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1)
- 2023(14604)
- 2022(11612)
- 2021(10428)
- 2020(8983)
- 2019(19882)
- 2018(19761)
- 2017(38780)
- 2016(20753)
- 2015(23338)
- 2014(23105)
- 2013(22733)
- 2012(20568)
- 2011(18281)
- 2010(18817)
- 2009(18369)
- 2008(17874)
- 2007(16363)
- 2006(14550)
- 2005(13730)
- 学科
- 济(95777)
- 经济(95638)
- 业(93710)
- 企(85165)
- 企业(85165)
- 管理(80764)
- 方法(42291)
- 财(35626)
- 数学(33810)
- 数学方法(33649)
- 业经(32091)
- 农(29951)
- 中国(29105)
- 融(28888)
- 金融(28884)
- 制(26721)
- 银(26693)
- 银行(26674)
- 务(25946)
- 财务(25906)
- 财务管理(25869)
- 行(25701)
- 企业财务(24706)
- 农业(21962)
- 体(19637)
- 技术(18201)
- 地方(17552)
- 体制(16778)
- 策(16550)
- 理论(16396)
- 机构
- 学院(299559)
- 大学(294562)
- 济(133818)
- 经济(131397)
- 管理(121834)
- 理学(104015)
- 理学院(103138)
- 管理学(101992)
- 管理学院(101430)
- 研究(90339)
- 中国(80364)
- 财(69893)
- 京(59651)
- 财经(54560)
- 经(49505)
- 科学(47247)
- 江(46480)
- 农(44856)
- 中心(44269)
- 所(43253)
- 经济学(42428)
- 财经大学(40403)
- 经济学院(38455)
- 业大(37969)
- 研究所(37807)
- 北京(37181)
- 州(37099)
- 商学(35941)
- 商学院(35619)
- 农业(34613)
- 基金
- 项目(186850)
- 科学(150964)
- 研究(142139)
- 基金(139837)
- 家(117660)
- 国家(116580)
- 科学基金(104012)
- 社会(95579)
- 社会科(90881)
- 社会科学(90863)
- 基金项目(73586)
- 省(72880)
- 教育(64906)
- 自然(63967)
- 自然科(62566)
- 自然科学(62555)
- 自然科学基金(61556)
- 划(58915)
- 编号(56814)
- 资助(56671)
- 成果(46449)
- 部(42865)
- 创(42209)
- 制(42148)
- 重点(40975)
- 国家社会(40308)
- 发(39580)
- 业(39284)
- 创新(38694)
- 课题(38395)
- 期刊
- 济(152677)
- 经济(152677)
- 研究(91871)
- 财(60081)
- 中国(59577)
- 管理(51490)
- 融(47106)
- 金融(47106)
- 农(43781)
- 科学(36651)
- 学报(36225)
- 大学(30139)
- 财经(29211)
- 学学(28867)
- 农业(28618)
- 技术(26589)
- 业经(26270)
- 经(24953)
- 经济研究(23910)
- 教育(23866)
- 问题(20181)
- 业(16797)
- 财会(16778)
- 技术经济(16661)
- 贸(15518)
- 现代(15201)
- 会计(14756)
- 商业(14720)
- 理论(14604)
- 世界(14589)
共检索到463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婧 陶益清 臧日宏
利用2013—2021年我国A股民营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控制权转移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控制权转移到其他民营企业,可显著降低金融资产占比、提高货币资金占比,即对企业投机动机产生抑制作用、对“蓄水池”动机产生促进作用;东部地区、实际控制权大的民营企业,控制权转移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更加明显;两职合一民营企业的控制权转移对金融资产占比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两职分离民营企业的控制权转移对货币资金占比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民营企业间的控制权转移可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高实体投资效率、整合产业链供应链渠道对企业金融化发挥作用;控制权转移对企业金融化的作用仅在短期有效,在长期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企业金融化 民营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明 罗灵
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金融化影响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民营公司的数据,在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民营企业生产率变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化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民营企业金融化显著提升了生产率,金融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企业规模等渠道,促进民营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加之目前民营企业金融化水平不高,故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反向影响机制并没有出现。另外,融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生产率提升的束缚,民营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并没有成为推动生产率提升的动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金融化 生产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明 罗灵
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金融化影响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民营公司的数据,在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民营企业生产率变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化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现阶段民营企业金融化显著提升了生产率,金融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企业规模等渠道,促进民营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加之目前民营企业金融化水平不高,故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反向影响机制并没有出现。另外,融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生产率提升的束缚,民营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并没有成为推动生产率提升的动力。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金融化 生产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俭 夏昭梅
本文以深市主板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方面,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或过低时都难以实现企业绩效最大化。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绩效会随着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的增加而上升。较低的股权制衡度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不利于实现企业绩效最大化,适当提高股权制衡度可以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明显的正相关。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雯 孙茂竹 张胜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干预与被干预关系历来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从控制权转移后企业的冗员负担变化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转移给国有企业后,企业的冗员负担显著上升,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其他类型的控制权转移;民营企业转移给国有企业后,企业的冗员负担在控制权转移后的第二年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而无论是国有企业转移给民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转移给民营企业,企业的冗员负担都显著下降。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控制权转移给国有企业后,业绩显著差异转移给民营企业的企业。上述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通过并购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后,让它们承担了更多的冗员负担,这是造成这些企业的业绩较差的主要原因。论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检验了政府干预的表现及其经济后果问题,对政府干预、政策负担、控制权等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拓展。
关键词:
企业产权 控制权转移 冗员负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章卫平
由股权质押引起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相关的分析研究也不断增加,文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股权质押角度进行了民营企业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控制权转移 风险 股权质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钢 王栋
本文从企业的社会性对经济性行为影响的视角研究社会地位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2009—2018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社会地位越高的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小。将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企业高管的金融背景纳入考虑之后,研究发现相比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社会地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果更为显著;相较于拥有金融关联的企业,没有金融关联的企业提升社会地位更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没有金融关联的企业社会地位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最为显著。这些结论不仅拓展了企业"社会属性"对其"经济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而且能够为民营企业缓解融资约束提供有益借鉴,尤其是处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地区,且不存在金融关联的民营企业。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社会地位 融资约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代武 宣云 林晓华 高燕
本文以2007—2010年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情况及终极控制权配置格局对上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级别、上市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及沿海发达地区与政府补助显著正相关,管理费用比率、上市时间与政府补助显著负相关。基于遵循政府补助用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本文认为政府补助应兼顾中央与地方,上市公司应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遏制不合理的在职消费。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政府补助 中央 地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一丁 陈甜甜
本文利用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现金流风险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现金流风险显著抑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趋势和规模都存在抑制作用。分行业发现,现金流风险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竞争激烈的行业更为显著。另外,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的不同会导致现金流风险对企业金融化影响的不同,高融资约束企业现金流风险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的结果为企业金融化政策的有效制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蔡志杰 杜巨澜 芮萌
公司控制权溢价是否存在及其数量大小在文献中一直被广泛讨论,但很少有处理中国公司状况的文献。本文利用了1994—2004年的95起公司控股权转让数据分析了中国公司控制权的价值。我们发现中国存在着一个正的公司控制权溢价,在平均水平上,控制权股份的交易价格要比非控制权股份交易的价格高14%。回归分析显示,公司控制权价值变化与公司最大股东的控制力成正比;在治理相对糟糕的地方,拥有控制权股份的要价也相对更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白雪莲 贺萌 张俊瑞
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债权人的视角,考察企业金融化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导致债务融资成本增加,且这种影响主要源于企业配置的长期金融资产而非短期交易性金融资产。从作用机制上看,企业金融化提升了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债权人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导致债务融资成本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企业金融化对债务融资成本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债务融资成本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荀子周
2018年股市暴跌,民营企业陷入融资和运营双重困境,多部委密集发声驰援民营企业,在民企纾困政策的引导下,大量纾困基金纷纷成立为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输血”,助其缓解流动性风险。然而在民营企业纾困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出现控制权转移的情况,文章选取成功避免控制权转移的案例,从纾困基金的交易结构、运营管理、基金推出三个阶段分析案例企业存在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以及采用的控制措施,力求为类似企业的风险防范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纾困基金 控制权转移 风险防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雪莲 贺萌 张俊瑞
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供应商视角研究了企业金融化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从供应商处获取的商业信用越少,且相比于短期金融资产,企业配置长期金融资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向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金融化会通过“财务风险机制”和“资源挤占机制”影响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规模较大和市场地位较高的企业中,企业金融化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向影响得到缓解。本文为全面评价中国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并从企业投资行为角度,为商业信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逻辑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商业信用 财务风险 市场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妍妍 俞毛毛
已有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有显著促进作用。然而伴随着金融发展与信贷扩张,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占比不断增加,愈演愈烈的金融化趋势同样对企业出口行为造成了影响。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等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金融化行为对其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金融化投资抑制了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而短期金融化投资又会提升企业出口扩展边际;长期金融化行为会通过实体替代渠道弱化信贷对出口集约边际的支持作用,而短期金融化行为会通过"蓄水池效应"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域金融市场化水平提高加剧了金融化行为对出口集约边际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指出,未来的政策制定在充分发挥金融对出口贸易支持的同时,应注重提升信贷资金利用效率,通过金融化行为降低沉淀信贷成本,同时防范"脱实向虚"行为对贸易的冲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宁博 潘越 汤潮
破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是事关新时代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2008-2017年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民营企业加入地域商会的研究视角,深入考察这一由政府部门核准成立的社会组织能否以及如何帮助企业缓解融资约束。结果发现,加入地域商会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得到了有效缓解。机制检验显示,地域商会有助于扩展会员企业融资所需的社会网络以及提高企业融资时的议价能力;从具体的融资渠道来看,地域商会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帮助会员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和商业信用。进一步地,对于市场议价能力较弱的小规模企业,面临经营困境的企业,以及所在地区的信用环境遭受冲击的企业,或位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而言,加入地域商会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
关键词:
地域商会 民营企业 融资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经验证据
所有权、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中国控制权转移公司的证据
控制权转移、超控制权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经验证据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会抑制企业金融化吗?——来自“A+H”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A股上市民营公司的经验证据
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对降低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制权转移、投资者保护和股权集中度——基于控制权转移的新证据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