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7)
2023(13705)
2022(12038)
2021(11100)
2020(9411)
2019(21653)
2018(21565)
2017(42111)
2016(22762)
2015(25644)
2014(25590)
2013(25267)
2012(23136)
2011(20933)
2010(20840)
2009(19425)
2008(19318)
2007(16884)
2006(14864)
2005(13310)
作者
(64664)
(53758)
(53472)
(50950)
(34469)
(25833)
(24207)
(21057)
(20495)
(19277)
(18480)
(18122)
(17007)
(16873)
(16603)
(16533)
(15921)
(15861)
(15510)
(15268)
(13318)
(13234)
(12887)
(12226)
(11960)
(11931)
(11930)
(11826)
(10794)
(10406)
学科
(93737)
经济(93588)
管理(73909)
(67861)
(58873)
企业(58873)
方法(45386)
数学(38948)
数学方法(38567)
(28471)
(23254)
中国(22654)
(21354)
业经(21180)
(19454)
(18498)
财务(18429)
财务管理(18390)
企业财务(17588)
地方(16605)
理论(16532)
(15814)
贸易(15806)
农业(15310)
(15294)
(14990)
银行(14953)
(14785)
(14761)
(14642)
机构
大学(331609)
学院(326904)
管理(132992)
(132572)
经济(129717)
理学(115607)
理学院(114404)
管理学(112656)
管理学院(112054)
研究(104279)
中国(78348)
(69694)
(65606)
科学(62034)
财经(52278)
(50915)
(47485)
(47431)
(47165)
中心(47126)
业大(46571)
研究所(45873)
北京(44020)
(41634)
师范(41282)
经济学(40683)
财经大学(39085)
(38019)
(37861)
农业(36846)
基金
项目(222225)
科学(175842)
研究(165068)
基金(163344)
(140360)
国家(139230)
科学基金(121013)
社会(105500)
社会科(100030)
社会科学(100006)
基金项目(86747)
(85308)
自然(77708)
自然科(75845)
自然科学(75830)
教育(75817)
自然科学基金(74506)
(71547)
资助(67334)
编号(67043)
成果(55282)
(50216)
重点(48922)
(46115)
(45691)
课题(45579)
(44607)
教育部(43899)
国家社会(43432)
创新(42988)
期刊
(144020)
经济(144020)
研究(98730)
中国(59772)
(51807)
学报(49128)
管理(48947)
科学(45127)
(42934)
大学(38186)
学学(35891)
教育(35269)
(29346)
金融(29346)
农业(29262)
技术(27282)
财经(26619)
(22534)
业经(22496)
经济研究(22299)
问题(18824)
理论(17085)
图书(16005)
技术经济(15746)
实践(15537)
(15537)
科技(14995)
现代(14645)
(14583)
(14495)
共检索到474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德宗,叶春华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y of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and estimates the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1)The average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in China are much more than the average around the world and decrease year by year;(2)Three variables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they are the total assets of listed corporation,the latest net yield per share,the proportion of liquid shares to the total shares.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蕊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潘红波  
通过1998年~2004年间发生的54个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估计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用两个指标来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第一个指标是协议转让的每股价格相对于每股净资产的溢价,第二个指标是协议转让的溢价总值与企业净资产的比率。研究发现,买方为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平均支付的每股溢价达45%,平均总溢价水平达17%。进一步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横截面分析发现,股权转让规模和交易完成后买方的持股比例越大控制权私有收益越高,业绩较差的企业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反而较高,其他大股东和债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掌握了企业控制权的大股东能够排他性地享有控制权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仕萍  
本文对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界定,探讨了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途径,阐明了上市公司摄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对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和突出矛盾,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剥削的主要动因,因此,控制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就成为衡量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有收益规模的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侵害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的建设性意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较大,平均占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达到7.5%,但从时间序列上看,2004年比2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吕琼  王绍凤  
本文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控股股东角度研究股利政策的外因,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兼任公司高管的企业中分派较少的现金股利,且控股股东兼任总经理或董事长的公司派现低于控股股东兼任其他高管的公司;在家族控制企业中,家族成员在董事会中占比与现金股利的负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田甜铭梓  蓝发钦  
以控制权未发生转移的大股东"大小非"减持行为为研究视角,结合成本补偿的思想,改进特别处理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率法,提出新的超常收益率法,测度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认为基于"大小非"减持行为的测度方法较适合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测度。根据累积超常收益,文章测度出控制权股份("大小非")减持部分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小于或等于5.27%,推算出中国上市公司总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小于或等于42.78%。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铮  
传统意义上的控制权收益主要是指股权分散时公司经理和投资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但进入上世纪90 年代,人们发现公司所有权结构从全球范围内看都是比较集中的,由此引发的代理冲突及其控制权收益就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如何衡量控制权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约束和控制都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所有权集中的治理结构使得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引入控制权私人收益概念则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存在收益独占性问题以及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影响到谁占有什么收益等问题。本研究围绕以控制权私人收益为切入点的文献资料从概念定义、度量方法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以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对控制权私人收益概念界定不清,度量方法不够准确,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淦未宇  万迪昉  
本文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内涵、控制权私人收益引发的治理后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度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权私人收益的防范等几个方面对控制权私人收益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其对我国公司治理实践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建明  
在证券市场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股权的高度集中使控制权问题更加明显。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在全流通情况下,一些新的公司治理问题将逐步显现。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2011年间发生的80起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协议转让交易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转让比例、变更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代理问题以及财务杠杆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转让比例正相关,与变更股权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负相关。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负相关。控制权私人收益与两职合一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控制权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岳宝宏  孙健  
本文在对国内外内幕交易者收益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借鉴Bris[1]以间接方法测算了我国控制权转移事件(2001—2009年)中的内幕交易者收益率,同时利用回归模型研究了控制权转移中内幕交易者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中的内幕交易者收益有正有负;公告前30天内幕交易者的收益占公告前60天收益的42.3%;公司的规模、盈利状况、公司治理水平和控制权转移的支付方式等都对内幕交易者的收益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香梅  袁玉娟  戴志敏  
文章在考察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求会引起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机制对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股权集中度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越大,企业越易发生非效率投资;股权制衡和独立董事人数的增加,有助于降低控制权私有收益导致的过度投资;高管薪酬能显著缓解控制权私有收益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新春  
控制权私人收益是控股股东和经理人享有而其他股东不能按持股比例分享的那部分收益,是研究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重要概念。目前,学界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常用测度方法有大宗股权溢价法、投票权溢价法和配对样本法,其中大宗股权溢价法最适合测度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人收益,配对样本法由于样本量过少而难以进行大样本研究。近年出现的测度新方法有累积异常收益率法和结构模型法,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与应用,未来的研究方向是探索更加科学准确的测度方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菁  黄珺  
大股东控制企业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另一方面也伴随着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掠夺。相应地,公司的控制权收益可以分为共享收益和私有收益两大部分。为限制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掠夺,应当建立起激励相容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对控制权共享收益的分享机制,增加大股东对共享收益的分享份额,同时,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审计委员会制度、强化对大股东行为的法律约束机制等措施控制大股东对公司的掏空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