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4)
2023(2778)
2022(2324)
2021(2175)
2020(1952)
2019(4381)
2018(4360)
2017(7975)
2016(4532)
2015(4986)
2014(4879)
2013(4789)
2012(4419)
2011(3877)
2010(3849)
2009(3574)
2008(3998)
2007(3394)
2006(2982)
2005(2738)
作者
(13620)
(11284)
(11115)
(10839)
(7439)
(5642)
(5035)
(4338)
(4338)
(4061)
(3928)
(3928)
(3717)
(3708)
(3589)
(3509)
(3424)
(3342)
(3310)
(3279)
(2891)
(2874)
(2842)
(2666)
(2628)
(2567)
(2483)
(2365)
(2328)
(2268)
学科
(17190)
管理(16936)
(16849)
企业(16849)
(16733)
经济(16715)
(10517)
(9338)
财务(9330)
财务管理(9320)
方法(9088)
企业财务(9035)
数学(8221)
数学方法(8143)
(5094)
(4222)
(3579)
(3354)
体制(3142)
税收(3115)
(3080)
中国(3075)
业经(3024)
(3010)
银行(2998)
(2742)
(2706)
金融(2706)
(2491)
(2361)
机构
大学(62555)
学院(61637)
管理(22963)
(22693)
经济(22157)
研究(21371)
理学(19628)
理学院(19409)
管理学(19005)
管理学院(18908)
中国(18209)
(14580)
科学(13870)
(13218)
(11636)
财经(11241)
(10856)
研究所(10413)
(10295)
中心(10252)
(9219)
业大(9196)
农业(8713)
财经大学(8642)
北京(8428)
(7812)
(7483)
(7352)
商学(7053)
商学院(6998)
基金
项目(40411)
科学(32052)
基金(31140)
(28431)
国家(28240)
研究(25766)
科学基金(24151)
自然(17995)
自然科(17629)
自然科学(17625)
自然科学基金(17326)
基金项目(16735)
社会(15959)
社会科(15181)
社会科学(15177)
(14799)
(13287)
资助(13122)
教育(11950)
重点(9746)
编号(9489)
(9213)
科研(8532)
计划(8422)
(7989)
成果(7905)
教育部(7644)
创新(7563)
大学(7476)
(7356)
期刊
(23339)
经济(23339)
研究(18243)
(14988)
学报(11899)
中国(11141)
科学(10444)
管理(9002)
(8723)
大学(8584)
学学(8344)
(8240)
金融(8240)
财经(6041)
财会(5678)
农业(5669)
会计(5407)
(4990)
经济研究(3916)
通讯(3907)
会通(3896)
(3795)
(3715)
技术(3650)
(3459)
理论(3104)
教育(3080)
资源(3047)
问题(2845)
统计(2842)
共检索到94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琦  伍敬侗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呈现出生命周期特征,但这一特征在控股股东代理问题较为严重时被弱化。本文以股利生命周期特征为研究视角,考察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成长性公司,成熟型公司的股利支付倾向和股利支付率明显较高,并且支付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较大。对成熟型公司而言,本文进一步考察发现,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控股股东的股利支付意愿下降,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降低,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减小。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存在利用现金股利掩饰其利益侵占行为的动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琦  伍敬侗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呈现出生命周期特征,但这一特征在控股股东代理问题较为严重时被弱化。本文以股利生命周期特征为研究视角,考察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成长性公司,成熟型公司的股利支付倾向和股利支付率明显较高,并且支付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较大。对成熟型公司而言,本文进一步考察发现,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控股股东的股利支付意愿下降,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降低,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减小。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存在利用现金股利掩饰其利益侵占行为的动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海敏  张晓茜  
股权质押是控股股东获取外部融资的个体行为,却能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企业生命周期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股权质押会显著降低公司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成长期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程度最强,衰退期次之,成熟期最弱;此外,成长期这一因素削弱了股权质押对公司业绩的负向影响,起着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旨在揭示股权质押行为动机及其经济后果,为股权质押的时机选择、规范股权质押行为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仲鸣  张鹏  
以股东代理理论为基础,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分析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偏离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影响,并以2007~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整个生命周期,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偏离程度越大,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越少;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两权偏离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在成长期,两权偏离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有支持效应;在衰退期,两权偏离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有抑制效应;在成熟期,仅有微弱证据表明两权偏离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呈负相关关系。两权偏离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主要来自于非垄断行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琦  彭梓倩  吴哲栋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罗琦  吴哲栋  
学者们围绕公司代理问题与现金股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所得结论不尽相同。结果模型认为代理问题越严重的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少,而替代模型认为治理质量较差的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保持良好的声誉。在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的情况下,公司代理问题主要存在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探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影响公司股利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同导致公司代理问题的差异,从而对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以2006年至201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采用TobiT模型考察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借鉴FAmA And French的价值回归模型测量代理问题严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泽民  刘杰  李刚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考察现金股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同层次下的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对现金股利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但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条件下不显著;现金股利分配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合理分配现金股利可以作为抑制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琦  彭梓倩  吴哲栋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腊平  
新近出现的股利分配的生命周期理论假说认为,企业根据所处的财务生命周期阶段动态对股利支付进行相机抉择,并且公司的股利分配呈现生命周期特征。以该理论为基础,本文使用1993-2006年间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概率和股票股利支付概率均与企业留存收益与投入资本之比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股利支付的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呈现生命周期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阳  朱海英  彭韶兵  
本文选取深市A股2001—2010年6140家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信息披露质量对股利分配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股利生命周期理论能很好的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及现金股利股利分配行为;(2)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会强化企业生命周期对股利分配及现金股利分配概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认为,我国有必要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开发和建立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质量信息传递给投资者,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上市公司根据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合理制定股利政策,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文晖  彭勇  唐益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异常现金派送与公司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虑控股股东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异常派送现象,正常现金派送能够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而异常高或者异常低的股利派送都会增加公司代理成本,控股股东为私人控股时,异常低派送现金股利会导致代理成本提高。同时,异常高现金股利导致公司代理效率的降低,而正常现金股利与异常低现金股利与公司代理效率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琦  李辉  
基于现行的差异化股利监管政策,本文探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股利决策与投资效率。我们选取留存收益股权比作为企业生命周期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股利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投资效率模型考察成长性公司与成熟型公司的股利政策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利生命周期理论适用于中国资本市场,成熟型公司相较于成长性公司更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进一步地,我们发现成长性公司不支付现金股利而将利润留作再投资有助于缓解投资不足,成熟型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则有利于约束过度投资。本文研究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差异化股利监管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汉明  曾森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聚类分析将样本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三类。分析了上市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其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具有生命周期特征,具体而言成熟型上市公司支付的现金股利显著高于成长型和衰退型企业,成长型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适中,衰退型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最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黄阳洋  
公司现金流和投资机会通常会随生命周期变化,进而影响现金股利政策。本文以2005—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方法和Tobit方法考察了生命周期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越成熟,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因而股利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成立;财务杠杆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过高的财务杠杆会削弱公司成熟度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因此,公司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财务状况,审慎地制定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舒婷  
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大股东股权质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的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比较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相比于成熟期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