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6)
- 2023(13356)
- 2022(11393)
- 2021(10278)
- 2020(8778)
- 2019(19309)
- 2018(18864)
- 2017(36666)
- 2016(19897)
- 2015(21649)
- 2014(20952)
- 2013(20833)
- 2012(18745)
- 2011(16889)
- 2010(16897)
- 2009(15931)
- 2008(16102)
- 2007(14509)
- 2006(12765)
- 2005(11621)
- 学科
- 济(81313)
- 经济(81189)
- 管理(68127)
- 业(66133)
- 企(56796)
- 企业(56796)
- 方法(37874)
- 数学(33510)
- 数学方法(33227)
- 财(29184)
- 制(22249)
- 农(20249)
- 中国(19587)
- 务(18920)
- 财务(18880)
- 财务管理(18846)
- 企业财务(18076)
- 业经(17721)
- 学(17368)
- 体(15893)
- 贸(15768)
- 贸易(15759)
- 易(15375)
- 银(14764)
- 银行(14719)
- 融(14153)
- 金融(14150)
- 行(13848)
- 体制(13650)
- 农业(13222)
- 机构
- 大学(289070)
- 学院(286188)
- 济(122171)
- 经济(119994)
- 管理(109913)
- 研究(95308)
- 理学(95208)
- 理学院(94190)
- 管理学(92636)
- 管理学院(92107)
- 中国(73916)
- 财(62416)
- 京(59048)
- 科学(57853)
- 农(49811)
- 财经(49298)
- 所(48536)
- 经(44755)
- 研究所(43794)
- 中心(43318)
- 业大(43082)
- 江(42513)
- 农业(39286)
- 经济学(39218)
- 财经大学(36753)
- 北京(36480)
- 经济学院(35586)
- 院(34504)
- 范(34060)
- 师范(33583)
- 基金
- 项目(193514)
- 科学(154034)
- 基金(146296)
- 研究(133791)
- 家(130231)
- 国家(129239)
- 科学基金(111035)
- 社会(90018)
- 社会科(85742)
- 社会科学(85722)
- 基金项目(76998)
- 自然(73564)
- 省(72996)
- 自然科(71945)
- 自然科学(71923)
- 自然科学基金(70736)
- 划(62902)
- 教育(60886)
- 资助(59606)
- 编号(49790)
- 重点(44239)
- 部(43764)
- 创(40466)
- 成果(39817)
- 发(39627)
- 制(39311)
- 国家社会(39132)
- 创新(38081)
- 科研(37948)
- 教育部(37766)
共检索到420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秉祥 党怡昕 简冠群
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市场中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增并购并做出业绩补偿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控股股东双重控制链特征对定增关联并购资产估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控制链”下两权分离程度越高、网状控制结构越复杂,定增关联并购资产的价格虚增程度越高;“社会资本控制链”下超额委派董事比例越高、经理人关系嵌入强度越大,定增关联并购资产的价格虚增程度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承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上述估值偏差。具体地,相较于现金补偿业绩承诺与单向业绩承诺,股份补偿业绩承诺和双向业绩承诺的估值纠偏效应更显著,能够更好地抑制控股股东虚增资产价格的利益输送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晶 吴莉
以2008年5月18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沪深A股市场通过定向增发成功并购资产的定增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增并购中业绩承诺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时,在定增并购中更有可能使用业绩承诺,签订的业绩承诺中利润承诺数量也越大。从业绩承诺达标的角度来检验承诺效果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业绩承诺在履约前期达标的可能性更大,在履约后期不达标的可能性更大,业绩承诺不可靠。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时,在定增并购中签订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长期绩效更差;在关联交易中,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使用业绩承诺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振 郭慧敏
文章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市场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相关联的149起关联并购事件的数据,分析控股股东对关联并购特征以及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选择现金支付的几率越高;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关联并购的规模呈正比;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前后公司绩效的变动是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支持公司发展、改善公司经营状况的动机越强烈。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关联并购特征 并购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党怡昕 李秉祥
定增并购资产估值不当会引发金融风险。基于金融风险防范的微观治理视角,构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定增并购资产估值的检验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退出威胁能降低资产估值虚高;经理人持股市值、控股股东持股市值及其股权质押会增强退出威胁与资产估值虚高的关系,经理人关系嵌入强度会减弱退出威胁与资产估值虚高的关系;退出威胁促进资产估值合理化能显著提高定增并购绩效,并主要通过业绩承诺机制和声誉约束机制发挥作用;在退出威胁可信度高、退出威胁强度高、民企及低市场化进程中退出威胁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定增并购 退出威胁 资产估值 金融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秉祥 党怡昕 简冠群
标的资产"高溢价"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资产承诺业绩未达标事件激增,其中尤以定增并购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关联交易最为突出。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2007-2018年对终极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实施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终极控制权特征对标的资产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呈"U"型关系,现金流权与定增标的资产的资产评估增值率负相关,两权分离度、控制权复杂度、定增前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正相关;终极控制人在董事会占据席位的比例越大,经理人由终极控制人任命或担任的,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民营性质的相较于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反映了机会主义行为动机下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地位显著影响定增标的资产估值,虚增的注入资产价值加剧了定增并购中的业绩承诺风险。终极控制人借助定增并购资产估值转移上市公司财富行为更具隐蔽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需关注定增并购资产估值环节,有效预防业绩承诺风险。
关键词:
定向增发 终极控制权特征 资产估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毅 程新生 武毓涵
控制性股东向上市公司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产生了资产专用性问题,资产专用性的特性使资产投资方的违约成本增加。控制性股东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上市公司进行专用性投资,向契约各方传递了一种可置信承诺,承诺对契约的履行,减少投机行为以保证契约双方的利益实现。然而,资产专用性的行为效应存在着噪音,两权分离是一个研究视角,随着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加大,控制性股东因为获得超额收益而不惜牺牲中小股东的利益,使约束力减弱。
关键词:
资产专用性 可置信承诺 行为 约束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杜依倩 费一文
基于2008至2015年的290个定增并购事件,针对业绩承诺制度能否有效解决大股东参与下的利益输送问题,结合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DID)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业绩承诺产生的信号效应下短期利益输送未得到完全解决,但其产生的激励效应下长期利益输送程度有所改善,且股份补偿方式对大股东参与的定增并购效果更好。研究结果说明业绩承诺制度有待进一步改善,而股份补偿方式的业绩承诺在大股东参与的定增并购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
定增并购 利益输送 业绩承诺 双重差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红卫 王顺丽
本文以2011年11月9日至2012年11月16日期间成功上市并且做出现金股利承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相关政策的颁布出发,选取现金股利承诺指标作为衡量高额现金股利的标准,分析控股股东对高额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性质、两权分离程度以及其所持股份比例均显著影响了上市公司发放高额现金股利的倾向与力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鞠铭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兜底式增持承诺旨在解决股价波动性可能造成的员工持股损失,通过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对于员工持股的兜底承诺,为员工持股提供相对稳定的预期收益,激发员工持股热情。兜底式增持涉及到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两方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问题以及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和持股员工三方的税务处理问题,现有会计准则及税收政策均未对此予以明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勇 杜美玲
业绩补偿承诺被并购重组中的企业广泛采用,不达标问题却日益突出。业绩补偿承诺能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现有研究对业绩失诺给中小股东带来负面效应的分析不足。文章以利欧股份并购智趣广告为例,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大股东掏空理论,采用案例研究和事件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业绩补偿承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业绩承诺在业绩不达标时无法有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进一步研究表明,业绩未达标后补偿未履行会加剧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程度。为此,需要优化完善中小股东保护体系以实现设定业绩承诺的政策初衷,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滕涛 黄庆波 刘梦茹
企业并购重组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配置,进而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起到外延式增长的作用。并购交易中标的资产估值是多方博弈的焦点。目前的估值方法和业绩补偿机制,不仅缺少对被并购方并购后提升经营业绩的激励机制,反而存在对被并购方以高预期、高估值方式套取超额估值收益的激励机制。基于此,本文引入欧式期权思路,将估值区间模型设计为一种特殊的两值期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购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更中性地反映各方利益,以促进达成并购谈判。本文通过2013-2019年20家医药上市公司并购数据,比较分析并购标的实际执行价格与估值区间模型之间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激励被并购方股东和管理层提升标的未来业绩,抑制并购估值泡沫。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杰
本文研究了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下的并购财富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发起的收购行为通常导致并购方及其关联企业的总利润减少,竞争对手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尽管收购活动对并购方而言没有创造价值,但并购事件依然发生。这是因为收购后控制性股东将偏袒他拥有现金流权相对较多的企业,而侵害其他企业小股东利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制定收购监管规则及小股东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控制权 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杰
本文研究了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下的并购财富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发起的收购行为通常会导致并购方及其关联企业的总利润减少,竞争对手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尽管收购活动对并购方而言没有创造价值,但并购事件依然发生。这是因为收购后控制性股东将偏袒他拥有现金流权相对较多的企业,而侵害其他企业小股东利益。另外,如果大股东在对手企业中的初始持股比例越高,其实施并购的动机越强。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制定收购监管规则及小股东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控制权 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纪刚 张秋生 马旭蕊
附带业绩承诺的股权收购是我国A股并购市场中常见的交易事项。在会计实务操作中,收购方均将附带业绩承诺的股权收购认定为控股合并,并将标的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说明收购方已获得标的公司控制权,这与承诺方(标的公司原股东)在承诺期内拥有标的公司经营管理权的事实之间存在逻辑冲突。本文以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为例,基于对会计准则中“控制”定义三要素的理解与分析得出,由于承诺方在承诺期内拥有标的公司经营管理权等实质性权利,即使收购方在标的公司拥有全部表决权权益,该表决权也是受限制的表决权,而且收购方缺乏实施经营决策权力的能力,因此收购方不能单方控制标的公司,而是和承诺方共同控制标的公司,即附带业绩承诺的股权收购在承诺期内不构成控股合并,而应认定为合营安排。
关键词:
股权收购 业绩承诺 控制 控股合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李浩
业绩补偿承诺在我国企业定增并购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但制度安排效率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从业绩补偿承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出发,通过揭示业绩补偿承诺对整合效应的不同影响路径,试图在更完整的框架下探讨业绩补偿承诺的有效性。运用均值检验和层级回归对237个定增并购样本分析表明:承诺业绩增长率对整合效应具有倒U型影响;承诺业绩增长率对两类价格偏离均具有正向影响;发行价格偏离对整合效应具有负向影响,并购价格偏离对整合效应具有倒U型影响;两类价格偏离在承诺业绩增长率与整合效应关系中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丰富和拓展了业绩补偿承诺制度和价格偏离的相关研究,对制度的合理安排以及契约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