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5)
2023(8536)
2022(7533)
2021(7201)
2020(6370)
2019(14882)
2018(14700)
2017(29245)
2016(16336)
2015(18424)
2014(18891)
2013(18840)
2012(17783)
2011(15938)
2010(16451)
2009(15473)
2008(16523)
2007(14976)
2006(13077)
2005(11857)
作者
(47206)
(39532)
(39464)
(37942)
(25508)
(18917)
(18310)
(15365)
(14901)
(14633)
(13343)
(13169)
(12597)
(12538)
(12518)
(12380)
(12171)
(11733)
(11597)
(11479)
(10122)
(9919)
(9801)
(9051)
(8985)
(8967)
(8927)
(8925)
(7947)
(7890)
学科
(65641)
经济(65582)
管理(52961)
(52862)
(44618)
企业(44618)
方法(32087)
数学(28609)
数学方法(28294)
(26067)
(18989)
(18962)
财务(18958)
财务管理(18919)
企业财务(17861)
中国(15750)
(15315)
(13373)
(13181)
贸易(13175)
业经(12897)
(12839)
地方(12467)
农业(12133)
(11634)
银行(11613)
(11575)
(10690)
(10147)
金融(10145)
机构
学院(237264)
大学(235135)
(98400)
经济(96177)
管理(91806)
理学(78134)
理学院(77351)
研究(76599)
管理学(76085)
管理学院(75634)
中国(61559)
(53991)
(48815)
科学(45426)
财经(40765)
(40229)
(39605)
(38082)
(36602)
中心(36455)
研究所(35386)
业大(33413)
农业(31212)
北京(30973)
(29789)
财经大学(29745)
经济学(29455)
(28534)
师范(28266)
(26951)
基金
项目(144650)
科学(113056)
研究(106828)
基金(104142)
(89368)
国家(88588)
科学基金(75914)
社会(65835)
社会科(62419)
社会科学(62396)
(56783)
基金项目(54754)
教育(49992)
自然(49628)
自然科(48465)
自然科学(48450)
自然科学基金(47618)
(47542)
编号(45161)
资助(44613)
成果(38427)
(33207)
重点(32540)
课题(30757)
(30471)
(29329)
(29037)
教育部(28413)
科研(28231)
人文(27784)
期刊
(110608)
经济(110608)
研究(71460)
(49175)
中国(44874)
(35277)
学报(34119)
管理(32227)
科学(30727)
(26612)
金融(26612)
大学(25722)
学学(24317)
农业(23129)
教育(21915)
财经(20814)
技术(20015)
会计(17778)
业经(17681)
(17584)
经济研究(17519)
财会(15820)
问题(14792)
(12600)
(12364)
技术经济(12342)
理论(12135)
(11897)
统计(11502)
实践(10914)
共检索到363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小军  韩秀凤  崔乃凤  
在存在控股大股东的企业当中,管理当局与小股东关系密切,管理当局代表着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的利益。同时,大股东拥有超强的控制权,并且在大股东进行决策选择时,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急于获得控制权私利,忽视小股东的利益问题。因此,公司的决策最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春梅  
目前在大部分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仍然占有绝对的决策权,并决定了企业的会计披露政策,大股东必须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程度的收益成本权衡,只有当企业提高会计披露质量,满足投资需求能够使大股东获得更多的现金流时,才会愿意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本文通过对大股东面临会计披露程度选择决策时的成本收益权衡进行验证,试图发现促使大股东愿意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激励因素,以促使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廖佳  占云  
本文以2004—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非控股大股东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显著提升了公司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控股股东未股权质押的公司,非控股大股东对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中更显著;相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的时期,非控股大股东对公司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的影响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更显著。进一步考虑非控股大股东异质性发现,相较于国有非控股大股东与其他非控股大股东,外资非控股大股东对公司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非控股大股东对投资决策的积极影响最终能够提升公司的增长和清算期权价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景霄  魏占杰  李建荣  
本文收集了2004年至2009年5月因提供与事实不符的财务报告而被证监会处罚,舞弊年度始于2001年以后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按照一定的标准为每家受处罚公司选取了配对公司,就其公司治理与财务指标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建立了基于公司治理和财务指标的会计行为异化识别模型,并进行了检验,其总体预测正确率达83.8%。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川  曹国华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从控股股东视角出发,利用2007~2015年间沪深A股11843个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了控股属性、股东关系与大股东减持倾向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中大股东减持倾向明显低于非国有控股公司;相较于股东合谋公司,股东制衡公司大股东更不倾向减持。同时,股东合谋的非国有控股公司大股东有更强烈的减持欲望,而股东制衡公司的国有控股公司大股东减持倾向则低得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申艳艳  蔡欣妮  姜禄彦  
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显著减少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利益侵占行为,改善了股权质押后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降低了股权质押后未来股价崩盘的风险;并且其他大股东相对力量越大时,该效应越大。此外,多个大股东公司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少面临分析师的降级调整,进一步为多个大股东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监督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在丰富多个大股东公司治理效应领域文献的同时,也对构建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丽娜  胡淑涵  马亚民  
基于2007—2021年A股实体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景下,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股权质押会显著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且质押比例越大,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重越高;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下的金融资产配置有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地,动机检验发现股权质押后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是出于资本套利动机;机制检验发现股权质押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信息透明度增加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低市场竞争程度和高股权集中度企业中,股权质押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提升作用较显著,此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仍能有效发挥治理作用。研究结论为引导企业“脱虚返实”和完善大股东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俞红海  徐龙炳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随着大批限售股解禁,大小非减持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在理论上首次通过动态模型研究大股东减持,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最优减持与其现金流权及公司治理水平正相关,而与控制权私利、外部市场回报负相关,且减持并非其必然选择。同时,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控股股东减持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基于第一大股东减持数据,实证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理论发现。文章揭示了大股东减持的内在机制,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持股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市场上的减持现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琳  李培源  窦炜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2~2020年的数据,分别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两个角度,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并探求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这一宏观环境因素及股权集中度这一内部治理结构因素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通过增加代理成本使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在股权质押影响现金持有的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股权质押使现金持有量增加的趋势得到强化;同时,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也起到调节作用,即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股权质押导致现金持有增加的趋势得到显著抑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珂  崔宸瑜  谢德仁  
本文基于2003-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在"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如何选择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时,上市公司更可能推出"高送转"的利润分配方案,回避或降低现金股利的倾向更高,这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偏好差异一致;这一关系在控股股东质押股份比例越高、质押股权面临的平仓风险越高时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公司股利政策选择方面的经济后果,并为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以及现金股利的不同偏好提供了增量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培友  杨贝贝  高太光  
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日渐增多,独立董事、监事等传统治理手段作用受限。在逐渐兴起的非控股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现实背景下,非控股大股东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此,文章以2009—2020年沪深A股26 570个年度观测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退出威胁通过抑制两类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绩效;高战略差异度可增强退出威胁治理效应,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或退出更可信时,退出威胁治理效应更加显著。文章丰富了企业绩效研究,从退出威胁角度验证了非控股大股东治理效应,为非控股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提升企业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伟艳  胡士集  
本文以我国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影响路径。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定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主要是通过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而影响审计定价。进一步分析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定价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内部控制水平较低的样本中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松   莫星兴  
能否将企业的杠杆率控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阈值内,事关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杠杆”战略的稳步推行。选取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考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否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提升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降低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区分偏离方向发现,相较于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更能加快对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降低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机制检验发现,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两类代理问题是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发挥治理机制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退出威胁可信性、退出威胁强度及市场化程度越高,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治理效应越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晓芳  
按照经济性质股东可以分为:控股股东,流动股东以及员工股东。其中,控股股东也有很多类型,每种类型有独特性质。每种类型股东在投资目的、持股稳定性以及决策参与积极性上都有自身特点,因此对待会计监管就存在不同动力、欲望以及方式。控股股东会选择直接参与监督;流动性股东选择查阅相关会议记录,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监督;职工股东会根据自身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参与。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