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9)
- 2023(12917)
- 2022(11404)
- 2021(10774)
- 2020(9105)
- 2019(20909)
- 2018(20948)
- 2017(40276)
- 2016(22210)
- 2015(25107)
- 2014(25234)
- 2013(24712)
- 2012(22814)
- 2011(20508)
- 2010(20526)
- 2009(19080)
- 2008(19055)
- 2007(16907)
- 2006(14900)
- 2005(13353)
- 学科
- 济(84634)
- 经济(84501)
- 管理(71082)
- 业(64780)
- 企(55680)
- 企业(55680)
- 方法(38510)
- 数学(32707)
- 数学方法(32254)
- 财(26212)
- 农(22617)
- 中国(21619)
- 制(21027)
- 业经(19535)
- 学(19346)
- 务(16885)
- 财务(16810)
- 财务管理(16774)
- 企业财务(15966)
- 地方(15745)
- 理论(15205)
- 农业(14832)
- 贸(14700)
- 贸易(14690)
- 体(14532)
- 易(14269)
- 和(14195)
- 银(14144)
- 银行(14097)
- 环境(13921)
- 机构
- 大学(317758)
- 学院(313914)
- 管理(125142)
- 济(121124)
- 经济(118249)
- 理学(108087)
- 理学院(106884)
- 管理学(104988)
- 管理学院(104424)
- 研究(102990)
- 中国(77491)
- 京(68078)
- 科学(63717)
- 财(59880)
- 所(51730)
- 农(48857)
- 财经(47083)
- 中心(46952)
- 研究所(46594)
- 业大(46549)
- 江(46272)
- 北京(43102)
- 经(42612)
- 范(41016)
- 师范(40633)
- 农业(38166)
- 州(37496)
- 院(37293)
- 经济学(35740)
- 财经大学(34970)
- 基金
- 项目(211969)
- 科学(166290)
- 研究(156041)
- 基金(153986)
- 家(133417)
- 国家(132304)
- 科学基金(113819)
- 社会(97230)
- 社会科(92021)
- 社会科学(91998)
- 省(82207)
- 基金项目(82078)
- 自然(74310)
- 自然科(72534)
- 自然科学(72519)
- 教育(71538)
- 自然科学基金(71215)
- 划(69160)
- 编号(64101)
- 资助(63419)
- 成果(53421)
- 部(46917)
- 重点(46833)
- 创(43707)
- 课题(43677)
- 发(43562)
- 制(41715)
- 创新(40794)
- 教育部(40452)
- 科研(40283)
- 期刊
- 济(135757)
- 经济(135757)
- 研究(94136)
- 中国(62241)
- 学报(50737)
- 财(47764)
- 管理(47319)
- 科学(46019)
- 农(45398)
- 大学(38847)
- 教育(36427)
- 学学(36373)
- 农业(31128)
- 融(27724)
- 金融(27724)
- 技术(26766)
- 财经(23439)
- 业经(21431)
- 经济研究(20216)
- 经(19856)
- 问题(17427)
- 图书(17253)
- 理论(16547)
- 业(15420)
- 版(15279)
- 科技(15278)
- 实践(15201)
- 践(15201)
- 技术经济(14660)
- 现代(14276)
共检索到465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岳宝宏 王化成
本文在对内幕交易识别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控制权转移事件(2001~2009年)中的内幕交易严重程度,并且利用回归模型研究了控制权转移中内幕交易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内幕交易效应超过50%,公告效应仅为19.1%,即80.9%的超额收益发生在控制权转移事件首次公告日之前,可以看出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内幕交易相当严重;流通市值规模、股价波动幅度、目标公司的盈利性、公司治理水平等都对内幕交易的严重性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岳宝宏 孙健
本文在对国内外内幕交易者收益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借鉴Bris[1]以间接方法测算了我国控制权转移事件(2001—2009年)中的内幕交易者收益率,同时利用回归模型研究了控制权转移中内幕交易者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中的内幕交易者收益有正有负;公告前30天内幕交易者的收益占公告前60天收益的42.3%;公司的规模、盈利状况、公司治理水平和控制权转移的支付方式等都对内幕交易者的收益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思琪 岳宝宏
国内许多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可以利用控制权转移来牟取私有收益,加之我国控制权转移市场尚不成熟、监管制度不完善使得内幕交易现象严重。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典型案例事件期的累积超常收益、超额换手率等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内幕交易的严重程度。本文梳理了2000~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的内幕交易案例,并以"兄弟科技"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内幕交易情况,探究控制权转移事件中发生内幕交易的特点和原因,以利于监管层对此类事件加强监管和防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高峰 熊熊 冯绪
国内很多学者使用间接变量说明控制权市场存在知情交易现象,文章首次采用知情交易概率模型,使用控制权转移公告前的高频分笔交易数据,测度我国控制权市场知情交易的概率大小,衡量控制权转移公告期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直接反映内幕交易的严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控制权市场确实存在明显知情交易现象,控制权转移公告前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交易中平均有15.20%来自知情交易者。
关键词:
控制权市场 内幕交易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曾昭灶 李善民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起到保护投资者的作用,但在发生控制权转移等资产重组过程中,公司内部人可能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以2002-2004年间我国证券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盈余反应系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控制权转移过程中,样本公司会计信息的盈余质量比非样本公司低,控制权转移公司内部人可能进行了盈余管理,降低了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会计信息 盈余质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乔薇 李瑞敏
本文采用2001-2006年发生的407起上市公司大宗股权协议转让数据,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性质、股权性质变更和控制权转让方式对转让溢价的影响,发现政府作为目标公司实际控制人,具有与非政府实际控制人所不同的"掏空"方式;政府实际控制人将控制权转让给不具有政府背景的并购方时,更倾向于收取较高的转让溢价;在政府普遍干预控制权市场的制度背景下,异地出让控制权带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并购方收购目标公司的溢价越高,内幕交易越严重,宣告日前的累计超额收益成为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最终实现形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化成 姚燕
金融市场的财富效应是指在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持有人持有的财富随着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或下降而同步增加或减少,进而对消费产生抑制或刺激。控制权转移的财富效应是市场对控制权转移的反应导致公司股票价值的变化,从而引起股东财富的变化以及由于控制权转移引起的财富的流动。控制权转移的财富效应侧重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曾昭灶
本文分析了我国控制权转移的制度背景 ,并以 1 999— 2 0 0 1年我国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有偿转移的上市公司作样本 ,考察我国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特征。研究发现 ,我国目标公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管理层的效率低下 ;财务资源有限 ;资产规模相对较小 ;股权较分散 ;股权流动性较高 ;市净率较高。Logit回归模型的拟合预测得到 71 8%的正确率 ,能够较好地拟合预测目标公司 ,但并不表明投资者能因此而得到超额收益。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目标公司 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项超
对中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协议收购初次公告之前存在超额收益,但没有要约收购显著;控制权转移时间与协议收购超额收益的关系是U型的,控制权转移时间越长,收购股东的财富损失就越大;协议收购中超额收益与目标公司的资产波动率正相关,与利息支出占比、资产规模负相关;市账比MTB并不是协议收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协议收购 控制权转移 资产波动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林浚清 黄祖辉
在有效相机治理机制下公司控制权将随公司绩效和经营状态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和重新配置。随着公司绩效的恶化,公司控制权将沿着所有者主权、债权人主权和破产清算的方向演进。这种演进的前提条件是产权的明确界定和公司化改造,并需要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其外部制度条件。我国目前还存在许多阻碍控制权转移和有效的公司相机治理实现的制度安排,这需要进行系统地消除和优化。
关键词:
公司相机治理 控制权转移 公司控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化成 孙健 邓路 卢闯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情绪会对证券的定价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控制权转移事件为对象,研究控制权转移事件中投资者是否存在过度乐观的情绪。通过对2000~2006年股权协议转让样本的研究,本文发现控制权转移事件首次宣告的累积超额收益(CAR)与并购市场动能正相关,同时自宣告日后180个交易日开始股价发生反转,购买并持有超额收益(BHAR)与并购市场动能负相关。本文的结论表明在控制权转移过程中投资者确实存在过度乐观的情绪,并且投资者对于ST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事件的乐观程度要高于非ST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坤埔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情况的研究出发,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形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在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先进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转移方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学刚 荆新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全样本研究思路,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海生
2005-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到2009年限售股几乎全部解禁,非流通股全部流通,中国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将促使形成一个有效的定价标准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一、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绩效分析(一)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控制权市场交易主要以协议收购方式为主。股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彩萍
文章以2001~2004年我国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控制权转移前后机构持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最初阶段,在接管事件发生之前,机构投资者没有表现出参与公司治理、改善公司绩效并降低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但随着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发展,在2003年控制权转移事件之后,机构持股已能够影响公司治理并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控制权转移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