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7)
- 2023(13056)
- 2022(11538)
- 2021(10776)
- 2020(9078)
- 2019(20726)
- 2018(20734)
- 2017(39864)
- 2016(21718)
- 2015(24414)
- 2014(24367)
- 2013(23961)
- 2012(21845)
- 2011(19716)
- 2010(19513)
- 2009(18001)
- 2008(17830)
- 2007(15535)
- 2006(13710)
- 2005(12212)
- 学科
- 济(82939)
- 经济(82814)
- 管理(70278)
- 业(63251)
- 企(54765)
- 企业(54765)
- 方法(38371)
- 数学(32760)
- 数学方法(32390)
- 财(26011)
- 农(21095)
- 中国(20753)
- 业经(20135)
- 制(19709)
- 学(19046)
- 务(17017)
- 财务(16947)
- 财务管理(16911)
- 企业财务(16125)
- 地方(15153)
- 理论(14666)
- 贸(13962)
- 贸易(13954)
- 技术(13911)
- 环境(13856)
- 农业(13840)
- 和(13821)
- 体(13556)
- 易(13552)
- 银(13484)
- 机构
- 大学(311908)
- 学院(308101)
- 管理(124565)
- 济(119106)
- 经济(116422)
- 理学(107896)
- 理学院(106726)
- 管理学(104995)
- 管理学院(104418)
- 研究(101154)
- 中国(74226)
- 京(66206)
- 科学(63430)
- 财(58758)
- 所(50568)
- 农(49658)
- 业大(47262)
- 财经(46651)
- 研究所(46025)
- 中心(45927)
- 江(44683)
- 经(42321)
- 北京(41596)
- 范(39294)
- 农业(38998)
- 师范(38881)
- 院(36647)
- 州(36245)
- 经济学(35553)
- 财经大学(34857)
- 基金
- 项目(214525)
- 科学(168379)
- 基金(156259)
- 研究(155833)
- 家(136731)
- 国家(135637)
- 科学基金(116555)
- 社会(97582)
- 社会科(92454)
- 社会科学(92432)
- 基金项目(83643)
- 省(83415)
- 自然(76819)
- 自然科(75037)
- 自然科学(75021)
- 自然科学基金(73679)
- 教育(71072)
- 划(70367)
- 资助(63702)
- 编号(63567)
- 成果(52126)
- 重点(47693)
- 部(47279)
- 创(44685)
- 发(44300)
- 课题(43074)
- 创新(41742)
- 制(41637)
- 科研(41116)
- 教育部(40596)
- 期刊
- 济(128439)
- 经济(128439)
- 研究(90174)
- 中国(57558)
- 学报(52201)
- 财(46431)
- 管理(45565)
- 科学(45547)
- 农(44780)
- 大学(38690)
- 学学(36255)
- 教育(32515)
- 农业(30829)
- 融(25356)
- 金融(25356)
- 技术(25257)
- 财经(22952)
- 业经(20652)
- 经济研究(20119)
- 经(19437)
- 图书(19219)
- 理论(16701)
- 问题(16488)
- 业(15885)
- 科技(15565)
- 实践(15425)
- 践(15425)
- 版(14390)
- 技术经济(14021)
- 情报(13964)
共检索到446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丽莎
对2008~2010年间98起控制权变更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检验首次公告效应和正式实施公告效应是否具有时差效应。研究发现,控制权变更信息在首次公告日和正式公告日均对股价有正向冲击效应;公告日后的累计异常收益在首次公告中为正向,而在正式公告中则显著为负向冲击,并且首次公告和正式公告的累积异常收益会因控制权变更交易是否跨年完成而呈现差异。进一步回归结果表明,首次公告与正式公告的CAR差值与时差显著正相关,但跨年完成交易对时差效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控制权变更 事件研究 时差效应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云舵 王蕾 刘群英
基于PPP项目控制权归属的现状,研究项目控制权在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合理变更的新模式。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解释PPP项目控制权变更的本质,并通过对影响项目控制权变更的因素分析,在制度层面、契约层面和技术层面给出控制权变更的新方法,进一步提出控制权变更新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本文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特殊资产保护出发,基于终极控制权,探讨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以及大股东制衡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战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虽然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显得越可靠和及时,但控股股东无意于提升信息披露的相关性。(2)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比例越高,即其特殊资产卷入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卷入信息操纵。提高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但同样无意于提升信息披露的相关性。(3)其他大股东可能阻碍控股股东操控信息披露,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可能对信息披露以及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产生负面作用。(4)其他大股东制衡度与信息披露指数、信息披露可靠性和及时性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斌
随着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逐步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外部制度压力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和企业自律系统的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吗?本文从沪、深两市68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 - 2011年的公司年报中手工收集环境数据.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用以衡量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运用内部控制指数及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及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逐年提高之态势.内部控制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春玲 丁辉
本文以我国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情况,以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CEO和CFO变更情况,研究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同公司治理结构变更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内控缺陷及修复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CEO变更之间的关系,而针对公司治理结构变更同内控缺陷及修复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现有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本文不仅检验了董事会、审计委员会、CEO与内控缺陷和修复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检验了内部控制委员会和CFO变更与内控缺陷修复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陈若晴
文章在对美国和中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政策背景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回顾了近年来内部控制实证研究的主要成果,最后结合财政部等五部委2010年4月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指出了我国内部控制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内控披露 历史演进 研究展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贾楠
破产重整情形下,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一系列重要程序与措施的决策者与推动者,在实现破产企业保值升值、平衡利害方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破产重整上市公司的股权变动频率高、幅度大,且外部投资人引入等因素增加了股权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实际控制人的界定难度较大;与此同时,相关信息披露规则的设计需兼顾《企业破产法》与《证券法》的多元价值需求,传统规则难以有效应对。针对实际控制人的界定问题,宜从形式至实质标准的考量、综合与动态的双重考量、投资关系与权力支配的双重考量三方面出发,进一步优化界定标准。针对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问题,宜遵循挽救破产企业与公平清偿相兼顾的基本原则,考虑采取“安全港”豁免、听证会披露、分阶段披露等针对性措施,以进一步提升破产重整情形下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瑗玮 任海云
本文以2010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完善,因股东经理人以及大小股东冲突引起的公司代理成本越低;此外,还验证了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成长性、盈利能力、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比例,二职合一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代理成本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周勤业
借鉴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历史与实践,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进行了初步探索。结合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指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监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红
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对外部审计意见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我国2009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我国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非标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风险与缺陷和非标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是有必要和有效的。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缺陷 审计意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明辉 王学军
商业银行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有利于促使银行管理当局及时改进银行内部控制,并为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2年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尚存在许多不足,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关于银行内部控制的信息。有必要修改有关规定,规范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鹏程 杨昭铭
在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发布首批两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欧盟委员会发布首批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后,主要国家和地区也将陆续出台可持续披露准则。遵循可持续披露准则相关要求,确保可持续信息披露质量,需要加快可持续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建设。本文梳理了可持续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现状,基于当前可持续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从发展战略、风险管理流程、信息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内部审计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汪薇
本文针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通过描述性统计对2006年沪市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认为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未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文章相应提出如下改进建议: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框架;作为制定、执行、评估和审核的基础,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应采用强制披露和分步走相结合的做法;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应采用强制性披露和鼓励性披露相结合的作法;加强对内部...
关键词:
沪市公司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赖秋萍
接连曝出的财务丑闻使美国证券市场遭受重创,同时我国也相继发生了中国银行银行开平支行特大舞弊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因此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显得尤为重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可以对内部控制执行起到有效监督作用,限制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经过注册会计师鉴证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以提高其公信力。本文通过对上市银行2010年年报进行描述性统计,系统分析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银行 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婷 程博
本文以2010年深市A股非金融行业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操控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操控性酌量费用显著负相关。表明高质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