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6)
- 2023(7102)
- 2022(5947)
- 2021(5364)
- 2020(4683)
- 2019(10476)
- 2018(10264)
- 2017(20439)
- 2016(11062)
- 2015(12463)
- 2014(12313)
- 2013(12070)
- 2012(10930)
- 2011(9706)
- 2010(9881)
- 2009(9668)
- 2008(10160)
- 2007(9223)
- 2006(8239)
- 2005(7829)
- 学科
- 管理(48686)
- 业(45604)
- 济(43082)
- 经济(42985)
- 企(42890)
- 企业(42890)
- 财(23400)
- 方法(18860)
- 务(18140)
- 财务(18115)
- 财务管理(18087)
- 企业财务(17482)
- 制(16532)
- 数学(15887)
- 数学方法(15772)
- 体(11669)
- 业经(11076)
- 中国(10352)
- 体制(10249)
- 农(9723)
- 银(8977)
- 银行(8972)
- 融(8408)
- 金融(8406)
- 行(8378)
- 划(7853)
- 技术(7143)
- 理论(7088)
- 学(6907)
- 策(6583)
- 机构
- 大学(161247)
- 学院(159645)
- 济(68348)
- 经济(66965)
- 管理(64825)
- 理学(55335)
- 理学院(54861)
- 管理学(54288)
- 管理学院(53966)
- 研究(47634)
- 中国(40074)
- 财(39812)
- 京(32707)
- 财经(30476)
- 经(27596)
- 江(24467)
- 科学(24226)
- 财经大学(22836)
- 所(22751)
- 中心(22194)
- 经济学(21577)
- 北京(20633)
- 研究所(19602)
- 农(19476)
- 经济学院(19335)
- 商学(19228)
- 商学院(19075)
- 业大(19058)
- 州(18811)
- 范(17410)
- 基金
- 项目(99264)
- 科学(80190)
- 基金(75398)
- 研究(75009)
- 家(63634)
- 国家(63122)
- 科学基金(56115)
- 社会(51083)
- 社会科(48405)
- 社会科学(48395)
- 基金项目(39677)
- 省(37049)
- 自然(35134)
- 教育(35125)
- 自然科(34279)
- 自然科学(34271)
- 自然科学基金(33753)
- 划(30984)
- 资助(30466)
- 编号(29464)
- 制(25960)
- 成果(25262)
- 部(23876)
- 重点(21839)
- 教育部(21576)
- 国家社会(21442)
- 人文(21076)
- 创(20980)
- 性(20775)
- 课题(20036)
共检索到246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星 安灵
相对于控制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直接利益侵占,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形成、分配密切相关的企业资本配置行为对于公司价值以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在简要回顾控制权私有收益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实物投资、R&D投资、存货投资和企业集团所有权结构安排四个方面,回顾和评述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上述资本配置行为影响的国内外新近的研究文献,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控制权私有收益 资本配置行为 投资决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香梅 袁玉娟 戴志敏
文章在考察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求会引起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机制对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股权集中度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越大,企业越易发生非效率投资;股权制衡和独立董事人数的增加,有助于降低控制权私有收益导致的过度投资;高管薪酬能显著缓解控制权私有收益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控制权私有收益 非效率投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罡 莫夏君
后股权分置时期控制权市场的激活使得控制权争夺战将愈演愈烈。以鄂武商的控制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了双方争夺控制权的原因以及资本市场对控制权争夺的反应。研究表明,鄂武商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达到27%,且这一私有收益是造成本次控制权争夺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资本市场对控制权争夺的反应后,发现投资者更倾向于支持原来的国有控股股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蕊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雯雯 王晓梅
本文分析了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合理"及"非合理"部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表明: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而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企业价值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政府干预强化了合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价值的正向激励效应,而低政府干预则强化了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价值的侵害效应。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控制权私有收益 企业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邓汉超
在公司运营中,大股东相对于小股东拥有股权上的优势和控制公司经营活动的知识优势,于是大股东能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尽管公司经营者的信息优势对大股东形成制衡,公司外部控制权市场也对大股东形成竞争威胁,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依然能在公司合约范围内一直存在,其原因是大股东能通过改变对经营者的支付以满足经营者的激励和参与条件,而大股东控制权成本的存在又使得任何外部控制权竞争者都不可能消除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是一种信息租金和权力租金的结合体,是各方利益博弈的均衡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志鹏 宋娟娟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以来,其发展十分迅猛,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也日趋活跃。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体,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再融资和股权再融资偏好,已成为制约上市公司和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视角出发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私有收益 再融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仕萍
本文对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界定,探讨了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途径,阐明了上市公司摄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对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股份公司控制权 私有收益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昌文 蒲自立 杨安华
本文比较分析了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不同方法,构建了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数据库,计算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除宏观因素外,公司规模、交易价格、公司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也会影响控制权的私有收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私有收益 度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英凯 赵宏宇
强化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则指明了大股东实施侵害的行为路径及考察方法。从抑制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角度出发,可以建立一个由治理主体、治理层面和治理角度组成的多维治理框架,并对每个维度进行优化。
关键词:
股权集中 现代公司治理 控制权私有收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宏 张娜
在对控制权私有收益计量的基础上,分析财务正常和财务困境状态下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表现特征,并通过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来探讨不同财务状态下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财务正常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主要表现为大股东对公司利益的攫取行为,而财务困境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主要表现为大股东对壳资源价值的利用。
关键词:
财务状态 控制权 私有收益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魁
学术界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大多从融资成本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出发进行分析。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这一新的角度出发,选取2009~2011年沪深两市A股1 567家进行大宗股权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上市公司再融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变量,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企业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和突出矛盾,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剥削的主要动因,因此,控制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就成为衡量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有收益规模的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侵害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的建设性意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较大,平均占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达到7.5%,但从时间序列上看,2004年比20...
关键词:
控制权私有收益 股权转让 控股股东侵害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棉之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当企业集团对内部各成员部门不是100%控股时,资源在内部资本市场的转移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效率不足。在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公司治理尚不完善、代理问题比较严重,势必影响内部资本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以华通天香集团为例,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主要路径及产生的经济后果,发现原本在于提高资本配置而存在的内部资本市场部分地被异化为进行利益输送的渠道。另外,在本例中没有发现企业进行明显的跨部门交叉补贴证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潘红波
通过1998年~2004年间发生的54个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估计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用两个指标来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第一个指标是协议转让的每股价格相对于每股净资产的溢价,第二个指标是协议转让的溢价总值与企业净资产的比率。研究发现,买方为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平均支付的每股溢价达45%,平均总溢价水平达17%。进一步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横截面分析发现,股权转让规模和交易完成后买方的持股比例越大控制权私有收益越高,业绩较差的企业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反而较高,其他大股东和债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掌握了企业控制权的大股东能够排他性地享有控制权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