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4)
2023(12070)
2022(10404)
2021(9472)
2020(8387)
2019(18961)
2018(18803)
2017(37146)
2016(20393)
2015(22856)
2014(23017)
2013(22960)
2012(21594)
2011(19568)
2010(19711)
2009(18523)
2008(18961)
2007(17142)
2006(14743)
2005(13553)
作者
(59445)
(49985)
(49941)
(47873)
(32083)
(24141)
(22935)
(19228)
(18806)
(18012)
(16999)
(16860)
(16102)
(15968)
(15932)
(15614)
(15235)
(14736)
(14659)
(14451)
(12441)
(12407)
(12135)
(11318)
(11317)
(11301)
(11264)
(11113)
(10200)
(9890)
学科
(86669)
经济(86542)
管理(66787)
(63282)
(53916)
企业(53916)
方法(44253)
数学(39625)
数学方法(39296)
(29406)
(22255)
(21492)
中国(20373)
(19360)
财务(19324)
财务管理(19277)
企业财务(18503)
业经(17501)
(16822)
(15507)
贸易(15503)
(15272)
银行(15238)
(15078)
(15032)
金融(15028)
(15009)
(14398)
地方(13989)
农业(13837)
机构
大学(302933)
学院(298946)
(126711)
经济(124130)
管理(115250)
理学(99580)
理学院(98518)
研究(98008)
管理学(97022)
管理学院(96436)
中国(75647)
(64465)
(62145)
科学(57904)
财经(50898)
(50570)
(49807)
(46254)
中心(45863)
(45269)
研究所(44684)
业大(43899)
经济学(40612)
农业(39913)
北京(38686)
财经大学(38052)
经济学院(36919)
(36195)
师范(35777)
(35386)
基金
项目(196193)
科学(155609)
基金(146061)
研究(140933)
(127068)
国家(126081)
科学基金(108597)
社会(91878)
社会科(87353)
社会科学(87330)
基金项目(76924)
(75124)
自然(70433)
自然科(68844)
自然科学(68823)
自然科学基金(67704)
教育(66140)
(63645)
资助(60723)
编号(55412)
成果(46175)
(45678)
重点(44298)
(40819)
(40306)
(40295)
教育部(39663)
国家社会(38771)
创新(38311)
科研(38304)
期刊
(134931)
经济(134931)
研究(87548)
中国(57114)
(53978)
学报(48342)
(45260)
科学(43042)
管理(42086)
大学(36942)
学学(35100)
(32097)
金融(32097)
农业(29526)
教育(27336)
财经(26996)
技术(24120)
(22965)
经济研究(21875)
业经(20532)
问题(18369)
(15849)
(15074)
技术经济(14920)
(14871)
理论(14864)
统计(14429)
财会(14196)
(13237)
实践(13220)
共检索到440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纪军  张晏  
控制权配置与激励安排是组织治理中的两个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从组织中委托人私人收益角度分析委托人控制权与代理人激励之间可能的冲突,进而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冲突关系进行经验检验。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与股权性质、公司成长速度相关。民营控股公司中的冲突程度显著弱于其他类型公司,国资委控股公司中的冲突显著强于其他类型公司;而公司成长速度越快,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越强。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效果不显著、甚至出现负效应的经验现象,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水生  梁淑红  
本文利用2005~2012年年末仍未行权的股权激励样本,以股价变动1%所引起的各授予对象的股权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价值变动额占其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股权激励程度,分别从董事会、高管层、CEO和CFO四个角度研究了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一、引言2005年以来,中国证监会陆续发布有关股权激励相关制度规定以规范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秉祥  邓向梅  
本文以沪深两市2011~2013年已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239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综合控制权配置特征,研究了控制权配置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的有效性较高;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权激励有效性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与股权激励有效性负相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古柳  王烨  姚家乐  
以2006至2015年间我国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控制权结构视角,本文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结构对股权激励有效期设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比例与上市公司所设定的股权激励有效期长短显著正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所设定的激励有效期更长,并且国有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对上市公司所设定的激励有效期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当管理层权力较弱时,实际控制人控制权与激励有效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增强。本文从激励有效期设定的角度,丰富了股权激励有效性研究文献;同时,从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结构视角,拓展了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桂芬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11—201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股权激励力度越大,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不完备性,通过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抑制高管的自利动机和冒险行为,确保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促进作用的发挥。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在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俊华  干胜道  王宏昌  
使用2008~2013年沪深样本公司数据,运用GLS回归实证研究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调整效率正相关,民营控股企业优于国有控股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企业优于两职合一企业;股权激励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国有控股企业股权激励的正向调节效应优于民营控股企业,两职分离企业股权激励的正向调节效应明显,两职合一企业的调节效率不能确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丁宇璇  
本文以上海家化股权激励合约为例,重点研究了股权激励合约中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和行权价格,发现行权条件的选择侧重于引导经营者的短期决策,行权价格的选择侧重于引导经营者的长期决策,这两个要素分别反映了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短期和长期目标上达成的一致,二者的利益由此得到统一,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股权激励合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汝俊  龙子午  姚逍遥  
2005年4月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我国资本市场的所有基本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上市公司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成为现实可能,故对于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研究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09—2011年间处于股权激励实施状态中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激励股总数及高管所授予激励股占当期总激励权益有益于提高公司价值,缓解委托代理冲突,股权激励公司规模的适度扩大、"两职分离"也有益于公司绩效的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闽军  李玉宝  
本文在对现有我国企业实行股权激励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没有完全发挥其对经营者激励作用 ,业绩股票和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所起的激励作用软弱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本身独特的运行机制及在激励机制设计、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问题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为股权激励有效实行提供保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张涛涛  孙悦  
文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经理人对股权激励与控制权私利之间关系所起的作用,并以2008~201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独立型经理人对股权激励抑制控制权私利的行为起着正向调节作用,依附型经理人并未发挥有效的监督效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环境中,股权激励对控制权私利的抑制效应更显著,发挥的替代效果更佳。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经理人公司治理角色的认识,拓宽了对控制权私利的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娄贺统  郑慧莲  张海平  吕长江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所得税制度差异,发现中国的所得税规定与股权激励制度的激励效果存在冲突,主要表现为: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其超额累进税制导致的高边际税率会影响股权激励效用的发挥;在行权日纳税,过重的税收负担会削弱高管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积极性,或迫使高管立即抛售股票来缴税,还容易引发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在行权日纳税还导致股权激励收益与税基不匹配。文章针对我国股权激励税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税收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永生  陈维政  
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高管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理论视角,考虑终极控制权情景因素,实证分析了高管股权激励的结果效应。结论显示,终极控制权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方式的选择,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影响企业绩效,具体控制权情景下高管薪酬激励方式间企业绩效存在差异。总体而言,不论国有性质还是非国有性质,低控制权强度下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绩效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而高控制权强度下二者的差异不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仁俊  高开娟  
本文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实现过程中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监督或冲突作用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和不同成长性公司中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大股东控制对管理层的作用显著影响股权激励效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明显,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增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差;高新技术企业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第一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不明显的监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从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环境角度解答了我国股权激励效果不佳的困惑,为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启用管理层股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李念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其方案的设计会对股权激励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控制权配置是影响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本质因素。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控制权配置特征对激励方案设计要素的具体影响,进而从优化控制权配置的角度,提出了提升股权激励效果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英凯  周静  杨安华  
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是中国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两种管理层激励方式,而能否为股东创创造价值则是判断管理层激励是否有效的一般标准。文章以2006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着重考察了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结果发现:前者对提升企业价值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后者则无益于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加。这意味着中国上市公司当前的管理层激励主要依靠提高管理层的薪酬而得以实现,而管理层持股需要继续得到监管政策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