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9)
- 2023(5953)
- 2022(5057)
- 2021(4625)
- 2020(4041)
- 2019(8861)
- 2018(8932)
- 2017(16834)
- 2016(9351)
- 2015(10514)
- 2014(10444)
- 2013(10193)
- 2012(9437)
- 2011(8533)
- 2010(8693)
- 2009(8408)
- 2008(8535)
- 2007(7687)
- 2006(6817)
- 2005(6443)
- 学科
- 管理(35626)
- 济(35539)
- 经济(35465)
- 业(29833)
- 企(27023)
- 企业(27023)
- 方法(15328)
- 财(14534)
- 制(13294)
- 数学(13078)
- 数学方法(12782)
- 务(9582)
- 财务(9554)
- 财务管理(9528)
- 体(9218)
- 企业财务(9138)
- 中国(8660)
- 学(8347)
- 业经(8232)
- 农(8062)
- 体制(7974)
- 银(7234)
- 银行(7220)
- 行(6802)
- 融(6694)
- 金融(6692)
- 划(6298)
- 环境(5999)
- 技术(5688)
- 税(5678)
- 机构
- 大学(136359)
- 学院(134044)
- 济(54785)
- 经济(53563)
- 管理(51394)
- 研究(45067)
- 理学(43726)
- 理学院(43240)
- 管理学(42374)
- 管理学院(42120)
- 中国(36181)
- 财(30542)
- 京(28770)
- 科学(26554)
- 财经(23055)
- 所(22758)
- 江(21233)
- 中心(20930)
- 农(20863)
- 经(20709)
- 研究所(20090)
- 业大(19098)
- 北京(18075)
- 财经大学(17020)
- 经济学(17012)
- 院(16644)
- 州(16264)
- 农业(16225)
- 范(15490)
- 师范(15311)
- 基金
- 项目(87503)
- 科学(69614)
- 基金(65471)
- 研究(62924)
- 家(57103)
- 国家(56685)
- 科学基金(49093)
- 社会(41304)
- 社会科(39229)
- 社会科学(39219)
- 基金项目(33971)
- 省(33243)
- 自然(31882)
- 自然科(31154)
- 自然科学(31147)
- 自然科学基金(30608)
- 教育(29067)
- 划(28358)
- 资助(27116)
- 编号(24411)
- 制(21969)
- 成果(21109)
- 部(20128)
- 重点(19902)
- 创(18089)
- 国家社会(17598)
- 教育部(17485)
- 发(17305)
- 课题(17198)
- 创新(17127)
共检索到210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刚 侯晓红
运用多种控制权强化机制实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是终极控制权配置的重要特征,按照所使用的控制权强化机制计算和分解两权分离度是比较不同控制权强化机制的经济后果的重要依据。按照终极控制权配置的控制层次划分,文章在直接控制层次计算了超权股、投票权协议和单一控制等强化机制导致的两权分离度,在间接控制层次计算了金字塔结构和董事会席位超额控制等强化机制导致的两权分离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种控制权强化机制运用下的终极控制权两权分离度计量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春霞
本文详细解读了“两权分离度”(SEP)这一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两权分离度 终极控制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维安 钱先航
基于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的视角,本文以我国地方政府和个人控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对经理层治理的影响,并分析了所有制与政府干预的作用。结果表明两权分离公司有较差的经理层治理,但其中地方政府公司要好于个人公司;而由于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的共同作用,地方政府公司中,两权分离的影响无法确定方向。政府干预会直接影响政治成本的大小,在政府干预小的地区,地方政府公司中,两权分离公司有较好的经理层治理,个人公司则相反。此外,我们还对两权分离的内生选择问题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两权分离 所有制 经理层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宏亮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金字塔结构,然而金字塔顶层的终极控制权对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我国2011—2013年沪市和深市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终极控制权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终极控制权性质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国际四大。其次,终极控制权的控制权比例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性质为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为非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没有显著的关系。再次,终极控制权的现金流权比例会显著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健
本文主要研究终极控制权与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以下结论:民营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国有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时于能够绝对控制董事会的终极控制人而言,其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相比CV,CB是一个更好的终极控制权的代理变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春华 杨兴全 陈旭东
以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以及直接吸收合并等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收购公司并购后1-2年内股东财富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对公司并购绩效具有"激励效应",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导致公司并购绩效的恶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公司高自由现金流和低成长性会加强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并且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在民营上市公司更加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卿 刘少波
本文从公司投资的角度,研究控股股东侵占与外部制度环境治理问题。结果表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相对于私人控股,政府控股公司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制度环境的这种影响,在由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这一研究成果从公司投资的角度为控股股东的侵占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宗宇 邵清芳 陈维良
本文以2010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本Jones模型和线下项目法分别计算线上项目操控性应计利润和线下项目操控性应计利润,考察了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线上项目盈余管理程度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人更倾向于通过隐蔽性更强的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当终极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时,终极控制人更有动机通过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两权分离度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春霞
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特征、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对公司的业绩都有影响。本文采用2003~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后发现分离度越小的企业,其业绩越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多,企业业绩越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丽梅
本文选取2012-2014年沪深上市企业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企业在自身实力发展壮大时,要想保证控制权的完整性和以更小的代价获取较优质的融资,特别是两权分离度逐渐增大的时候,终极控制股东通常会通过提高债务水平来实现上面所说的两个目标,同时国内上市公司因为历史原因,债务的治理效应没有达到高管期待的结果;国家政策通常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如果能够获得政策的扶持,上市企业就能够以更低的代价获取较优质的融资,同时上市公司可以采取法治手段来降低终极控制股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干扰;政府对上市公司采取的政策和宏观调控会对企业的信誉和实力、竞争环境起到巨大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以更低的代价获取发展资金,因此企...
关键词:
终极控制 制度环境 资本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雷 党兴华 杨敏利
文章将公司治理中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纳入终极控制人超额控制的分析框架,以沪深两市A股市场的170家国有上市公司2007年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偏离度对国有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对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非超额控制下,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结构与传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终极控股股东存在超额控制时,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或副董事长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经理层持股比例、高层管理者平均年薪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不存在超额控制时,执行董事比例、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还显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学术界关于公司控制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探讨上,而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本质是对公司不合理配置的控制权进行重新配置和调整的过程。总结了Facebook、雷士照明、万科和阿里巴巴等国内外关于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认为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并归纳了公司控制权在重新配置和调整过程中的五种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基础,即包括政府、出资者、经营者和员工等在内的各要素主体所提供的环境要素、物质要素、决策要素和执行要素对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性程度。最终,明确了公司控制权配置和调整的整体趋势,即哪个主体提供的要素对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性程度越高,其享有的控制权也就越多。研究结论揭示了公司控制权重新配置和调整的规律,深化了公司控制权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缓解实践中的控制权争夺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旭东 曾春华 杨兴全
随着世界并购浪潮的持续进行,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的研究一度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虽然对于并购中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问题还未达成一致的看法,但学者们一致认为,并购动因决定并购行为,而并购行为又影响并购绩效,并购行为起到了中间的"桥梁"作用,它反映了并购动因影响并购绩效的路径。基于此,本文将公司并购动因、并购行为、并购绩效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并以2007~2010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对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多元化并购与公司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公司越容易进行多元化并购,多元化并购的绩效明显低于同业并购的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丽梅
本文以2010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交易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例,对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及其分离情况对绩效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现金流权、终极控制权分离状况与企业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现金流权与经营绩效显现正相关关系。表明两种权利分离指标越高则公司绩效越差,反之,则越好。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公司绩效 现金流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文伟 刘恋
终极股东控制企业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时会产生终极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理论。本文据此建立了涉及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企业投资关系的模型,通过假设推导,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时企业会进行过度投资;控制权越大,过度投资越多,现金流权与企业过度投资负相关,分别体现了控制权的侵占效应和现金流权的激励效应。同时发现终极股东最优现金流权比例与终极股东风险规避程度、投资项目的风险呈反向变动关系,而企业投资与终极股东风险偏好程度、投资项目的风险呈正向变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