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6)
2023(16684)
2022(13744)
2021(12912)
2020(11026)
2019(25218)
2018(25156)
2017(47955)
2016(26239)
2015(30023)
2014(30139)
2013(29286)
2012(26947)
2011(23915)
2010(24157)
2009(22583)
2008(22785)
2007(20581)
2006(17892)
2005(16281)
作者
(75276)
(63338)
(62990)
(60252)
(40313)
(30410)
(28835)
(24482)
(24053)
(22656)
(21611)
(21345)
(20115)
(19856)
(19730)
(19696)
(19216)
(18806)
(18460)
(18155)
(15553)
(15459)
(15445)
(14450)
(14314)
(14256)
(14201)
(13972)
(12795)
(12502)
学科
(106034)
经济(105880)
管理(82102)
(77582)
(65693)
企业(65693)
方法(49161)
数学(43040)
数学方法(42436)
(32648)
(29236)
中国(28308)
(25160)
业经(23807)
(21209)
财务(21138)
财务管理(21087)
(20886)
企业财务(20102)
地方(19284)
农业(18851)
(18646)
贸易(18635)
(18132)
(17658)
(17552)
银行(17506)
(17308)
金融(17303)
理论(16901)
机构
大学(378154)
学院(375334)
(151857)
经济(148542)
管理(144201)
理学(123952)
理学院(122604)
研究(122418)
管理学(120270)
管理学院(119563)
中国(93718)
(79066)
(74686)
科学(74181)
(61742)
(61378)
财经(58848)
中心(58153)
(57203)
业大(55253)
研究所(55234)
(53385)
北京(49323)
农业(48494)
(48294)
师范(47740)
经济学(46817)
(44976)
(43934)
财经大学(43801)
基金
项目(248424)
科学(195692)
基金(181635)
研究(179744)
(158607)
国家(157044)
科学基金(135107)
社会(114555)
社会科(108512)
社会科学(108482)
(96207)
基金项目(95740)
自然(88003)
自然科(85980)
自然科学(85956)
教育(84462)
自然科学基金(84411)
(81393)
资助(74778)
编号(72661)
成果(59982)
重点(55931)
(55657)
(51652)
(51339)
课题(50128)
科研(48216)
创新(48096)
教育部(48092)
(47942)
期刊
(167272)
经济(167272)
研究(108537)
中国(74842)
(62223)
学报(60212)
(56897)
管理(55538)
科学(54297)
大学(46689)
学学(43946)
教育(40153)
农业(38061)
(36093)
金融(36093)
技术(34198)
财经(29988)
业经(26477)
经济研究(26274)
(25679)
问题(22308)
(20522)
(19411)
技术经济(18093)
统计(18035)
理论(17694)
图书(17610)
(17523)
财会(17492)
(16764)
共检索到560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慧辉  潘飞  刘钰莹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对上海家化的案例研究发现,在控制权重新配置时,被收购企业的控股股东-管理层权力的动态博弈与股权激励的设计动机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主导下的股权激励设计体现福利性;民营控股股东在尚未取得公司实质控制权时,会与管理层形成权力制衡,股权激励设计体现激励性;而民营控股股东在取得公司实质控制权后,容易产生利益侵占动机,使股权激励成为收买高管与之合谋的工具。文章丰富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在双重股权代理环境下的治理效应研究,也为合理选择股权激励的微观契约要素并完善公司其他治理机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邵帅  周涛  吕长江  
鉴于大样本实证研究中产权性质差异对股权激励制度影响的内生性问题,我们选择了经历国有和民营产权性质转变的上海家化为案例,分析其国有和民营阶段股权激励制度设计动机的差异,研究企业性质对股权激励制度设计动机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上海家化由国有控股转为民营上市公司过程中五套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发现了产权性质差异影响股权激励设计动机的证据。国有企业由于激励比例及激励收益受到过多的政策限制,导致激励不足,并且由于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股权激励设计倾向于福利型。相反,民营控股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更加合理,倾向于激励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研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不应忽略产权性质的差异。监管当局应该减少对于国有企业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李念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其方案的设计会对股权激励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控制权配置是影响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本质因素。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控制权配置特征对激励方案设计要素的具体影响,进而从优化控制权配置的角度,提出了提升股权激励效果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程仲鸣  夏银桂  
本文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中国国有企业与制度变迁背景,就经理人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关系进行分析,并以2001-2006年宣告实施股权激励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发现,对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实行股权激励能提高公司价值,受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股权激励更能明显增加公司价值。并且,股权分置改革这种制度变迁进一步改进了原有的激励效果。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纪军  张晏  
控制权配置与激励安排是组织治理中的两个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从组织中委托人私人收益角度分析委托人控制权与代理人激励之间可能的冲突,进而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冲突关系进行经验检验。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与股权性质、公司成长速度相关。民营控股公司中的冲突程度显著弱于其他类型公司,国资委控股公司中的冲突显著强于其他类型公司;而公司成长速度越快,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越强。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效果不显著、甚至出现负效应的经验现象,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丁宇璇  
本文以上海家化股权激励合约为例,重点研究了股权激励合约中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和行权价格,发现行权条件的选择侧重于引导经营者的短期决策,行权价格的选择侧重于引导经营者的长期决策,这两个要素分别反映了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短期和长期目标上达成的一致,二者的利益由此得到统一,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股权激励合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任翠玉  李惠  
股权激励机制能够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少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使其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是随着美国安然、世通公司财务丑闻事件的发生,以及微软公司、花旗银行相继放弃股权激励计划事件的出现,使得专家、学者认识到股权激励机制一旦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萍  闵权凤  徐巍  
文章以2006-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试图从影响内部控制的"隐性"因素入手,探讨实施股权激励是否能够加强高管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动机,并分析高管权力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体为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所提高;且激励程度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好;相较于股票期权的形式,限制性股票激励更能够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后,较大的高管权力强化了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的治理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国平  
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使控制权之争在现代社会频繁出现,而这些控制权之争的最后结果大多是以股东的最后胜利而告终。本文以上海家化控制权争夺战为例,分析了其控制权博弈的过程,并将其与国美控制权之争作了对比,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仁俊  高开娟  
本文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实现过程中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监督或冲突作用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和不同成长性公司中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大股东控制对管理层的作用显著影响股权激励效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明显,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增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差;高新技术企业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第一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不明显的监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从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环境角度解答了我国股权激励效果不佳的困惑,为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启用管理层股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陈立勇  胡志勇  
对2个参与方的一次静态博弈分析结论表明,具有双边否决权的共同控制所有权配置,是唯一能同时引致双方披露隐性知识和选择较大投入的产权模式。与此同时,知识溢出和外部性问题等因素使得博弈模型的均衡结论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所以充分的知识共享和最大投入还需要具备其它的组织条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龙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已经在实践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对单个企业盈利水平的研究,缺乏从产出效率出发的绩效评价。本文利用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探究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影响,经过实证检验发现: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产出效率;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提升存在基于所有权特质的异质性,在非国资控制的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终极控制权能够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终极控制权有效促进股权激励对企业产出效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从公司治理的视角丰富了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为企业加强股权激励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具备实践意义;同时从产出效率视角拓宽了股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具备理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颖辉  陈树文  
文章选取初始期创新型城市天津、沈阳、大连、南京、宁波、广州、成都、西安的上市公司样本95家,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初始期创新型城市企业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以及控制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俊华  干胜道  王宏昌  
使用2008~2013年沪深样本公司数据,运用GLS回归实证研究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调整效率正相关,民营控股企业优于国有控股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企业优于两职合一企业;股权激励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国有控股企业股权激励的正向调节效应优于民营控股企业,两职分离企业股权激励的正向调节效应明显,两职合一企业的调节效率不能确定。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张涛涛  孙悦  
文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经理人对股权激励与控制权私利之间关系所起的作用,并以2008~201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独立型经理人对股权激励抑制控制权私利的行为起着正向调节作用,依附型经理人并未发挥有效的监督效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环境中,股权激励对控制权私利的抑制效应更显著,发挥的替代效果更佳。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经理人公司治理角色的认识,拓宽了对控制权私利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