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8)
- 2023(15983)
- 2022(14054)
- 2021(13227)
- 2020(11134)
- 2019(25889)
- 2018(25399)
- 2017(50096)
- 2016(27096)
- 2015(30484)
- 2014(30164)
- 2013(29755)
- 2012(27079)
- 2011(24124)
- 2010(23808)
- 2009(21926)
- 2008(22001)
- 2007(19031)
- 2006(16773)
- 2005(14576)
- 学科
- 济(103903)
- 经济(103779)
- 管理(85359)
- 业(81731)
- 企(71671)
- 企业(71671)
- 方法(51868)
- 数学(45171)
- 数学方法(44534)
- 财(37050)
- 务(25703)
- 农(25665)
- 财务(25628)
- 财务管理(25584)
- 中国(24873)
- 企业财务(24324)
- 业经(22950)
- 学(22352)
- 税(21896)
- 制(20465)
- 税收(20431)
- 收(20259)
- 地方(18418)
- 贸(18083)
- 贸易(18069)
- 理论(18004)
- 易(17504)
- 和(17255)
- 农业(16784)
- 技术(16106)
- 机构
- 大学(381311)
- 学院(378257)
- 管理(152849)
- 济(148042)
- 经济(144798)
- 理学(132935)
- 理学院(131531)
- 管理学(129123)
- 管理学院(128442)
- 研究(120662)
- 中国(91730)
- 京(80448)
- 财(76720)
- 科学(74002)
- 财经(60762)
- 所(59714)
- 农(56318)
- 经(55245)
- 中心(54955)
- 业大(54718)
- 江(54547)
- 研究所(53858)
- 北京(50563)
- 范(47670)
- 师范(47179)
- 财经大学(45552)
- 经济学(44587)
- 州(44156)
- 院(44145)
- 农业(44090)
- 基金
- 项目(258532)
- 科学(204158)
- 基金(190031)
- 研究(187791)
- 家(165394)
- 国家(164069)
- 科学基金(142259)
- 社会(117970)
- 社会科(111823)
- 社会科学(111793)
- 基金项目(101222)
- 省(98934)
- 自然(94735)
- 自然科(92594)
- 自然科学(92568)
- 自然科学基金(90877)
- 教育(86511)
- 划(84503)
- 资助(78951)
- 编号(76539)
- 成果(61760)
- 部(57624)
- 重点(57372)
- 创(53752)
- 发(53022)
- 课题(51046)
- 创新(50130)
- 科研(50056)
- 教育部(49756)
- 大学(49016)
- 期刊
- 济(157000)
- 经济(157000)
- 研究(114577)
- 中国(65566)
- 财(63086)
- 学报(59031)
- 管理(56034)
- 科学(53716)
- 农(48807)
- 大学(44925)
- 学学(42446)
- 教育(37466)
- 农业(33840)
- 技术(32127)
- 融(32117)
- 金融(32117)
- 财经(29546)
- 经济研究(25055)
- 经(24976)
- 业经(24669)
- 问题(20314)
- 财会(19357)
- 理论(18703)
- 务(18219)
- 版(17915)
- 业(17896)
- 技术经济(17821)
- 图书(17782)
- 会计(17034)
- 实践(17019)
共检索到549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吕伟
纳税筹划是实务界与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领域,现有研究大量讨论了公司纳税筹划行为的决定因素及其经济后果,但仍存在巨大争议。一方面,纳税筹划节约了现金流,提升股东价值;另一方面,代理问题使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更可能有利于控股股东或管理层,而非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从而可能降低企业价值,最终纳税筹划方案的经济后果取决于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本文基于某上市公司(J有限公司)收购大股东土地案例,分析了代理成本影响公司税务决策的路径及其经济后果。本文发现,控股股东构造了较为复杂的股权转移交易方式,为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节约了大量税务成本。但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在多种纳税筹划方案中,控股股东并未选择对上市公司最为有利...
关键词:
代理成本 纳税筹划 市场价值 税务决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艺升 罗荣华 朱菲菲
机构投资者在深化我国金融领域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既有文献对其能否在不同情境下进行相机抉择从而发挥公司治理效应却鲜有探讨。借助我国A股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这一场景,本文发现,在当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偏负面的情境下,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监督渠道和交易渠道发挥作用,总体上抑制了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而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有利于公司经营的情境下,机构投资者通过背书效应促进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进一步分析显示,在不同的质押场景以及不同性质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对渠道的运用顺序和偏好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股权质押市场良性发展、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均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权质押 监督渠道 交易渠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文晖 彭勇 唐益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异常现金派送与公司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虑控股股东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异常派送现象,正常现金派送能够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而异常高或者异常低的股利派送都会增加公司代理成本,控股股东为私人控股时,异常低派送现金股利会导致代理成本提高。同时,异常高现金股利导致公司代理效率的降低,而正常现金股利与异常低现金股利与公司代理效率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现金股利 代理成本 控股股东性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卜华 杨婷如
本文基于避税代理理论,将纳税筹划纳入委托代理观,以2009~2014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纳税筹划与委托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第一类代理成本随纳税筹划程度增加而增加,第二类代理成本随纳税筹划程度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抑制纳税筹划带来的高额代理成本。本文从委托代理成本的微观视角深化了企业对纳税筹划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为税收政策制定和资本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制度安排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纳税筹划 代理成本 信息透明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卜华 杨婷如
本文基于避税代理理论,将纳税筹划纳入委托代理观,以20092014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纳税筹划与委托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第一类代理成本随纳税筹划程度增加而增加,第二类代理成本随纳税筹划程度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抑制纳税筹划带来的高额代理成本。本文从委托代理成本的微观视角深化了企业对纳税筹划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为税收政策制定和资本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制度安排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纳税筹划 代理成本 信息透明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岑文静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规定,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或一次性全部抵扣、60%缩短折旧年限,原直线折旧法仍可以使用。这几种折旧法在实际的使用中要注意各种折旧方法的税后现金流量增加额的差异。
关键词: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纳税筹划 节约税收成本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建伟
以2001年~200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管理层来源、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与股东间和大股东与小股东间两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发现:控股股东能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但增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成本;高管人员由控股股东委派或由控股股东自己担任,只是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小,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大,而家族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两类代理成本都有所降低。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控股股东 股权集中度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咏英
本文通过分析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总体多元化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民营控制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水平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无显著关系。对于中央政府控制和地方政府间接控制的公司,多元化都显著增加了控股股东的代理成本。在拓展性检验中没有发现中央政府间接控制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在多元化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关系上存在显著区别,说明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集团控制的国有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通过多元化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都同样严重。
关键词:
多元化 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美英 汪洁 池昱洁 侯玉婷
国有企业创新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2009—2021年沪深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考察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大股东持股能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且主要通过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提高创新数量和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机构投资者,民营和外资性质的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更显著,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行业竞争程度高、高管创新注意力低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研究丰富了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文献,为推动国有企业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志鹏 高师师
本文选取沪深A股市场2015-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股权集中度以及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质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股权集中度对两者的关系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机制研究中引入第二类代理成本,研究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第二类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第二类代理成本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第二类代理成本为二者关系的中介机制。异质性研究中,先后按照市场行情、企业性质、高管持股情况、两职合一进行分组,结果表明当处于熊市、企业性质为非国有、高管持股比例越低、非两职合一时非控股大股东对审计质量的治理效果更突出。本文拓展了非控股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研究视角,并对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水平 邵梦姝
文章以我国2009—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在考虑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后,在非政府控制企业中,外部审计的这种约束作用更为明显,并且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度、审计质量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审计质量 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建辉 贾生华 雷新途
债权人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力量在学术界一直鲜有人关注。文章就企业的银行负债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内部治理机制和法律环境与银行负债的交互作用。利用中国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企业的银行负债显著降低了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法律环境与银行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文章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委托代理、资本结构等相关理论,又对银行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及企业融资决
关键词:
银行负债 控股股东 调节效应 交互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玲
以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实证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国有公司,银行监督能有效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而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银行债权人治理则表现出无效。在引入内部治理因素考察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时发现,银行监督的治理效应显著,股权制衡也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法律环境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债权人监督 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雅洁
本文以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基础,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女性董事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两权分离度对女性董事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事的存在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并无显著性影响,但女性独立董事、具有政府背景(曾任或现任政府职务)女性董事、学术研究背景女性董事、女性监督董事会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起到约束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中,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增加,控股股东更倾向于通过"隧道挖掘"方式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并且随着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增加,政府背景女性董事以及女性监督董事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上市公司通过董事会治理结构影响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证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吴少凡
本文对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趋势———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进行了综述。文章分别从控股股东的所有权结构特征与小股东受侵害、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收益、控股股东控制股利政策和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时指出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是未来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而且在我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理论 控股股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