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1)
- 2023(8082)
- 2022(6720)
- 2021(5987)
- 2020(5025)
- 2019(11062)
- 2018(10633)
- 2017(20591)
- 2016(10799)
- 2015(12072)
- 2014(11935)
- 2013(11547)
- 2012(10494)
- 2011(9350)
- 2010(9846)
- 2009(9785)
- 2008(8971)
- 2007(8062)
- 2006(7334)
- 2005(6979)
- 学科
- 济(40604)
- 经济(40528)
- 管理(39246)
- 业(36256)
- 企(32619)
- 企业(32619)
- 融(26321)
- 金融(26318)
- 银(23994)
- 银行(23987)
- 行(23236)
- 财(18588)
- 中国(18505)
- 制(18049)
- 方法(14565)
- 务(12935)
- 财务(12906)
- 财务管理(12882)
- 数学(12622)
- 数学方法(12466)
- 企业财务(12405)
- 体(11582)
- 业经(11510)
- 中国金融(11044)
- 农(10654)
- 体制(10214)
- 地方(9610)
- 度(8136)
- 制度(8132)
- 农业(7152)
- 机构
- 学院(148929)
- 大学(148503)
- 济(65304)
- 经济(63860)
- 管理(55852)
- 研究(48440)
- 理学(47004)
- 理学院(46566)
- 中国(46192)
- 管理学(45908)
- 管理学院(45626)
- 财(37227)
- 京(30156)
- 财经(28094)
- 经(25326)
- 科学(25196)
- 中心(24909)
- 江(23372)
- 所(23203)
- 经济学(21543)
- 财经大学(20988)
- 农(20790)
- 银(20331)
- 研究所(20261)
- 融(19692)
- 银行(19619)
- 经济学院(19409)
- 金融(19321)
- 北京(19000)
- 州(18965)
- 基金
- 项目(94432)
- 科学(75254)
- 研究(72020)
- 基金(69905)
- 家(59237)
- 国家(58743)
- 科学基金(51489)
- 社会(48283)
- 社会科(46004)
- 社会科学(45994)
- 省(37218)
- 基金项目(36440)
- 教育(32615)
- 自然(30790)
- 划(30221)
- 自然科(30074)
- 自然科学(30067)
- 自然科学基金(29551)
- 编号(28421)
- 资助(28150)
- 制(25013)
- 成果(24311)
- 部(21518)
- 重点(21467)
- 创(20741)
- 国家社会(20680)
- 发(20199)
- 课题(20103)
- 性(19870)
- 创新(19552)
共检索到241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国泓 杜兴强
针对已有文献的认识不足,文章运用卢克斯的社会学权力分析成果,对控制权的主要来源及其权力本质进行了拓展性分析,形成了一个内含权力、权利与权威的融合性认识。在中国文化传统和控制性股东安排相互作用下,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会逐步向企业家个人集中,并形成典型意义上的企业家控制权。这一认识应有助于深刻理解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的型塑过程,打开理论研究中通常被忽视的企业决策"黑箱",丰富现有的财务、会计理论,推动相关研究进入企业家特征与公司财务决策、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等更加微观却更加核心的领域,进而架起企业家研究与财务、会计研究之间非常有趣但至今仍被漠视的理论桥梁。
关键词:
控制权 权利 权力 权威 企业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学术界关于公司控制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探讨上,而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本质是对公司不合理配置的控制权进行重新配置和调整的过程。总结了Facebook、雷士照明、万科和阿里巴巴等国内外关于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认为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并归纳了公司控制权在重新配置和调整过程中的五种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基础,即包括政府、出资者、经营者和员工等在内的各要素主体所提供的环境要素、物质要素、决策要素和执行要素对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性程度。最终,明确了公司控制权配置和调整的整体趋势,即哪个主体提供的要素对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性程度越高,其享有的控制权也就越多。研究结论揭示了公司控制权重新配置和调整的规律,深化了公司控制权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缓解实践中的控制权争夺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德球 魏刚 肖泽忠
本文从股东大会剩余控制权和董事会决策控制权两个层次,将家族企业控制权结构分解为金字塔结构和家族超额董事席位实现机制,并以2003—2010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法律制度效率和金融深化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家族控制权偏好背后蕴含的策略动机和机会主义行为。结果发现,地区法律制度效率和金融深化显著降低家族控制权结构中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和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度,其影响家族控制权偏好的机理分别是降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和缓解融资约束。这些结果表明,在转型经济中的家族企业控制权结构是一种对制度蕴含机会的利用和对制度风险规避的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红卫
在现行法律制度环境下,民办高校控制权私利是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创办者获取投资回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通过实际案例研究表明:民办高校举办者和创办者在学校不同发展阶段中获取控制权私利的途径和方式有所不同,主要有:法人财产虚置、转移现金、转移利润、转移资产和转让控制权等。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控制权 控制权私利 隧道行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汤吉军 刘仲仪
在市场失灵和国有企业失灵"双重"失灵的背景下,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利用混合所有制的制度优势提高国有企业效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然而,混合所有制并不是完全的,制度的路径依赖和"搭便车"的冲动使国有、私有两种所有制在控制权博弈中,同样存在失灵的风险。本文通过论述混合所有制的内涵、优势和问题,结合单一所有制失灵的原因及影响,在控制权博弈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混合所有制失灵的原因及影响,进而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政府管制举措。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有产权 私有产权 政府管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连建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融资结构的确定对企业有着特殊的治理功能。融资方式的选择 ,规定着企业控制权的分配 ,对企业的控制权争夺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关于融资结构与企业控制权争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 ,对我国企业鼓励经理人员持股、重视债务的控制作用、解决产业过剩规模、全面准确理解和实施“债转股”政策、扶持新兴企业股权融资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劳剑东 李湛
控制权的分配是创业企业治理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文章建立了一个隐含道德风险的控制权分配模型,分析了三种控制权分配结构。研究表明创业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是独立分配的,控制权的分配取决于创业投资家的投资约束,状态相机控制权分配有利于创业企业的融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向冠春 李胜坤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控制权收益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存在控制权收益的情况下,公司对不同的融资方式存在偏好,当控制权收益大干取得此收益的成本时,公司偏好外部融资,且在股东的监督弱于债权人的监督下,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
关键词:
控制权收益 资本结构 融资选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配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中,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控制性股东。控制性股东的存在在缓解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同时,又存在着控制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从而导致了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终极控制性股东,终极控制性股东深刻地影响着公司的财务决策行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金字塔股权结构,是终极控制性股东用来强化控制权的一种常用方式。在该结构下,终极控制性股东利用两权分离通过影响公司财务决策侵占上市公司及小股东利益,从而加剧了终极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终极控制权 融资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宗宇 黄伊婧
公司成长过程中融资方式的选择与公司的控制权息息相关。在公司初创期,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本负债率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初创期公司的创始人不希望控制权被稀释;而少数大股东股权制衡度与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本负债率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少数大股东希望通过稀释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从而拥有与其抗衡的能力。对于国有控制权属性初创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本负债率高于非国有控制权属性初创期公司更容易获得外部借款这一判定,尚未得出肯定结论。
关键词:
创始期公司 控制权 融资结构 融资方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凤 温小霓
本文分析了控制权机制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机理,指出了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对这种机制作用的发挥是必要的,并能改善目前我国的控制权结构。最后提出了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
关键词:
控制权 公司治理 金融中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耿 刘雪峰
本文基于"核心控制权"和"一般控制权"的认识,通过构造企业家融资决策模型,从融资结构的视角,考察了债权投资者和股权投资者参与约束下控制权的最优配置。研究表明,最优控制权安排不仅受到企业家的努力水平、概率折现因子等诸因素影响,还受到融资结构选择影响。模型分析最终得到了最优控制权安排下企业家的最优的融资结构选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振兴 杨淑娥 马丽
公司终极所有权结构差异会引起不同的代理问题,进而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公司的融资政策是控制权人意志的反映,控制权人的利益最大化是非控制权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约束条件),控制权人要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必须将其个人意志上升为公司意志并形成公司的政策。由于控制权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拥有控制权,而公司的融资政策会对控制权的配置产生影响,因此,公司融资政策的制定要在掌握公司控制权与其拥有的可控资源之间做出权衡。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终极所有权 融资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晓峰
以控制权为视角,通过构建统一的数理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期限条件下的债务融资和不同融资对象的股权(再)融资,得出了如下结论:在不影响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越偏向于股权融资;融资金额越多,越偏向于股权融资。
关键词:
债务融资期限 股权(再)融资对象 控制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细雄 易娟
如何构建有效的金融契约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提升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最近兴起的金融契约理论突破传统的现金流思路,从控制权视角考察企业内部控制权配置机制及对各利益主体行动策略的影响。论文从控制权视角出发,系统回顾了金融契约理论的相关成果,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局限。本文研究将对我国企业融资决策、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等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
金融契约 控制权私有收益 控制权动态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