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8)
2023(5602)
2022(4755)
2021(4385)
2020(3753)
2019(8228)
2018(8233)
2017(15902)
2016(8714)
2015(9677)
2014(9607)
2013(9369)
2012(8694)
2011(7824)
2010(8025)
2009(7805)
2008(8054)
2007(7273)
2006(6464)
2005(6187)
作者
(23981)
(20174)
(20069)
(19272)
(13012)
(9705)
(9143)
(7728)
(7677)
(7334)
(6947)
(6868)
(6710)
(6559)
(6519)
(6200)
(5989)
(5982)
(5948)
(5741)
(5202)
(4896)
(4802)
(4652)
(4623)
(4609)
(4507)
(4424)
(4043)
(3922)
学科
管理(36442)
(33516)
经济(33428)
(30759)
(28311)
企业(28311)
(16087)
方法(14184)
(13527)
数学(12280)
数学方法(12189)
(11331)
财务(11310)
财务管理(11288)
企业财务(10890)
(9520)
体制(8374)
业经(8199)
(7918)
中国(7560)
(6869)
银行(6864)
(6694)
金融(6692)
(6478)
(6388)
环境(6206)
(5683)
(5650)
技术(5571)
机构
大学(127411)
学院(126056)
(53927)
经济(52791)
管理(49386)
理学(41809)
理学院(41422)
管理学(40923)
管理学院(40674)
研究(39935)
中国(32781)
(31558)
(26148)
财经(23877)
(21602)
科学(20967)
(19699)
(19526)
中心(18511)
财经大学(17829)
(17190)
经济学(17015)
研究所(16806)
北京(16548)
业大(15892)
经济学院(15230)
(15128)
(14556)
商学(14169)
商学院(14038)
基金
项目(78926)
科学(63230)
基金(59631)
研究(58960)
(50762)
国家(50373)
科学基金(44273)
社会(39608)
社会科(37625)
社会科学(37616)
基金项目(31180)
(29513)
自然(27814)
自然科(27093)
自然科学(27083)
教育(27026)
自然科学基金(26660)
(24632)
资助(24261)
编号(23224)
(22038)
成果(19948)
(18773)
重点(17424)
国家社会(16761)
教育部(16718)
(16452)
(16357)
人文(16133)
课题(15852)
期刊
(62780)
经济(62780)
研究(39980)
(28660)
中国(27034)
管理(20373)
学报(17197)
(16434)
科学(16287)
(16144)
金融(16144)
大学(14110)
学学(13432)
财经(13248)
(11163)
教育(10351)
农业(10293)
技术(9795)
业经(9324)
经济研究(9227)
问题(8284)
财会(8033)
会计(7434)
理论(6491)
(6354)
(5971)
(5940)
技术经济(5825)
现代(5798)
实践(5689)
共检索到197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万俊毅  
股权集中型公司是现代公司的主流组织形态之一,其代理成本主要产生于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通过发行多种类股票、交叉持股和金字塔式控股等方式,控股股东能够获取比与其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名义控制权更大的实际控制权,因而更容易发生以侵害小股东权益作代价追求控制权私下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致使代理成本高昂。声誉机制和法律手段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收敛侵占行为,且法律手段较声誉机制更为有效。在中国,声誉机制对控股股东基本不起作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翟胜宝  
大股东经常利用其控制地位,侵害小股东的权益,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在转型中的我国尤其严重。本文针对我国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对这一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法理为基础,从公司治理、法律救济等角度,提出保护小股东合法权益的有益对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万 勇  
成熟资本市场的核心在于对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为中小股东合法利益提供了一道法律屏障。股东代表诉讼与一般诉讼不同,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计时,应该着重处理好中小股东合法利益保护与防止滥诉之间的平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勇  
资本证券市场的核心在于对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可以为中小股东合法利益提供一道法律屏障。股东代表诉讼与一般诉讼不同 ,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计时 ,应该着重处理好中小股东合法利益保护与防止滥诉之间的平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权琳  
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侵害小股东利益会降低公司价值。本文针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下对中小股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规范大股东行为、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为降低公司控制权转移下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的程度,提供了政策设计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兆侠  
对控制股东负加诚信义务的理论基础也是对中小股东加以保护的理论依据,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的两个问题。股权平等、同股同权,一股一权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原则,为了限制控股股东的权利,改善中小股东的法律地位,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利,必须使控股股东承担诚信义务,同时还应设立各种具体制度对控股股东进行规制,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秦江萍  
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视角,实证探究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控制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效应,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降低关联担保规模、关联交易规模、代理成本及资金占用,进而产生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效应;相对国有参股上市公司而言,国有绝对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效应更为显著。市场机制、法律体系和管制制度在我国新兴加转轨的非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时,内部控制可成为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小股东权益的一种补偿机制,并能够积极作为。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对内部控制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辛志红  胡培  
制约大股东的“内部人”掠夺行为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是我国证券市场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在上市公司大股东直接控制公司经营管理下 ,中小股东保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有效方法是 :在中小股东与大股东间建立股权委托投票机制。该机制可以通过中小股东在大股东间形成股权相互制衡机制 ,从而有效地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茅铭晨  
本文在对浙江省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调研的基础上 ,揭示了当前普遍存在的改制型有限公司小股东权益易受侵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 ,重在法律机制的创新和完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向艺  卞江  
股东利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更是公司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市场主导型权力配置机制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的缺陷,比较分析了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与股东派生诉讼两种主要的中小股东司法救济手段之功效,指出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手段。最后,就我国公司立法引入该制度进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玉罡  傅豪  
文章以2000-2008年进行了劣质收购的730个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控制权是否再度发生转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进行劣质收购后其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概率越低。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盈利能力强、杠杆高、成长性好但营运能力差、规模小的公司更容易发生控制权转移;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流动比率差、杠杆高的劣质收购公司更容易发生控制权转移。这说明控制权市场的作用因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传明  
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市场运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股改后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的侵害现象仍然存在。对股改后的中小投资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控制权市场和加强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控制权市场机制以及一系列中小股东自我保护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少波  
现有文献将控制权收益定性为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这一定性扭曲了大股东侵害的实质,导致了一系列无法解释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对现有研究中关于控制权收益和大股东侵害的理论作出了修正,指出并论证了控制权收益是控制权成本的补偿,是控制权的风险溢价,它的实现载体是控制权作用于公司治理绩效改进所产生的增量收益,它与大股东侵害无关。本文进一步提出超控制权收益这一新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及其与控制权收益的本质差异作出了界定和分析,解构了大股东的利益结构,指出大股东侵害的实质是攫取超控制权收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作出了新的理论解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浩  陈瀚斌  雍红艳  
运用2010-2019年A股公司数据,本文从事前和事后系统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控制权转移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事前来看,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可能性越小;从事后来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通过削弱控股股东的“自救”能力,加剧股价下跌压力,增加其他股东减持公司股票的可能性等路径造成上市公司更容易被举牌、控制权更容易变更。国有产权性质和牛市周期会减弱上述经济后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贺红兵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 ,也存在不少隐忧 ,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 ,难以得到维护。本文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中小股东诉讼机制的角度 ,提出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办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