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2)
2023(8350)
2022(7144)
2021(6673)
2020(5468)
2019(12314)
2018(12151)
2017(24185)
2016(13210)
2015(14669)
2014(14834)
2013(14467)
2012(13690)
2011(12374)
2010(12628)
2009(12029)
2008(12209)
2007(11045)
2006(10038)
2005(9485)
作者
(36309)
(30379)
(30163)
(29138)
(19810)
(14496)
(13783)
(11661)
(11367)
(11251)
(10463)
(10219)
(9927)
(9886)
(9809)
(9485)
(9054)
(9040)
(9010)
(8751)
(7751)
(7359)
(7315)
(7063)
(6904)
(6866)
(6811)
(6799)
(6030)
(5917)
学科
(51568)
经济(51479)
管理(47930)
(42655)
(36863)
企业(36863)
(20642)
方法(20081)
数学(17894)
数学方法(17673)
(17536)
(14955)
中国(13265)
(13193)
财务(13163)
财务管理(13135)
企业财务(12597)
业经(12092)
(11617)
(10549)
(10461)
贸易(10454)
(10422)
银行(10417)
(10224)
(9953)
地方(9940)
(9909)
金融(9907)
体制(9861)
机构
学院(187662)
大学(186659)
(82254)
经济(80456)
管理(72980)
研究(63003)
理学(61316)
理学院(60719)
管理学(59869)
管理学院(59504)
中国(52364)
(45805)
(39309)
财经(34170)
科学(33294)
(30927)
(30712)
(30350)
中心(30009)
研究所(26684)
(25699)
经济学(25470)
财经大学(25279)
北京(25247)
(23993)
(22872)
业大(22818)
经济学院(22777)
(22325)
师范(22153)
基金
项目(115103)
科学(92288)
研究(88035)
基金(85086)
(71752)
国家(71130)
科学基金(62514)
社会(57195)
社会科(54356)
社会科学(54346)
基金项目(43940)
(43218)
教育(40768)
自然(39200)
自然科(38287)
自然科学(38278)
自然科学基金(37647)
(36940)
编号(35927)
资助(35767)
成果(30987)
(28082)
(27025)
重点(25542)
课题(25507)
(24081)
(24015)
(23925)
教育部(23891)
国家社会(23315)
期刊
(97134)
经济(97134)
研究(63207)
中国(40937)
(38243)
管理(29727)
(28705)
金融(28705)
(24189)
科学(22330)
学报(22095)
教育(19298)
大学(18266)
财经(18024)
学学(17290)
农业(15626)
技术(15584)
(15288)
经济研究(15100)
业经(14704)
问题(12435)
(11059)
理论(10104)
国际(9916)
财会(9320)
现代(9207)
实践(8935)
(8935)
会计(8731)
(8652)
共检索到302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梁宇峰  
从美国近年的经验来看,90年代的大牛市确实让美联储左右为难,格林斯潘一方面时常警告美国股市出现了非理性的躁热(irrationalexuberance),但真要动用利率政策来干预股市时却显得非常小心谨慎。他曾经在1998年11月15日的《纽约时报》上说道:“想通过市场干预来戳破泡沫,有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能解决,那就是你必须比市场本身更了解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利国  王劲松  
从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出发,得出货币政策干预股市泡沫的必要性及如何干预等一些有益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虽然还不能以股票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但是我国货币政策仍应关注股票价格、防止股市泡沫扩大化,并应适当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继红  王浣尘  
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Taylor规则进行了扩展,用以探讨货币政策是否对股市泡沫进行响应。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未将股市泡沫纳入视野,中央银行对1996—2005年期间股市泡沫的急剧膨胀及随后的泡沫破裂,都采取了容忍和观望的态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立  朱松  
在总结20世纪90年代日本股市"泡沫"的形成与破裂的原因时,很多学者往往把"泡沫"的形成归咎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实证研究的结果却不支持这样的结论。从"泡沫"破裂前后日本股市走势来看,股市的涨跌并非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果;从规范分析看,日元升值带来的风险资产组合估值水平的提高才是股市市值大幅上涨的原因,而股市的暴跌则是由于日本经济迟迟不能实现转型造成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越  胡文杰  
本文理论部分结合资产泡沫理论的贡献,将资产价格分解为基础价格和泡沫价格两部分,具体指出了泡沫价格存在所需要的条件,并进一步证明货币政策冲击对资产价格的这两个部分理论上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价格之谜"现象提供了合理的理论解释。在实证分析中,通过理论推导并运用构建的可变系数SVAR方法,研究并刻画我国货币政策对于股市资产价格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互印证,表明当股市存在一定泡沫、且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持续时间较长时,中国股市泡沫驱动型资产价格的上升幅度要大于基础资产价格的下跌幅度,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越  胡文杰  
本文理论部分结合资产泡沫理论的贡献,将资产价格分解为基础价格和泡沫价格两部分,具体指出了泡沫价格存在所需要的条件,并进一步证明货币政策冲击对资产价格的这两个部分理论上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价格之谜"现象提供了合理的理论解释。在实证分析中,通过理论推导并运用构建的可变系数SVAR方法,研究并刻画我国货币政策对于股市资产价格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互印证,表明当股市存在一定泡沫、且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持续时间较长时,中国股市泡沫驱动型资产价格的上升幅度要大于基础资产价格的下跌幅度,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会起到进一步助长泡沫的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秦艳梅  黄东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宏观经济中的高通货膨胀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物价水平趋于稳定。而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却显著加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面临新的挑战。这一点在中国当前的资本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上证综指从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最高上攻至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涨幅高达513.49%。指数的上涨得益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市场资金面的充裕、上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宸刚  谭晓蓉  
股票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递的一个新的渠道 ,但是股市泡沫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的传递效应受到了阻塞 ,并且随着股票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而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本文就股市泡沫的产生及其对货币政策传递效应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冬梅  屠梅曾  曹坤  
为了探讨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有效性,首先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宏观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现阶段的发展特点,构建了一个小型的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的主要结果为:信贷手段可以直接地影响房地产市场中的需求与供给,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该以信贷政策为主,而当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势头尤其是泡沫极度膨胀时,应辅之以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外汇储备对商品房销售额具有较高的弹性并且影响非常迅速,应提高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门槛;紧缩货币供应量在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同时也作用于实体经济,应在政策实施的成本与所带来收益的比较中选择最优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严艳  陈磊  
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基础价值成分及泡沫成分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利率冲击对房价泡沫的影响在2011年以来已明显减弱,对基础房价的影响有所增加;货币供应量冲击对房价泡沫的影响比较稳定,尽管也会引起基础房价变化,但该部分所占比例始终偏低。这一结果表明:现阶段,紧缩的价格型调控难以抑制房价泡沫,紧缩的数量型调控对抑制泡沫更有效,对住房市场基本面的负面影响也更小;由于房价泡沫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十分敏感,货币数量的宽松容易导致房价泡沫失控,而由利率冲击引起的房价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基本面解释。因此在当前时期,价格型工具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同时,着重通过价格型调控来稳定总需求更有助于避免房价泡沫膨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笔者在刻画中国股市泡沫和债市泡沫在2002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动态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构建含有状态转换特征的MRS Copula模型来全面分析两者的动态相依性及状态转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时期内,股市和债券市场均出现了多个周期性泡沫,主要集中在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2005年3月至2005年7月;股市泡沫与债市泡沫存在交替出现的特征,凸显出泡沫跨市场迁移的现象。两者之间均存在高、低两种不同的相依性状态和非线性的相依结构。股市泡沫与债市泡沫之间在短期上存在此消彼长关系,在长期内存在相互促进关系;货币政策对股市泡沫和债市泡沫产生重要影响,但存在显著差异。实施QFII制度和股权分置改革显著增强了股市和债市的泡沫程度及其相依性水平。做空机制的推出能有效抑制两市泡沫,且促进两者之间向高相依性状态转变。重启国债期货市场仅对股市泡沫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单克强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增长与房价上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为因果关系,货币供给对上证综指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因此,货币政策应对房市泡沫必须采取事前应对策略,而对股市泡沫可以采取事后应对策略。针对房价泡沫,货币政策应采取及时紧缩货币措施进行干预,甚至可以采用刺破泡沫的极端手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本文分析了美联储应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的货币政策,认为美联储成功之处在于泡沫破灭之后进行的强有力干预,其对资产价格给予的密切关注也得到普遍认可,但是美联储在泡沫形成时期奉行的不干预政策则一直饱受争议。本文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和美元的特殊地位,美联储的政策不具有普适性。从美国应对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中,我国央行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除了要密切关注资产价格外,还需要对资产价格实行对称干预,同时干预手段要多样化,政策措施也要连续,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干预资产泡沫。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狄瑞鸿  许菁  
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采取的各种货币政策措施使其资产负债表快速膨胀,加之今年3月美联储宣布正式实施数量宽松政策,引起各界对未来资产价格是否会再次出现泡沫的讨论。本文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科技股泡沫和本世纪初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及膨胀提供了宽松的货币环境;而本次美联储为应对危机的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将使利率保持较长期低水平的同时带来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在美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没有发生改变、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没有动摇的背景下,全球资产泡沫可能会再次出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晶  
2007~2009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典型的信用驱动型泡沫破裂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传统的货币政策处理泡沫的方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人们开始反思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机构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并且开始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资产价格泡沫入手,循着其产生和存续周期来探寻金融机构和货币政策在其中的作用过程原理,从而得出改进货币政策的思路,同时总结了在日渐明晰的思路背后具体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梳理脉络,提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