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0)
- 2023(11529)
- 2022(10051)
- 2021(9285)
- 2020(8062)
- 2019(17802)
- 2018(17840)
- 2017(35525)
- 2016(19036)
- 2015(21237)
- 2014(20665)
- 2013(20382)
- 2012(18632)
- 2011(16805)
- 2010(16909)
- 2009(16522)
- 2008(16409)
- 2007(14684)
- 2006(13170)
- 2005(12185)
- 学科
- 济(78096)
- 经济(77969)
- 管理(66426)
- 业(63847)
- 企(55001)
- 企业(55001)
- 方法(38249)
- 数学(34530)
- 数学方法(34334)
- 财(30559)
- 制(24327)
- 中国(21783)
- 务(20485)
- 财务(20456)
- 财务管理(20411)
- 农(20145)
- 企业财务(19568)
- 体(17010)
- 业经(16857)
- 贸(15662)
- 贸易(15651)
- 银(15352)
- 银行(15340)
- 易(15295)
- 体制(14724)
- 行(14571)
- 融(14245)
- 金融(14242)
- 农业(12667)
- 技术(11277)
- 机构
- 大学(270512)
- 学院(269388)
- 济(118409)
- 经济(116180)
- 管理(107076)
- 理学(92018)
- 理学院(91184)
- 管理学(90064)
- 管理学院(89553)
- 研究(81526)
- 中国(67162)
- 财(64228)
- 京(54814)
- 财经(50087)
- 经(45520)
- 科学(42199)
- 江(39415)
- 所(38838)
- 中心(38186)
- 经济学(38077)
- 财经大学(37467)
- 北京(34718)
- 经济学院(34598)
- 农(34003)
- 研究所(33763)
- 业大(32430)
- 州(31591)
- 商学(31211)
- 商学院(30942)
- 范(30907)
- 基金
- 项目(168078)
- 科学(135027)
- 研究(128137)
- 基金(125974)
- 家(106061)
- 国家(105211)
- 科学基金(92590)
- 社会(85438)
- 社会科(81267)
- 社会科学(81253)
- 基金项目(65801)
- 省(63407)
- 教育(60360)
- 自然(57001)
- 自然科(55707)
- 自然科学(55696)
- 自然科学基金(54783)
- 划(53308)
- 资助(52288)
- 编号(52122)
- 成果(43496)
- 部(39924)
- 制(38155)
- 重点(37048)
- 教育部(35917)
- 国家社会(35733)
- 创(35701)
- 人文(35187)
- 课题(35084)
- 发(34471)
- 期刊
- 济(130370)
- 经济(130370)
- 研究(84368)
- 财(53706)
- 中国(49892)
- 管理(42059)
- 学报(33087)
- 融(32959)
- 金融(32959)
- 科学(31518)
- 农(31320)
- 大学(27299)
- 财经(26372)
- 学学(25664)
- 教育(25448)
- 经(22447)
- 经济研究(21997)
- 业经(21606)
- 技术(21217)
- 农业(20600)
- 问题(17521)
- 贸(16076)
- 理论(14220)
- 财会(14122)
- 会计(13610)
- 商业(13600)
- 国际(13421)
- 技术经济(12580)
- 实践(12528)
- 践(12528)
共检索到407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贇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并利用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与公司控股股东拥有的控制权成正向关系,而与其拥有的现金流权成反向关系;控制权比率与现金流权比率差异越大,并购交易的溢价越高。同时,在控股股东控制权比率和现金流权比率相分离的情况下,并购溢价水平与并购交易支付对价中的股权支付比率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由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上市公司所发起的并购交易,如果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则交易溢价水平相对较高,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却对并购溢价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权 并购溢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冬琴 陈文浩
文章基于中国证券市场2004年和2005年的并购事件,实证检验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对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控制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和并购绩效之间均呈现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控制权还是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均具有两面性特征。中国民营股东在安排所有权结构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控股股东充分的控制权,又必须避免控制权与现金流权过分偏离,以防止公司价值落入非线性曲线的底部。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权 并购 民营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仲鸣
基于大小股东代理理论,本文分析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我国企业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越大,投资不足现象越严重,并且,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低,这种代理问题对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表现得越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较高的现金持有偏好是终极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不足的可能机制。但以上结论在国有企业并不成立。本文从终极控制人视角拓展转型国家的投资理论,也从投资视角为理解产权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现金流权 控制权 投资效率
[期刊] 预测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金流权、控制权及其分离程度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现金流权、控制权及其分离程度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公司负债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债务融资,扩大其可掌控的资源,以便进行攫取行为。两权分离程度越大,这种动机就越强。公司负债水平与两权分离程度总体上呈现一种倒U型关系。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现金流权 控制权 资本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浩
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我国A股2007—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公司自由现金流对负债水平的影响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随着自由现金流的增加,为了约束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公司负债水平便会越高,并且,内部人控制对这一影响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用股权集中度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来衡量内部人控制的程度,即股权集中度下降会削弱负债水平随自由现金流上升而上升的效应;两职合一后,管理人员的控制能力上升,使得这种效应也进一步削弱,从而在理论上为加强公司治理、减少内部人控制以及进一步更好地解决公司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志强 石本仁
文章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高管将其私人控制权收益在同行业内做比较时所产生的公平性感受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揭示了高管公平性偏好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相对于股权分散或者存在股权制衡的公司,股权集中公司高管控制权收益绝对额及控制权收益-公司价值敏感性较高,而额外控制权收益的分布情况却与之大相径庭。国有控股公司的高管控制权收益绝对额均值最大,但额外控制权收益均值较小;而家族控股公司的高管控制权收益绝对额均值最小,但额外控制权收益均值较大。(2)控制权收益绝对额与额外控制权收益的激励方向相反。相对于股权分散或者存在股权制衡的公司,股权集中公司高管控制权收益绝对额显著降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烨
利用2002~2003年我国A股市场数据,从上市公司至其最终控制人之间股权控制链的视角,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与控制性股东侵占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随着股权控制链的增长而趋于严重,这种情况在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也就是说,相对于国有控股股东,非国有最终控制人有更强的激励通过建立较长的控制链,达到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目的。其政策含义是,治理控制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应关注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及其与上市公司之间形成的控制权结构。
关键词:
最终控制人 股权控制链 资金侵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锡明 刘西友
本文选用2000~2006年深沪两市第一大股东发生变革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治理环境和股权特征对控制权私有水平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干预程度越轻,控制权私有收益越小;执法水平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越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之间呈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有负向作用;股权性质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治理环境 股权特征 控制权私有收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昆玉 王跃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具有改善经营绩效的功能?本文以1997~2000年在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5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总资产收益率扣减行业均值后,作为绩效衡量基准,选择控制权转移前2年至后3年共6年作为时间窗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权转移后的3年或4年里,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到了改善;有偿转让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优于无偿划拨型;部分转移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与全部转移型无显著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进
文章以终极所有权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在我国中小板上市三年以上的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成长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家族控股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两权之间适度分离有利于企业成长,过度分离不利于企业成长。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 现金流权 成长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德贵 雷鹏
本文选用2007-201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过度投资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和过度投资存在倒U型关系,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与过度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这是现金流权的激励效应和控制权的侵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金字塔结构 现金流权 控制权 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谷祺 邓德强 路倩
为探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程度,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理论模型。然后,本文以121家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现金流权、控制权、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率以及影响公司价值的诸多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率平均为62%,并且此分离程度在东亚为最高。另外,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价值与现金流权比例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与控股股东的“掠夺性分红”行为有关;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价值与控制权比例显著负相关,与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比例、负债规模、净资产收益率均不相关,与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与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波
本文旨在考察上市公司控制权性质与审计需求的关系。根据"终极所有权"理论,本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性质进行重新分类,以反映控制权属性与其选择审计师的关系。本文发现,中央直属类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对于高级差审计的需求,但其对于国际所、国内所存在不同的需求偏好;地方所属类上市公司的需求偏好并不明显;政府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类上市公司并未表现出对于高级差审计的需求。
关键词:
控制权性质 审计需求 审计师级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乐 谢德仁 陈运森
本文研究私人控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监督和行业竞争对经理人激励的影响。具体地,以实际控制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与否来衡量实际控制人监督的力度,基于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与实际控制人不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公司相比较,实际控制人以董事身份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公司的经理人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且这一关联关系只出现在所处行业竞争程度相对较高的公司中。本文的发现意味着,对于私人控股上市公司来说,实际控制人通过直接参与薪酬委员会的运作来有效监督和改进经理人激励机制,完全独立的薪酬委员会未必最优。本文的发现也为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正面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邬国梅
本文没有采用一般意义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模型,而是假设控股股东与经理人利益相一致的分析框架。只要股权融资下的控制权收益超过负债融资下的财务杠杆收益,控股股东就会选择权益融资方式实施投资项目。即使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和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小于零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仍因能通过发行新股所取得的控制权收益达到其投资目标而实施该投资项目,从而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5年中,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净利润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在第5年平均为负。经粗略估算,上市公司每次股权再融资所取得的平均控制权收益约为2.26亿元,其中国有股东约为1.5亿元,上市公司可接受投资项目的最低收益...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控制权收益 过度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交易特征、并购溢价及并购绩效分析——来自上市公司大宗股权协议转让的经验证据
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盈余信息含量——来自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并购整合能力与并购业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吗?——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行业特征与控制权私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业绩——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目标公司控制主体变更及其溢价效应研究——来自我国企业并购的证据
治理环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及现金持有量——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最终控制权、现金流权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