑制作用更强;企业投资与银行借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国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弱,而非国有控股企业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变化不会对投资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企业投资 负债融资 公司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辉 潘飞 奚玉芹
以2009-2014年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直接控股股东类型和股权激励的交互作用对公司投资决策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水平与过度投资水平呈U型的区间效应;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更容易产生加剧过度投资的"管理层防御"效应;国有公司为直接控股东更能保障股权激励产生的抑制过度投资的"利益趋同"效应的发挥,也能有效地抵制股票期权激励产生的加剧过度投资的"管理层防御"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晓文
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提升企业效率是关键。文章以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相对于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相对于传统行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高科技行业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效果的相关研究,为相关各方合理评价企业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创新效率 产权性质 行业特征
[期刊] 征信
[作者]
万立全 陈峻博
选取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投票数据,研究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积极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积极性与投资效率存在反向因果关系。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越高,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越严重,主要表现为投资过度;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投资过度现象更为显著。第二,非控股股东通过高管股权激励路径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第三,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存在一定局限性,要合理调控非控股股东权利,实现其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从而达到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