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6)
- 2023(8825)
- 2022(7707)
- 2021(7054)
- 2020(6251)
- 2019(14398)
- 2018(14421)
- 2017(28027)
- 2016(15464)
- 2015(17705)
- 2014(17963)
- 2013(17846)
- 2012(16795)
- 2011(15211)
- 2010(15476)
- 2009(14847)
- 2008(15238)
- 2007(13847)
- 2006(12073)
- 2005(11066)
- 学科
- 济(63485)
- 经济(63389)
- 管理(52026)
- 业(47437)
- 企(40306)
- 企业(40306)
- 方法(29841)
- 数学(26353)
- 数学方法(26114)
- 财(22060)
- 制(18411)
- 农(17308)
- 中国(15539)
- 务(13919)
- 财务(13888)
- 财务管理(13852)
- 业经(13577)
- 企业财务(13189)
- 学(12763)
- 体(12121)
- 银(11626)
- 银行(11595)
- 贸(11540)
- 贸易(11531)
- 易(11214)
- 行(10970)
- 地方(10855)
- 农业(10852)
- 融(10631)
- 金融(10627)
- 机构
- 大学(230277)
- 学院(228040)
- 济(95399)
- 经济(93295)
- 管理(87077)
- 研究(75843)
- 理学(74458)
- 理学院(73648)
- 管理学(72482)
- 管理学院(72041)
- 中国(59543)
- 财(48591)
- 京(48092)
- 科学(45434)
- 农(39968)
- 所(39119)
- 财经(37532)
- 江(36070)
- 中心(36016)
- 研究所(35034)
- 业大(34199)
- 经(33828)
- 农业(31478)
- 北京(30213)
- 经济学(29878)
- 范(27923)
- 州(27813)
- 财经大学(27694)
- 师范(27617)
- 经济学院(27033)
- 基金
- 项目(146681)
- 科学(115081)
- 基金(106999)
- 研究(106816)
- 家(92827)
- 国家(92077)
- 科学基金(78465)
- 社会(68020)
- 社会科(64424)
- 社会科学(64400)
- 省(57261)
- 基金项目(56808)
- 自然(50380)
- 教育(49642)
- 自然科(49160)
- 自然科学(49143)
- 自然科学基金(48306)
- 划(48228)
- 资助(43763)
- 编号(43537)
- 成果(36583)
- 部(33671)
- 重点(33224)
- 制(31738)
- 发(30601)
- 创(30483)
- 课题(29890)
- 教育部(28923)
- 创新(28655)
- 科研(28500)
共检索到344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勇 栾天虹
企业的控制权不仅包括特定控制权而且包括部分剩余控制权,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需要分析控制权的构成及其激励层次。从构成控制权机制的三个子机制的相互关系切入,对控制权机制的构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证了在控制权机制界面上所客观存在的激励层次,并据此对中国经理控制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供人们进一步研究的理论解说。
关键词:
控制权机制 激励层次 控制权收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缪文卿
国有企业经理掌握着一定的企业控制权,接受着替代性的控制权激励。但这种激励机制存在着理论弊端。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激励机制,使国有企业经理能够获得与其人力资本产权相称的收益,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经理激励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理 控制权 激励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陈立勇 胡志勇
对2个参与方的一次静态博弈分析结论表明,具有双边否决权的共同控制所有权配置,是唯一能同时引致双方披露隐性知识和选择较大投入的产权模式。与此同时,知识溢出和外部性问题等因素使得博弈模型的均衡结论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所以充分的知识共享和最大投入还需要具备其它的组织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纪军 张晏
控制权配置与激励安排是组织治理中的两个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从组织中委托人私人收益角度分析委托人控制权与代理人激励之间可能的冲突,进而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冲突关系进行经验检验。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与股权性质、公司成长速度相关。民营控股公司中的冲突程度显著弱于其他类型公司,国资委控股公司中的冲突显著强于其他类型公司;而公司成长速度越快,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越强。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效果不显著、甚至出现负效应的经验现象,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袁春生
本文认为,管理主义动机是推动西方企业并购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基于维护控制权及其控制权收益(包括政治收益)的管理主义动机则是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表明,并购有利于提高经营者的控制权收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经营者体现其“企业家精神”、自我实现的控制权需要。经营者控制权激励(即对控制权收益最大化的要求)是推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制度动因。
关键词:
控制权控制权收益 并购 激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永生 陈维政
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高管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理论视角,考虑终极控制权情景因素,实证分析了高管股权激励的结果效应。结论显示,终极控制权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方式的选择,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影响企业绩效,具体控制权情景下高管薪酬激励方式间企业绩效存在差异。总体而言,不论国有性质还是非国有性质,低控制权强度下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绩效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而高控制权强度下二者的差异不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代国 夏常源
董事网络是同时在两家及以上公司担任职务的连锁董事形成的集合,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位置能够影响其治理效果。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董事的网络位置与管理层薪酬及其激励有效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董事网络中心度会显著增强管理层薪酬及其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公司控制权背景会对董事网络的治理效果产生干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屠巧平 姚远
本文以1998年-2004年股权转让终止的公司为样本,以当年控制权转移成功的公司为配对样本,采用均值比较和Logistic回归的方法,研究股权转让终止公司的特征及管理者激励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李念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其方案的设计会对股权激励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控制权配置是影响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本质因素。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控制权配置特征对激励方案设计要素的具体影响,进而从优化控制权配置的角度,提出了提升股权激励效果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控制权配置 股权激励 典型相关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在企业的融资活动中,存在双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一是因外部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存在关于项目实现利润高低的私人信息导致的“撒谎”问题;二是因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关于经理人是否努力的私人行动导致的“偷懒”问题。本文认为,这两类问题都需要借助控制权来解决。控制权对于投资者的意义在于保证回报的安全性;对于经理人的意义在于带来控制权收益。这形成了控制权安排的承诺作用和激励作用。本文通过对控制权这两种作用的相互影响的分析讨论了企业最优融资结构的决定。
关键词:
控制权 控制权收益 可承兑收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慧辉 潘飞 刘钰莹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对上海家化的案例研究发现,在控制权重新配置时,被收购企业的控股股东-管理层权力的动态博弈与股权激励的设计动机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主导下的股权激励设计体现福利性;民营控股股东在尚未取得公司实质控制权时,会与管理层形成权力制衡,股权激励设计体现激励性;而民营控股股东在取得公司实质控制权后,容易产生利益侵占动机,使股权激励成为收买高管与之合谋的工具。文章丰富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在双重股权代理环境下的治理效应研究,也为合理选择股权激励的微观契约要素并完善公司其他治理机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宗益 张宁
人力资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活跃和最特殊的要素,人力资本具有多层次性,不同的人力资本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笔者在结合国有企业运营实践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多层次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多层次 激励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泳祥 李民 孔云龙
在分支行制的组织形式下 ,基层行长是国有商业银行分支行经营管理的核心 ,其努力程度和能力的发挥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影响很大。本文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以控制权回报作为基层行长主要激励手段 ,而基层行长普遍存在着努力经营、偷懒 ,致力于搞好上下级关系、不致力搞好上下级关系这四种行为选择的现实状况 ,通过建立模型 ,我们分析了基层行长之间为追求“晋升”这一控制权回报实现形式 ,进行博弈所做出的行为选择 ,比较了形成各种行为选择的均衡条件 ,结论认为 ,以“晋升”激励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基层行长努力经营的行为 ,更大的可能是引发基层行长的偷懒和致力于搞好上下级关系等不能有效促进绩效提高的行为。为有效提高国...
关键词:
控制权回报 行为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书林 霍春辉
私人收益的存在降低了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并且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中国控制权私人收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独立董事声誉激励的视角提出了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内部治理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龙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已经在实践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对单个企业盈利水平的研究,缺乏从产出效率出发的绩效评价。本文利用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影响,经过实证检验发现: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产出效率;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提升存在基于所有权特质的异质性,在非国资控制的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终极控制权能够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终极控制权有效促进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从公司治理的视角丰富了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为企业加强股权激励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具备实践意义;同时从产出效率视角拓宽了股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具备理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