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2)
- 2023(3233)
- 2022(2747)
- 2021(2645)
- 2020(2388)
- 2019(5530)
- 2018(5529)
- 2017(10290)
- 2016(5914)
- 2015(6698)
- 2014(6714)
- 2013(6778)
- 2012(6060)
- 2011(5031)
- 2010(5289)
- 2009(5089)
- 2008(5862)
- 2007(5465)
- 2006(4990)
- 2005(4615)
- 学科
- 管理(35525)
- 企(30909)
- 企业(30909)
- 业(29997)
- 济(19314)
- 经济(19291)
- 财(16629)
- 务(14711)
- 财务(14689)
- 财务管理(14666)
- 企业财务(14105)
- 方法(11130)
- 数学(8805)
- 数学方法(8722)
- 制(8191)
- 划(5946)
- 策(5705)
- 经营(5539)
- 人事(5295)
- 人事管理(5295)
- 业经(5100)
- 银(5026)
- 银行(5025)
- 决策(4976)
- 体(4927)
- 计划(4908)
- 行(4443)
- 体制(4422)
- 理论(4334)
- 度(3763)
- 机构
- 大学(78801)
- 学院(78306)
- 管理(36243)
- 理学(29032)
- 理学院(28767)
- 管理学(28457)
- 管理学院(28261)
- 济(28034)
- 经济(27159)
- 中国(21671)
- 财(20812)
- 研究(20391)
- 京(17203)
- 财经(14819)
- 江(13428)
- 经(13399)
- 中心(11411)
- 科学(11175)
- 财经大学(11164)
- 北京(11076)
- 州(10990)
- 公司(10588)
- 商学(10474)
- 商学院(10371)
- 所(10270)
- 会计(9293)
- 农(9101)
- 业大(8965)
- 省(8921)
- 银(8659)
- 基金
- 项目(43080)
- 科学(33939)
- 基金(32150)
- 研究(30912)
- 家(27259)
- 国家(27018)
- 科学基金(24401)
- 社会(18742)
- 社会科(17735)
- 社会科学(17725)
- 自然(17430)
- 基金项目(17168)
- 自然科(17059)
- 自然科学(17056)
- 自然科学基金(16781)
- 省(16119)
- 教育(14861)
- 资助(14032)
- 划(13517)
- 编号(12600)
- 成果(10763)
- 部(9889)
- 重点(9287)
- 项目编号(8894)
- 教育部(8785)
- 性(8775)
- 创(8761)
- 科研(8751)
- 人文(8670)
- 大学(8613)
共检索到134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红渠 王玫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样本,从控股股东的角度研究业绩预告择时披露问题。研究发现:1A股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中存在择时披露行为:好消息更倾向于在交易日披露,而坏消息则更倾向于在周五和休市后披露;2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行为存在利益趋同动机和利益侵占动机,并且两种动机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化而变化;3相比好消息,控股股东在管理层披露坏消息时存在明显的利益趋同和利益侵占动机;4管理层持股与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行为正相关,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企业与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负相关。
关键词:
业绩预告 择时披露 控股股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忠 韩传模 王英允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为例,检验了控股股东行为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策略选择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作用中利益防御动机与利益趋同动机同时存在,并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化,其作用也在利益防御效应和趋同效应之间变化。为了促使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在业绩预告披露中的利益一致性,我们需要以提高控股股东的独立性为核心强化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督作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建伟
以2001年~200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管理层来源、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与股东间和大股东与小股东间两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发现:控股股东能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但增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成本;高管人员由控股股东委派或由控股股东自己担任,只是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小,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大,而家族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两类代理成本都有所降低。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控股股东 股权集中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惠芬 许萍
本文选取2014-2016年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终极控股股东的终极控制权与金字塔股权结构的控制层级与控制复杂度两个层面上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流权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控制权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说明终极控制权会强化第二类代理冲突,而两权偏离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信息披露具有"隧道效应"。控制层级和控制复杂度均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意味着公司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会降低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常青 幸伟
本文以2007—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临时公告为切入点,在区分公告消息性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发现,与不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将披露更多的好消息,而且好消息更可能在交易日披露,坏消息更可能在非交易日披露。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还发现,该现象只存在无投资者关注和非连续质押的样本中;只有在股价下跌临近平仓线时,控股股东才干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该行为能显著提升股价,化解股价下跌的危机,但与此同时,这也加剧了股价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临时公告 信息披露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扈文秀 付强 吴婷婷
尽管股权激励能够提高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意愿,但也会引发其在业绩预测披露中的自利行为。由于管理层对业绩预测披露具有较强的自由裁量权,大量的研究表明管理层会操控业绩预测披露影响股价,从而增加其股票交易的私有收益。在此背景下,研究股票期权激励对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6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测和股票期权激励草案公告的数据,以业绩预测发布前后一个交易日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区分好消息和坏消息以及业绩预测消息的利好和利空程度,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实证检验自利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梅 张泽南 刘洁
当前,数字化概念正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数字化转型信息可能成为企业市值管理的手段。本文以2007—2019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境下,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操纵行为。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企业会在年报中披露更多的数字化转型信息。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即在股价下跌、融资约束、业绩压力的情况下,该现象越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热度越高、信息环境越差,企业越有可能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进行市值管理。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会带来资本市场的正向反应,产生股价提升效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的同时并未相应增加长期投资。研究为监管部门防范治理概念炒作乱象,规范股权质押后的信息披露行为,降低金融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常青 滕明慧
本文对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并购前管理层业绩预告的披露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并购前管理层会策略性地发布好消息业绩预告、高精度业绩预告和乐观业绩预告;并购前强制性披露公司与自愿性披露公司在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策略上存在差异,自愿性披露较强制性披露发布更多好消息,但是披露精度较低,并且倾向于披露悲观业绩预告。研究结论有利于投资者理性评估管理层业绩预告,有利于证券市场监管者完善管理层业绩预告制度。
关键词:
管理层业绩预告 披露策略 并购事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艺琼 冯均科 姜丽莎
以中国2012—2016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及其特征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业绩预告披露、业绩预告态度乐观的上市公司,标准审计意见出具的概率较小;业绩预告准确度越高,标准审计意见出具的概率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业绩预告修正的上市公司,标准审计意见出具的概率较小;媒介反应强时,业绩预告披露与出具标准审计意见概率的相关性显著增强,而业绩预告准确度、业绩预告态度倾向及业绩预告修正与出具标准审计意见概率的相关性均显著减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彦春
管理层在披露坏消息时会以降低负面影响、减少股价波动为最终目的,造成进行时机选择的管理层发布的坏消息业绩预告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所变化。本文以深市、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季度、半年度及年度业绩预告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时机选择行为对信息准确度、信息精确度、信息及时性和分析师数量的影响,期望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余玮 郑颖 辛琳
以2008—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分析金字塔控股结构中最终控制人性质,将上市公司细分为中央国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研究控股股东和外资股东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国有企业更可能提供社会责任报告,但多为满足监管层需要的强制披露。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更高,而地方国企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最差。仅在中央国企和民营企业中,外资股东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余玮 郑颖 辛琳
以2008—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分析金字塔控股结构中最终控制人性质,将上市公司细分为中央国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研究控股股东和外资股东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国有企业更可能提供社会责任报告,但多为满足监管层需要的强制披露。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更高,而地方国企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最差。仅在中央国企和民营企业中,外资股东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兴全 张丽平 吴昊旻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控股股东政府性质,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激励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性质对于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是货币薪酬激励还是管理层持股激励都起到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而且,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在弱化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同时,还会强化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负面影响。对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改强化了管理层激励对于公司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同时又弱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敬钦 叶勇
非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持股者之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被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侵害,通常会主动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来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股东参与行为都会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因此非控股股东需要通过抱团调研提高与管理层沟通时的话语权,来保证自身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文章运用前景价值函数构建了非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对收益及损失的感知价值并通过演化博弈建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刻画了更加贴近现实的参与者认知决策。研究表明,非控股股东的边际收益敏感度/风险敏感度、损失的预计期望、管理层对于利己行为的预期收益等因素会明显影响到非控股股东的抱团调研行为。文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为非控股股东、公司和政府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敬钦 叶勇
非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持股者之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被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侵害,通常会主动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来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股东参与行为都会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因此非控股股东需要通过抱团调研提高与管理层沟通时的话语权,来保证自身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文章运用前景价值函数构建了非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对收益及损失的感知价值并通过演化博弈建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刻画了更加贴近现实的参与者认知决策。研究表明,非控股股东的边际收益敏感度/风险敏感度、损失的预计期望、管理层对于利己行为的预期收益等因素会明显影响到非控股股东的抱团调研行为。文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为非控股股东、公司和政府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