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1)
- 2023(3153)
- 2022(2698)
- 2021(2627)
- 2020(2363)
- 2019(5441)
- 2018(5493)
- 2017(10227)
- 2016(5911)
- 2015(6712)
- 2014(6791)
- 2013(6963)
- 2012(6191)
- 2011(5097)
- 2010(5282)
- 2009(5174)
- 2008(6036)
- 2007(5653)
- 2006(5134)
- 2005(4718)
- 学科
- 管理(35334)
- 企(29667)
- 企业(29667)
- 业(29132)
- 济(18992)
- 经济(18971)
- 财(16248)
- 务(14243)
- 财务(14221)
- 财务管理(14196)
- 企业财务(13398)
- 方法(10940)
- 数学(8784)
- 数学方法(8701)
- 制(8199)
- 划(5299)
- 策(5201)
- 银(5073)
- 银行(5072)
- 人事(5037)
- 人事管理(5037)
- 经营(5008)
- 业经(4855)
- 体(4839)
- 行(4476)
- 决策(4434)
- 计划(4407)
- 体制(4302)
- 理论(4188)
- 度(3899)
- 机构
- 大学(79200)
- 学院(78672)
- 管理(36132)
- 济(28996)
- 理学(28716)
- 理学院(28456)
- 管理学(28155)
- 经济(28076)
- 管理学院(27965)
- 中国(22248)
- 研究(20944)
- 财(20859)
- 京(17483)
- 财经(14694)
- 江(13653)
- 经(13271)
- 中心(11684)
- 科学(11386)
- 北京(11316)
- 州(11128)
- 财经大学(11066)
- 公司(10765)
- 所(10616)
- 商学(10225)
- 商学院(10126)
- 农(9390)
- 省(9208)
- 业大(9038)
- 研究所(8896)
- 会计(8852)
- 基金
- 项目(42909)
- 科学(33678)
- 基金(31896)
- 研究(30916)
- 家(27082)
- 国家(26855)
- 科学基金(24108)
- 社会(18609)
- 社会科(17658)
- 社会科学(17649)
- 自然(17116)
- 基金项目(16861)
- 自然科(16754)
- 自然科学(16750)
- 自然科学基金(16469)
- 省(15996)
- 教育(14884)
- 资助(14072)
- 划(13444)
- 编号(12606)
- 成果(10844)
- 部(9964)
- 重点(9217)
- 教育部(8824)
- 性(8695)
- 项目编号(8673)
- 人文(8638)
- 科研(8566)
- 创(8545)
- 大学(8489)
共检索到135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建伟
以2001年~200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管理层来源、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与股东间和大股东与小股东间两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发现:控股股东能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但增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成本;高管人员由控股股东委派或由控股股东自己担任,只是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小,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大,而家族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两类代理成本都有所降低。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控股股东 股权集中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文晖 彭勇 唐益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异常现金派送与公司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虑控股股东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异常派送现象,正常现金派送能够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而异常高或者异常低的股利派送都会增加公司代理成本,控股股东为私人控股时,异常低派送现金股利会导致代理成本提高。同时,异常高现金股利导致公司代理效率的降低,而正常现金股利与异常低现金股利与公司代理效率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现金股利 代理成本 控股股东性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红渠 王玫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样本,从控股股东的角度研究业绩预告择时披露问题。研究发现:1A股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中存在择时披露行为:好消息更倾向于在交易日披露,而坏消息则更倾向于在周五和休市后披露;2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行为存在利益趋同动机和利益侵占动机,并且两种动机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化而变化;3相比好消息,控股股东在管理层披露坏消息时存在明显的利益趋同和利益侵占动机;4管理层持股与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行为正相关,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企业与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负相关。
关键词:
业绩预告 择时披露 控股股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建辉 贾生华 雷新途
债权人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力量在学术界一直鲜有人关注。文章就企业的银行负债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内部治理机制和法律环境与银行负债的交互作用。利用中国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企业的银行负债显著降低了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法律环境与银行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文章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委托代理、资本结构等相关理论,又对银行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及企业融资决
关键词:
银行负债 控股股东 调节效应 交互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玲
以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实证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国有公司,银行监督能有效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而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银行债权人治理则表现出无效。在引入内部治理因素考察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时发现,银行监督的治理效应显著,股权制衡也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法律环境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债权人监督 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雅洁
本文以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基础,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女性董事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两权分离度对女性董事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事的存在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并无显著性影响,但女性独立董事、具有政府背景(曾任或现任政府职务)女性董事、学术研究背景女性董事、女性监督董事会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起到约束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中,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增加,控股股东更倾向于通过"隧道挖掘"方式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并且随着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增加,政府背景女性董事以及女性监督董事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上市公司通过董事会治理结构影响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证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雷 张杰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了股东和管理层之间严重的代理冲突。上市公司降低代理冲突的主要途径是激励与监督,其中,管理层持股和审计分别是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督的重要方式。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质量。文章基于代理成本的角度,采用2005-200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稳健最小二乘法研究了代理成本、管理层持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代理成本高的公司会寻求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倾向于聘请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持股能起到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减少代理冲突,从而降低公司对外部审计质量的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兴全 张丽平 吴昊旻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控股股东政府性质,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激励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性质对于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是货币薪酬激励还是管理层持股激励都起到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而且,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在弱化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同时,还会强化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负面影响。对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改强化了管理层激励对于公司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同时又弱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美英 汪洁 池昱洁 侯玉婷
国有企业创新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2009—2021年沪深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考察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大股东持股能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且主要通过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提高创新数量和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机构投资者,民营和外资性质的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更显著,非国有大股东持股对行业竞争程度高、高管创新注意力低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研究丰富了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文献,为推动国有企业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敬钦 叶勇
非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持股者之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被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侵害,通常会主动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来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股东参与行为都会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因此非控股股东需要通过抱团调研提高与管理层沟通时的话语权,来保证自身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文章运用前景价值函数构建了非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对收益及损失的感知价值并通过演化博弈建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刻画了更加贴近现实的参与者认知决策。研究表明,非控股股东的边际收益敏感度/风险敏感度、损失的预计期望、管理层对于利己行为的预期收益等因素会明显影响到非控股股东的抱团调研行为。文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为非控股股东、公司和政府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敬钦 叶勇
非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持股者之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被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侵害,通常会主动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来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股东参与行为都会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因此非控股股东需要通过抱团调研提高与管理层沟通时的话语权,来保证自身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文章运用前景价值函数构建了非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对收益及损失的感知价值并通过演化博弈建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刻画了更加贴近现实的参与者认知决策。研究表明,非控股股东的边际收益敏感度/风险敏感度、损失的预计期望、管理层对于利己行为的预期收益等因素会明显影响到非控股股东的抱团调研行为。文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为非控股股东、公司和政府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水平 邵梦姝
文章以我国2009—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在考虑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后,在非政府控制企业中,外部审计的这种约束作用更为明显,并且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度、审计质量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审计质量 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琦 彭梓倩 吴哲栋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琦 彭梓倩 吴哲栋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克兢
非控股大股东可以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利行为和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有效的制约。传统研究认为,非控股大股东通过监督机制和退出机制来实现公司治理,但对退出威胁机制的作用关注不足。本文以1999-2015年中国沪深A股26 485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并考察了退出威胁在股权分置改革、股价崩盘风险和股市行情等情境下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两类代理成本。平均来说,退出威胁每上升一个标准差,第一类代理成本会降低0.68个百分点,第二类代理成本会降低0.14个百分点,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退出威胁之所以能发挥治理作用,是因为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在乎公司股价;进一步检验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价崩盘风险越高或当股市处于熊市阶段时,退出威胁的治理效应更强。本文揭示了退出威胁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监管层和投资者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