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2)
- 2023(18379)
- 2022(15317)
- 2021(14262)
- 2020(12306)
- 2019(27769)
- 2018(27681)
- 2017(52369)
- 2016(28802)
- 2015(31659)
- 2014(31110)
- 2013(30571)
- 2012(27709)
- 2011(24678)
- 2010(24829)
- 2009(23316)
- 2008(23551)
- 2007(20530)
- 2006(18039)
- 2005(16297)
- 学科
- 济(118515)
- 经济(118350)
- 业(105811)
- 管理(98519)
- 企(94858)
- 企业(94858)
- 方法(57184)
- 数学(47731)
- 数学方法(47184)
- 财(40611)
- 农(34888)
- 业经(33943)
- 制(28702)
- 务(28350)
- 财务(28298)
- 财务管理(28251)
- 中国(27913)
- 企业财务(26959)
- 农业(24207)
- 技术(21248)
- 体(21216)
- 学(20344)
- 贸(20343)
- 贸易(20335)
- 理论(20038)
- 易(19781)
- 划(19104)
- 和(18950)
- 银(18762)
- 银行(18711)
- 机构
- 学院(407026)
- 大学(405882)
- 济(167511)
- 经济(164381)
- 管理(161633)
- 理学(139807)
- 理学院(138388)
- 管理学(136104)
- 管理学院(135341)
- 研究(129050)
- 中国(101192)
- 京(83610)
- 财(83466)
- 科学(78382)
- 农(72459)
- 财经(65969)
- 所(64312)
- 业大(62239)
- 江(61772)
- 中心(60218)
- 经(60106)
- 研究所(57969)
- 农业(57217)
- 经济学(51665)
- 北京(51580)
- 财经大学(49014)
- 范(48183)
- 州(47900)
- 师范(47556)
- 经济学院(46749)
- 基金
- 项目(273537)
- 科学(217328)
- 基金(202622)
- 研究(195235)
- 家(177598)
- 国家(176116)
- 科学基金(152714)
- 社会(126773)
- 社会科(120299)
- 社会科学(120270)
- 基金项目(107262)
- 省(106463)
- 自然(100865)
- 自然科(98600)
- 自然科学(98569)
- 自然科学基金(96905)
- 教育(90937)
- 划(89876)
- 资助(82504)
- 编号(76301)
- 重点(61624)
- 部(61269)
- 成果(61109)
- 创(59172)
- 发(56857)
- 创新(54799)
- 制(53313)
- 科研(53213)
- 国家社会(53181)
- 教育部(53026)
- 期刊
- 济(181990)
- 经济(181990)
- 研究(114862)
- 中国(76695)
- 财(70094)
- 农(65762)
- 学报(65306)
- 管理(64089)
- 科学(59965)
- 大学(50589)
- 学学(48195)
- 农业(44147)
- 融(39915)
- 金融(39915)
- 教育(37608)
- 技术(35976)
- 财经(33932)
- 业经(30960)
- 经(29037)
- 经济研究(28607)
- 业(25642)
- 问题(24163)
- 技术经济(20867)
- 版(20515)
- 财会(19888)
- 统计(19515)
- 商业(18709)
- 贸(18522)
- 策(18437)
- 理论(18382)
共检索到597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富荣
一、引言伯利和米恩斯早在1932年在他们的名著《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中,从美国非金融公司中挑选了规模最大的200家进行分析,提出了股权分散的假设,即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下文称为两权分离)。公司的大部分所有权分散在各中小股东之间,而控制权则被管理者所掌握,从而引发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然而,纵观1980年以后的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却发现了与前者不同的观点,大部分国家的上市公司中,其控制权与所有权并未向前者所说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治国 严中园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2004年和2006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民营控制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差异。结论表明:股权分置条件下,现金股利成为民营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直接工具;股权分置改革后,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出现了"倒U"型关系,一定程度反映了民营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变化趋势;实际控制人成为管理者的控制模式,加剧了控股股东对股利政策的控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宏进一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实现自身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依靠控制权占用企业发展资金来满足私有收益,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本文选取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企业研发投入有负向效应,进一步地,股权制衡呈现削弱这种负向效应,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现象在民营企业中更明显,而股权性质对这种负向效应没有显著影响。最后就针对解决"第二类代理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两权分离 研发投入 股权制衡 产权所有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分红监管政策对于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笔者以2004—2018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中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从样本总体以及区分监管政策类型、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等维度,实证检验了两权分离度对企业现金分红的影响及其间分红监管政策发挥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证实:两权分离度对企业现金分红有负向影响,但是半强制分红政策削弱了这种负向影响;区分所有制类型检验证实,半强制分红政策对国有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大;区分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检验证实,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之企业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大;实施差异化分红政策增强成长期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负向关系,削弱成熟期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下的企业代理理论,能够为改进监管政策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邹平 付莹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享有的控制权可能超过其持有的现金流权,造成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两权分离致使股权结构更加复杂,为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淘空上市公司和利润转移等行为提供了便利。文章从理论角度考察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企业价值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权 最终控制人 上市公司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舒绍敏
文章以"法与金融"理论中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计量原理为基础,以2003年~2007年间沪深两市中发生的151宗控制权转移事件为研究样本,从股权分置改革进程角度考察了法律制度改进对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大小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显著的降低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程度。在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众多因素中,股权制衡机制能够有效抑制控股股东攫取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南春
本文收集了45家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的1800个原始财务指标,采用T检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选择样本企业2003年至2006年的"每股收益"等10个财务指标作为检验元,评估这些企业改革前后财务绩效的变化,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短期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在改革前后无显著变化,而企业的长期债务风险在改革后有所加大。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财务绩效 T检验 股权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立军 宋献中
本文以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差值衡量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以最终控制人的产权性质作为分类标准,论述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代理冲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中央企业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地方企业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当控制了负债融资约束这一变量之后,不受负债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该结果表明了代理冲突"激励"企业投资受制于企业负债融资能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谷祺 邓德强 路倩
为探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程度,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理论模型。然后,本文以121家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现金流权、控制权、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率以及影响公司价值的诸多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率平均为62%,并且此分离程度在东亚为最高。另外,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价值与现金流权比例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与控股股东的“掠夺性分红”行为有关;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价值与控制权比例显著负相关,与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比例、负债规模、净资产收益率均不相关,与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与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宜荣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步取代了股权分散下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代理冲突,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控制权、现金流权、两权分理程度提出三个假设,选取了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2010年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两权分离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度与公司价值负相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度与公司价值正相关。
关键词:
控制权 现金流权 两权分离 公司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妍 王利 张荣霞 周睿
文章在Heckman选择模型和两部模型的框架下利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确实使得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倾向性有所减小,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扭转以往股权集中度与现金分红所呈现的特殊关系,这就意味着股权分置问题尽管影响了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但并不是造成以往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与股权集中度之间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利用2005年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控股股东集团净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显著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实证研究还发现,不同的初始条件会影响到股权分置改革效果,改革的政策效果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权结构最不合理的公司中最为明显。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公司治理 市场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兴全 张照南
利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披露的2003年—2006年的终极控股股东数据和樊纲、王小鲁(2007年)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检验治理环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及现金持有量的关系。研究发现,治理环境与现金持有量正相关;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这种负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科 张宗益
本文利用2005—2007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探讨了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与终极股东控制权显著正相关,与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的相关性不显著;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与公司价值呈U型关系,且U型关系顶点左侧的样本数占整个样本的84.384%,即大部分的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控制在使其易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范围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靖 李定辰 李常洪
公司年度报告作为上市企业披露信息的重要工具,对中小投资者意义重大。企业会在董事会报告部分进行自利性业绩归因。为了研究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自利性业绩归因的影响,文章以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逐一分析公司年度报告,获得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变量。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理论基础,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均呈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呈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两权分离度、经营现金流与权益保护的理论假设与实证检验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下的上市公司成长性实证研究
制度环境、控制权私利与流通权价值——来自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证据
股权分置改革与资本市场效率——基于三因子模型的实证检验
股权分置改革的中期检验:透析内在机理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吗?——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不流动资产折价的实证检验——基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实践
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公司现金分红吗——基于A股制造业数据的检验
制度环境改善有助于提高管理层持股效率吗?——基于2002-2010年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实证检验
实际控制人特征与上市公司价值关系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