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8)
- 2023(16926)
- 2022(14730)
- 2021(13745)
- 2020(11781)
- 2019(27126)
- 2018(26665)
- 2017(52140)
- 2016(28080)
- 2015(31272)
- 2014(30797)
- 2013(30370)
- 2012(27756)
- 2011(24744)
- 2010(24555)
- 2009(22580)
- 2008(22230)
- 2007(19424)
- 2006(16800)
- 2005(14769)
- 学科
- 济(110341)
- 经济(110215)
- 管理(87149)
- 业(83026)
- 企(72641)
- 企业(72641)
- 方法(53978)
- 数学(46859)
- 数学方法(46233)
- 财(34670)
- 农(26977)
- 中国(26351)
- 务(24982)
- 财务(24910)
- 财务管理(24864)
- 学(24678)
- 业经(24454)
- 企业财务(23766)
- 制(21249)
- 地方(19751)
- 理论(18890)
- 贸(18541)
- 贸易(18530)
- 农业(18054)
- 易(17987)
- 和(17220)
- 技术(16911)
- 环境(16482)
- 融(16255)
- 金融(16253)
- 机构
- 大学(396373)
- 学院(391871)
- 管理(156204)
- 济(153663)
- 经济(150404)
- 理学(136104)
- 理学院(134646)
- 管理学(132108)
- 管理学院(131420)
- 研究(127823)
- 中国(95457)
- 京(83620)
- 科学(79673)
- 财(73046)
- 所(63819)
- 农(62863)
- 业大(59444)
- 财经(59273)
- 中心(58086)
- 研究所(58053)
- 江(55649)
- 经(54064)
- 北京(52450)
- 范(50057)
- 师范(49454)
- 农业(49415)
- 院(47179)
- 经济学(46084)
- 州(45212)
- 财经大学(44540)
- 基金
- 项目(272004)
- 科学(213988)
- 基金(199224)
- 研究(195094)
- 家(174678)
- 国家(173234)
- 科学基金(149275)
- 社会(122613)
- 社会科(116176)
- 社会科学(116142)
- 基金项目(105858)
- 省(105146)
- 自然(99990)
- 自然科(97674)
- 自然科学(97646)
- 自然科学基金(95890)
- 教育(90215)
- 划(89147)
- 资助(82964)
- 编号(78508)
- 成果(62922)
- 重点(61041)
- 部(60376)
- 发(56218)
- 创(56195)
- 课题(53205)
- 科研(52955)
- 创新(52406)
- 教育部(51884)
- 大学(51180)
- 期刊
- 济(163740)
- 经济(163740)
- 研究(112450)
- 中国(69571)
- 学报(65385)
- 财(59340)
- 科学(58531)
- 管理(58154)
- 农(55243)
- 大学(49883)
- 学学(47179)
- 教育(40326)
- 农业(38212)
- 技术(33454)
- 融(32590)
- 金融(32590)
- 财经(29236)
- 业经(26741)
- 经济研究(26608)
- 经(24900)
- 问题(21052)
- 业(20030)
- 图书(19417)
- 版(19070)
- 技术经济(18539)
- 理论(18436)
- 科技(18225)
- 财会(17909)
- 现代(16926)
- 商业(16917)
共检索到56229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方召 潘鹏杰
控股股东在各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他们利用不对称股权结构在上市公司和自身之间形成多层级的控制链,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而影响公司价值。基于此,本文以不对称股权结构为主线,梳理了近年来有关控股股东、投资者法律保护和公司价值关系的文献,并对相关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述评,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潘鹏杰 周方召 范德成
基于2002~200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发现最终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能够起到促进公司经理人薪酬—绩效敏感性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对公司经理薪酬—财务绩效的影响较大;而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对于公司经理薪酬—市场绩效的影响更大。此外,投资者法律保护和公司绩效交互项变量对于经理人薪酬影响是正向的,但不显著,这说明投资者法律保护对于促进经理人薪酬—绩效激励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严继超 刘瑞涵
LLSV研究范式正是建立在股权相对集中、两权部分分离基础上,研究控股股东与小股东及外部股东代理问题的一种全新范式。本文通过对1976-2010年64篇文献的研究发现:LLSV研究范式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掏空理论"阶段和"投资者保护理论"阶段;控股股东主要通过股票金字塔控制结构,以自利性交易和非资产性转移的方式谋求控制权私利;控股股东与企业存在四种关系,即掏空、掏空为主、支撑为主、支撑,当所有权与控制权严重偏离时,控股股东将以掏空企业为主要目的,企业价值下降;加强投资者保护能够有效抑制掏空行为的发生,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红海 徐龙炳
本文针对股权集中的市场环境下,围绕"股权集中现象及形成——代理问题与控股股东侵占——投资者法律保护"这一主线,对这一领域公司治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本文在回顾中发现,股权集中是除英、美之外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且控股股东通过交叉持股、持有不同投票权股票及金字塔结构等方式实现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股权集中的原因是缺乏有效法律保护。股权集中导致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外部投资者利益,在两权分离市场中侵占现象更为明显。法律制度是抑制控股股东侵占、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好方式。在回顾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了这一领域可行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燕 邓峰
创始人与企业融资过程中引进的外部投资者在股东利益、股东目的、股东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股权的不断稀释,创始人与投资方的控制权争夺时有发生。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保证创始人的控制权是当前理论和现实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股东异质性视角出发,以京东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探讨双重股权结构对创始人控制权保持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作用机理,并对双重股权制度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效应提供市场反应证据,以期能为面临控制权争夺风险的企业的融资选择、公司治理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中伟
在不同的法系和国家中,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替代,在投资者法律保护薄弱的国家,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应该完善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提高执法质量和会计质量,促进股权的适度集中,限制控制股东的掠夺行为。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股权集中 大股东行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俞红海 徐龙炳
本文对股权集中下的控股股东侵占及相应公司治理机制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评述。具体来说,分别对股权集中现象及其形成机制、股权集中下控股股东侵占,以及股权集中下的公司治理机制研究进行回顾。在回顾中我们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不足导致股权集中及控股股东侵占,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以及影响公司投融资方式等进行侵占。相应地提高投资者法律保护是改善公司治理的有效举措。同时,股权制衡作为投资者法律保护不足的替代性机制,也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系统回顾基础上,我们认为公司内部决策机制、非正式制度以及投资者非理性等很可能是今后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指出,在针对中国市场研究中,需进一步结合国家控股、股权分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方召 符建华 尹龙
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对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行侵占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规模的角度实证检验了股权制衡因素和外部投资者法律保护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股权制衡程度越高,控股股东的侵占水平会越低;但是法律保护和股权制衡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两者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如果同步提高的话,可能会削弱股权制衡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限制作用。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制衡 法律保护 关联交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柯艳蓉 李玉敏
本文以200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及公司期权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不利于公司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抑制了公司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不仅加剧了企业过度投资,尤其是面临较差投资机会企业的过度投资,也恶化了企业投资不足,尤其是面临较好投资机会企业的投资不足;对于投资机会较好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增长期权价值影响不显著,而对于投资机会较差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清算期权价值的影响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和市场化环境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投资支出—投资机会敏感性之间关系具有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戚文举
鉴于投资者法律保护在完善公司治理、发展金融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精确测度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已经成为金融和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立法和执法(公共执法和私人执法)两个角度系统梳理了投资者法律保护测度的经典文献,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投资者法律保护 立法 公共执法 私人执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林
本文利用国际贸易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对中国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及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惠贸易安排对农产品贸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农产品贸易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越大,农产品贸易越小。中国与墨西哥、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不足",潜力巨大;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中的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贸易潜力有待开发。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军 徐寿福
本文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控制性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两权分离度和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并采用我国2004-201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显著正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越高,终极控股股东持股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边际影响越小。
关键词:
现金股利政策 大股东控制 投资者法律保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金曦 向思琴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股权质押规模不断增长,质押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股权质押问题逐渐引起各界关注。基于2009~2020年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投资者非理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性更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公司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性越大且送转比例也越高;投资者非理性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关系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牛市中,投资者非理性程度更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有可能通过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方式迎合非理性炒作者以提升公司股价;高送转监管政策实施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影响和投资者非理性的调节作用均明显减弱,表明政府监管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部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不良动机,还能让投资者在面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推出高送转股利政策时更加谨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周翼翔
国内外有关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但这些文献绝大部分都先验地把股权结构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认为二者是从股权结构到公司绩效的一种单向静态关系。在这种假设下,得出的结论与观察到的事实并非一致。股权结构不是一个独立外生变量,而是包括绩效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均衡结果。它不仅受当期和上期绩效的作用,同时也可能对当期和下期绩效产生影响,即股权结构不仅是内生的,而且还是动态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内生性 动态性 股权结构 公司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箐
我国公司治理中一直存在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问题,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健康成长,而对于规避这一弊端的讨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持股股东,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制衡控股股东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单方面控制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公司治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