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4)
2023(7319)
2022(6169)
2021(5709)
2020(4894)
2019(10780)
2018(10631)
2017(20510)
2016(11257)
2015(12101)
2014(12134)
2013(11907)
2012(10903)
2011(9810)
2010(9822)
2009(9339)
2008(9660)
2007(8634)
2006(7544)
2005(7184)
作者
(31595)
(26611)
(26271)
(25378)
(17007)
(12839)
(11958)
(9989)
(9963)
(9671)
(9174)
(8949)
(8783)
(8628)
(8472)
(8189)
(7833)
(7741)
(7741)
(7629)
(6616)
(6529)
(6354)
(6122)
(6072)
(6009)
(5885)
(5769)
(5407)
(5112)
学科
(42020)
管理(41948)
经济(41933)
(37509)
(33784)
企业(33784)
(18996)
方法(18620)
数学(16304)
数学方法(16151)
(15597)
(13400)
财务(13378)
财务管理(13354)
企业财务(12936)
(10942)
中国(10149)
体制(9624)
(9552)
业经(9546)
(9000)
银行(8989)
(8649)
金融(8647)
(8524)
(8310)
技术(7120)
(6917)
环境(6292)
(6236)
机构
大学(161071)
学院(158720)
(66156)
经济(64781)
管理(60191)
研究(52686)
理学(51656)
理学院(51117)
管理学(50350)
管理学院(50038)
中国(41325)
(37635)
(32929)
科学(30123)
财经(29058)
(26437)
(26409)
(24798)
中心(24272)
(24036)
研究所(23403)
财经大学(21931)
业大(21874)
经济学(21323)
北京(20519)
农业(19323)
经济学院(19153)
(19095)
(18841)
(17999)
基金
项目(104424)
科学(83717)
基金(79162)
研究(74851)
(69208)
国家(68700)
科学基金(59626)
社会(49849)
社会科(47465)
社会科学(47455)
基金项目(41519)
(39260)
自然(38836)
自然科(37993)
自然科学(37981)
自然科学基金(37385)
教育(34884)
(33488)
资助(32279)
编号(28214)
(25600)
(24537)
成果(24119)
重点(23637)
(22095)
(22012)
教育部(21498)
国家社会(21427)
创新(20803)
人文(20490)
期刊
(72204)
经济(72204)
研究(48586)
(33338)
中国(32766)
学报(25773)
管理(24416)
科学(23090)
(22959)
大学(20242)
(19726)
金融(19726)
学学(19290)
财经(15865)
农业(14705)
教育(14334)
(13444)
技术(11544)
经济研究(11495)
业经(10441)
问题(9391)
财会(9220)
会计(8220)
(8107)
理论(8107)
(7520)
(7254)
实践(7150)
(7150)
科技(6806)
共检索到240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立章  王咏梅  王志诚  
本文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13年的数据,研究了两权分离度(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对通过股价同步性所刻画的市场信息传递的阻隔程度。研究结果发现:首先,两权分离度和实际控制人性质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其次,实际控制人的国有性质以及股权制衡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两权分离对股价同步性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度高、国有性质以及股权制衡度低等股权结构特征会降低公司信息披露的水平和质量,影响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从而降低股价中包含的公司特质信息,导致较高的股价同步性水平,最终影响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丽梅  
本文以2010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交易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例,对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及其分离情况对绩效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现金流权、终极控制权分离状况与企业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现金流权与经营绩效显现正相关关系。表明两种权利分离指标越高则公司绩效越差,反之,则越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龚大林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较强的股价"同涨同跌"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还在微观上影响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融资行为。基于此,文章从股价同步性的度量出发,研究了市场环境、股权控制特征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揭示了公司治理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微妙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水平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文伟  刘恋  
终极股东控制企业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时会产生终极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理论。本文据此建立了涉及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企业投资关系的模型,通过假设推导,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时企业会进行过度投资;控制权越大,过度投资越多,现金流权与企业过度投资负相关,分别体现了控制权的侵占效应和现金流权的激励效应。同时发现终极股东最优现金流权比例与终极股东风险规避程度、投资项目的风险呈反向变动关系,而企业投资与终极股东风险偏好程度、投资项目的风险呈正向变动关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燕芳  张晓璇  高宏洁  
借鉴公司制企业的经验,定义PPP项目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概念,分析导致某些PPP项目中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原因,基于避免两权分离的思路,构建以公共部门为控制人的PPP项目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合理配置的概念框架,并提出实现合理配置的注意点,以期为解决剩余控制权配置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茂松  
从终极产权的视角,以我国沪、深两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发现: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水平越高,其掠夺外部投资者的成本也就越高,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公司提供更多较长期限的债务资金,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其越有可能掠夺外部投资者,增大了公司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导致较高的债务融资代理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其提供更多的短期资金来约束终极控制股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惟  
本文通过对2003-2006年度3642个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由于金字塔结构形成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状况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上市公司的金字塔结构下的两权分离广泛存在,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却在不同产权性质的样本中呈现了较大差异,研究表明,异质的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蕴涵了不同的治理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文伟  冉茂盛  周姝  
以最终控制权大于10%的21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最终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金流权、最终控制权均对过度投资有抑制作用;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时,最终控制人倾向于过度投资以实现隧道效应,因此,降低上市公司最终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可以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顾小龙  李天钰  辛宇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在具有不同实际控股股东控制权结构下,现金股利与股价崩溃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度支付现金股利会显著增加上市公司的股价崩溃风险;实际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会加剧现金股利与股价崩溃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是现金股利中所蕴含的股东治理效应在资本市场上的体现。其现实意义在于,政策监管要着力于治"本",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使股利分配真正立足于保护全体股东的利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白颖  
在所有权集中的情况下,最终控制股东可以通过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来转移公司财富以增加个人私利。并且当对投资者的保护较弱时,这种偏离的程度越大,最终控制股东掠夺的动机就越强烈。本文对最终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贇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并利用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与公司控股股东拥有的控制权成正向关系,而与其拥有的现金流权成反向关系;控制权比率与现金流权比率差异越大,并购交易的溢价越高。同时,在控股股东控制权比率和现金流权比率相分离的情况下,并购溢价水平与并购交易支付对价中的股权支付比率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由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上市公司所发起的并购交易,如果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则交易溢价水平相对较高,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却对并购溢价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光伟  刘星  
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广大的中小流通股股东很少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而更多的只是关注持股价格的涨跌以及交易的盈亏。本文以2003~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以研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是否真正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结果表明,股票发行溢价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股票上市市场环境、所在行业以及上市前绩效、规模均显著影响新股发行溢价。此外,也没有证据表明股票收益率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相关。股票收益率与当年宏观资本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绩效显著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并没有显著影响广大中小流通股股东的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琳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四个角度研究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分离所产生的代理问题。国内外研究基本结论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越高,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动机越强、企业价值越低、经营业绩越差、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遭受质疑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立军  宋献中  
本文以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差值衡量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以最终控制人的产权性质作为分类标准,论述了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代理冲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中央企业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地方企业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当控制了负债融资约束这一变量之后,不受负债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冲突与企业投资显著正相关,该结果表明了代理冲突"激励"企业投资受制于企业负债融资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进  
文章以终极所有权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在我国中小板上市三年以上的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成长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家族控股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两权之间适度分离有利于企业成长,过度分离不利于企业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