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0)
- 2023(6010)
- 2022(5087)
- 2021(4630)
- 2020(4037)
- 2019(8851)
- 2018(8851)
- 2017(17526)
- 2016(9440)
- 2015(10285)
- 2014(10199)
- 2013(9980)
- 2012(9287)
- 2011(8253)
- 2010(8466)
- 2009(8012)
- 2008(8216)
- 2007(7435)
- 2006(6590)
- 2005(6371)
- 学科
- 济(36958)
- 经济(36888)
- 管理(36740)
- 业(31931)
- 企(29256)
- 企业(29256)
- 财(17052)
- 制(14820)
- 方法(14620)
- 数学(12539)
- 数学方法(12440)
- 务(11478)
- 财务(11460)
- 财务管理(11432)
- 企业财务(11049)
- 体(10690)
- 体制(9566)
- 中国(9423)
- 业经(9063)
- 农(8653)
- 银(8182)
- 银行(8171)
- 行(7683)
- 融(7630)
- 金融(7628)
- 学(6576)
- 划(6175)
- 结构(6137)
- 产业(6062)
- 环境(5836)
- 机构
- 大学(134720)
- 学院(133531)
- 济(59023)
- 经济(57860)
- 管理(51486)
- 研究(44096)
- 理学(43808)
- 理学院(43366)
- 管理学(42831)
- 管理学院(42565)
- 中国(36192)
- 财(33478)
- 京(27559)
- 财经(25242)
- 科学(23549)
- 经(22858)
- 所(21559)
- 江(20744)
- 中心(20263)
- 经济学(19242)
- 研究所(18848)
- 财经大学(18826)
- 农(18320)
- 北京(17335)
- 经济学院(17237)
- 业大(16682)
- 院(16132)
- 州(15866)
- 范(14885)
- 商学(14852)
- 基金
- 项目(85464)
- 科学(68942)
- 基金(64785)
- 研究(63624)
- 家(55410)
- 国家(55001)
- 科学基金(48313)
- 社会(43228)
- 社会科(41170)
- 社会科学(41161)
- 基金项目(33949)
- 省(32405)
- 自然(29975)
- 教育(29301)
- 自然科(29267)
- 自然科学(29260)
- 自然科学基金(28807)
- 划(27062)
- 资助(26335)
- 编号(24423)
- 制(22965)
- 成果(20967)
- 部(20375)
- 重点(19451)
- 国家社会(18544)
- 教育部(18126)
- 创(18004)
- 性(17476)
- 发(17467)
- 人文(17325)
共检索到20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黎来芳 张伟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茂松
从终极产权的视角,以我国沪、深两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发现: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水平越高,其掠夺外部投资者的成本也就越高,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公司提供更多较长期限的债务资金,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其越有可能掠夺外部投资者,增大了公司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导致较高的债务融资代理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其提供更多的短期资金来约束终极控制股东。
关键词:
终极股东 债务期限结构 现金流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平 高雅
基于2004-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控制权竞争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多个大股东并存会提高公司长期债务比例;股权竞争性越强,长期债务比例越高。这些结论与理论假设相符,既证实了内外部公司治理的密切联系,也说明控制权竞争有助于形成更为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
关键词:
控制权竞争 大股东并存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明亮 尹贻林 毛慧敏 胡标峰 尹航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识别出影响履约绩效的三大控制要素,构建出项目控制权对工程总承包人履约绩效的影响路径,探讨工程变更条款适度控制问题。研究表明,工程变更控制权和工程变更价款调整会影响承包人的履约行为进而影响履约绩效,采用控制权强弱互补的工程变更条款设计有助于改善履约绩效。
关键词:
工程总承包 控制权 工程变更 履约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修宗峰 段晴晴
文章以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并引入产权性质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组检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缩短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缺陷越严重,长期债务的比例越小,债务期限结构越短;如果公司出现内部控制缺陷后积极整改,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打消债权人疑虑,从而获取期限更长的债务;但以上两种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中均表现不显著,说明国有属性减弱了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产权性质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远 毛淑珍 乐国林
本文在代理理论框架下,基于我国政府干预的制度背景,以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终极控制人与其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性质的终极控制人所控制的上市公司长期负债比例偏高。进一步区分不同行政级别的政府终极控制人进行回归,发现政府终极控制人的行政级别越低,企业长期债务比例越高。另外,通过对不同控股方式的样本公司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终极控制人通过复杂组织结构方式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人的不同产权性质及不同行政级别对上市公司长期债务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上述研究发现,为认识政府控制和干预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提供了更深入的证据,进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忠秦 黄登仕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08年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下,从债务代理成本视角经验检查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的背景中,终极控制股东(家族)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终极控制股东显著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越大,公司具有显著低的长期债务水平;(2)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度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3)终极控制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指派高管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家族控制 两权分离 债务期限 代理成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润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务期限的影响以及会计信息质量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务期限有正向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在二者间发挥中介效应,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通过提升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延长了企业获得的债务融资期限。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效应在小规模企业、国有企业、成长性较弱企业以及非银行关联企业中更加显著。本研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后续建设以及债务融资决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云 张健
本文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特别处理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公司的控制权性质研究特别处理公司的会计选择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对其建立债务契约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别处理公司会计选择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地帮助了其债务契约的建立,考虑控制权性质因素的影响,这种帮助在非国有特别处理公司中作用更为显著;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只在非国有特别处理公司建立债务契约中起到了正向作用。
关键词:
控制权 盈余管理 债务契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作平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控制股东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采用包含2004—2008年间可连续获得相关信息的1076家在深、沪上市的非金融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总共5380个观察值),在控制相关变量下应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实证检查终极控制股东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确实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高的公司具有显著短的债务期限;(2)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度与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3)与终极控制股东是家族等非国有公司相比,终极控制股东是国有的公司具有相对多的长期债务。总的来说,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焱
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依据,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规定界定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当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时,债务期限较短;将全部样本按照终极控制人是否为国有单位这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支持假设。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缺陷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民 孙田田 王垒
以我国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不同期望收益水平下机构投资者大股东相对于终极控制人的竞争力对债务期限决策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期望收益水平为正时,机构投资者大股东的竞争力与债务期限负相关;当期望收益水平为负时,机构投资者大股东的竞争力对债务期限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当终极控制人具有政府身份时,机构投资者的竞争力对债务期限无显著影响;当终极控制人具有机构投资者身份时,机构投资者的竞争力与债务期限正相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明 冯晓
利用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贷款、债务期限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关系,结果发现,银行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表现为内控质量较高的公司能获得更多的长期贷款、更长的贷款期限,但银行仅能识别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却无法识别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是反映企业风险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信贷资金盲目流入高风险企业的情况并不严重。同时意味着,在利用信贷资金扶持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应当关注此类企业的风险,避免信贷资金过度流入高风险的非国有上市公司。
关键词:
银行贷款 内部控制 信贷资金 债务期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栾天虹 唐勇
制度环境状况会影响债权市场中供求双方的谈判地位,内部人股权比例作用于债务期限结构的机制会随债务期限的决策者不同而产生差异:掌握公司控制权的管理者或控股股东(内部人)的股权比例,在制度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只是发挥信号作用,内部人与外部人利益的一致性只能发生于制度环境相对较好的情景。因此,内部人股权比例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问题研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影响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