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7)
- 2023(17632)
- 2022(15060)
- 2021(13788)
- 2020(11955)
- 2019(27289)
- 2018(26817)
- 2017(51236)
- 2016(28005)
- 2015(31558)
- 2014(31505)
- 2013(30996)
- 2012(28450)
- 2011(25749)
- 2010(25676)
- 2009(23948)
- 2008(23933)
- 2007(21425)
- 2006(18670)
- 2005(16800)
- 学科
- 济(112113)
- 经济(111950)
- 管理(88867)
- 业(84973)
- 企(72579)
- 企业(72579)
- 方法(54507)
- 数学(47450)
- 数学方法(46883)
- 财(37300)
- 农(29450)
- 中国(27393)
- 学(25985)
- 制(25933)
- 业经(24968)
- 务(24773)
- 财务(24710)
- 财务管理(24658)
- 企业财务(23553)
- 贸(20878)
- 贸易(20871)
- 易(20287)
- 农业(19623)
- 银(18444)
- 地方(18426)
- 理论(18416)
- 银行(18362)
- 体(17844)
- 融(17625)
- 金融(17618)
- 机构
- 大学(411346)
- 学院(407477)
- 济(164590)
- 经济(161274)
- 管理(155759)
- 研究(136747)
- 理学(135234)
- 理学院(133696)
- 管理学(131243)
- 管理学院(130508)
- 中国(103533)
- 科学(86643)
- 京(85924)
- 财(79578)
- 农(76133)
- 所(70748)
- 业大(66062)
- 研究所(64469)
- 财经(63241)
- 中心(63068)
- 江(61041)
- 农业(60591)
- 经(57518)
- 北京(53260)
- 经济学(51036)
- 范(50299)
- 师范(49565)
- 院(49235)
- 州(47549)
- 财经大学(47279)
- 基金
- 项目(277663)
- 科学(218085)
- 基金(204182)
- 研究(192741)
- 家(181743)
- 国家(180289)
- 科学基金(153625)
- 社会(123275)
- 社会科(116912)
- 社会科学(116875)
- 基金项目(108275)
- 省(108049)
- 自然(103562)
- 自然科(101205)
- 自然科学(101172)
- 自然科学基金(99424)
- 划(92465)
- 教育(89581)
- 资助(83825)
- 编号(75291)
- 重点(63548)
- 部(61774)
- 成果(60942)
- 创(57772)
- 发(57645)
- 科研(54929)
- 创新(54206)
- 计划(53367)
- 教育部(52546)
- 课题(52201)
- 期刊
- 济(174519)
- 经济(174519)
- 研究(112796)
- 中国(76734)
- 学报(74238)
- 农(67458)
- 财(66053)
- 科学(64949)
- 管理(57332)
- 大学(55313)
- 学学(52707)
- 农业(44915)
- 教育(37179)
- 融(35980)
- 金融(35980)
- 技术(33251)
- 财经(32180)
- 经济研究(28170)
- 经(27537)
- 业经(27276)
- 业(24482)
- 问题(23182)
- 版(21819)
- 技术经济(19148)
- 业大(19137)
- 贸(18872)
- 科技(18846)
- 财会(18722)
- 理论(18685)
- 统计(18620)
共检索到592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轶强 夏立军 李莫愁
以往研究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之后业绩变化的文献很少关注控制权转移后上市公司与其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等关联方发生的资产重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亦未能考察控制权转移导致的业绩变化是否源自于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文章以1999~2001年期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后公司业绩变化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效率理论和管制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导致的主营业绩变化。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业绩变化 效率理论 管制理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云霞 吴联生
本文研究了国有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终极控制人变更对国有控制权转移绩效影响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制权转移总体上并没有改善公司业绩,终极控制人变更能够改善国有控制权转移的绩效;控制权转移之后收购的资产在短期内提高了公司业绩,但没有发现这种正向作用在终极控制人是否变更两类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
文章基于2007-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发生控制权转移的231家公司的数据,同时根据同行业和规模相近的原则选择了其他231家公司作为配对样本,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特征因素对控制权转移发生的影响。文章通过研究发现,总资产净利率(ROA)、每股现金净流量(NCFPS)、营运资本周转天数(WCD)、研发费支出(RD)、主营业务鲜明率(MBVR)对控制权转移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ROA、NCFPS和MBVR与控制权转移的发生负相关,WCD和RD与控制权转移的发生正相关。这说明随着控制权转移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大龙
本文选取1999—2003年间发生控制权有偿转移的13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管制变化等因素对企业控制权转移后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制变化对企业控制权转移后绩效有重要影响,同时企业规模、控制权溢价、转移时机等因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管制变化 控制权转移 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建波 王晓玲
本文以2003—200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时间窗口选定2002—2006年,跟踪研究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前一年和后三年绩效的变化,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业绩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转移绩效在控制权转移当年和后一年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出现下降趋势。实证检验证实,控制权转移后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高管是否持股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盈余管理 绩效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荣 刘星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股东控制框架下CEO变更的五大假设,并以此为视角,基于上交所上市公司2004-2006年公司治理的实践,在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能力假设获得证实,表明内部治理机制治理效应的存在;(2)合谋假设获得支持,大股东控制权私利弱化其对CEO的监督;(3)董事会独立性假设得以证实,且董事会履职倾向保守和谨慎;(4)就现阶段的股权结构而言,大股东的利益协同与利益模糊假设同时获得证实。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炜 王超
本文以人力资本作用最为突出的高科技企业控制权配置为出发点,选取2008—2010期间IPO的中国民营高科技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期从创始人管理的作用这一角度丰富民营高科技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有利于提高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并能有效抑制公司业绩波动,而且,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对公司业绩积极作用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创始人年龄越大,其对高科技公司业绩水平的积极作用越突出。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提升对知识、信息和技术等人力资本在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中作用的认识,促进民营高科技公司控制权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创始人 控制权 公司业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庆峰 杨义群
本文从A股、B股和H股三个市场的比较分析入手,求同存异,探讨上市公司共同绩效表现背后的制度缺陷,对治理机制的分解表明制度缺陷如何导致公司治理机制残缺,然后通过治理机制滞后模型分析上市公司效益低下和不断下滑的内在机理,并回答了为什么交叉类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如单一上市公司。
关键词:
绩效 融资 公司治理 滞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屠巧平
本文以1998-2004年间股权转让终止的公司为样本,以当年控制权转移成功的公司为配对样本,采用均值比较和Logistic回归的方法,研究股权转让终止公司的特征及管理者激励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协议转让终止的公司和控制权转移成功的公司相比,具有较低的管理层持股和较强的控制权激励。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控制权激励越大管理层抵抗的可能性就越大。建议增加管理层持股,尽快建立管理层控制权收益损失补偿机制,减少管理层对收购的抵抗。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许敏 郑垂勇
控制权转移价格是控制权转移的核心,我国控制权转移价格的影响因素异常复杂。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考察其主要因素,通过公开信息能否较好的预测控制权转移价格。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资产状况和控制权隐性收益比企业的收益能力对控制权转移价格的影响更大;控制权转移价格的影响因素异常复杂,根据公开信息不能较好的预测控制权转移价格。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价格 协议转让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群慧
本文旨在从现代企业职业企业家的激励约束角度探讨企业家控制权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和市场配置 ,并进一步引伸对我国国有企业现实问题的解释意义。本文认为 ,如同报酬一样 ,把控制权作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 ,就是把企业控制权授予与否、授予后控制权的制约程度作为对企业家努力程度和贡献大小的相应回报 ;企业家控制权激励约束机制是一种动态调整企业家控制权的决策机制。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企业家控制权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控制权行政配置”与“内部人控制”共存 ,这是产生“59岁现象”、过度“在职消费”等问题的根源 ;自增强理论可以从深层次说明 2 0年的改革仍不能使得国有企业企业家控制权由“行政配置”转向“市场配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斌 赵彩云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控制权转移定价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并购双方的利益大小。基于控制权转移溢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文章选择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研究我国深市和沪市2005年~2009年5年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并通过分析目标公司的相关特征,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统计得出影响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目标公司规模与控制权转移溢价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控制 溢价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慕濒 范从来
本文从控制权转移的动态过程中考察了股权特征因素对控制权交易后公司绩效改善的作用。文章利用1997 ̄2003年总共249个第一大股东变更的上市公司样本,通过wilcoxon检验等方法证明了控股程度不同的企业在控制权转移前存在显著的业绩差异,而控制权交易引起的股权集中度程度及控股股东持股份额的变化能够引起交易后企业业绩的变化,然而控股股东属性与企业业绩改善的关系并不显著,无证据表明法人股接管控制权后能够改善企业的治理效率。本文的论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国控制权市场的外部治理效力。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控制权转移 公司绩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菁
本文回顾了美国公司治理体制的形成与演变历程。文中指出,伴随美国公司治理体制的不断演变,公司控制权已经从所有者手中转移到了内部的经营者和外部的监控者手中。最初,经营者和监控者都是以增进或保护所有者权益为初衷来介入公司事务的,但经过数十年的演化后,二者一道从股东手中攫取了大部分的公司控制权,实现了对公司的联合控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代理理论以及以其为理论背景的股东价值论的兴起,是美国公司治理晚近的一个主要进展,但在这个时期里,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日渐式微的基本态势,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本文讨论了美国公司治理体制的世界性影响,并指出它不是一种理想的公司制度。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控制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钱春海 夏荔
企业所有权的有效性决定于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对应。然而,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控制权已逐步转移到企业经营者手中,那么这种安排还具有效率吗?本文通过一个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控制权的转移及重新构造是一种有效率的组织演化形式。
关键词:
控制权 效率 动态博弈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