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1)
2023(10298)
2022(9125)
2021(8408)
2020(7651)
2019(17686)
2018(18009)
2017(35713)
2016(19905)
2015(22682)
2014(23185)
2013(23125)
2012(21766)
2011(19957)
2010(20365)
2009(19462)
2008(19845)
2007(18001)
2006(15888)
2005(14701)
作者
(59131)
(49561)
(49286)
(47303)
(31524)
(23629)
(22702)
(19369)
(18524)
(17800)
(16732)
(16695)
(15955)
(15905)
(15555)
(15478)
(15085)
(14620)
(14482)
(14310)
(12586)
(12257)
(12177)
(11246)
(11193)
(11176)
(11129)
(11123)
(10077)
(9727)
学科
(85855)
经济(85741)
管理(61486)
(56499)
(46520)
企业(46520)
方法(42935)
数学(38690)
数学方法(38190)
(24852)
(22442)
中国(22352)
(21607)
业经(16666)
(16635)
贸易(16626)
(16445)
(16211)
(15667)
银行(15637)
(14843)
(14831)
财务(14785)
财务管理(14743)
(14172)
金融(14168)
(13952)
企业财务(13947)
农业(13604)
地方(13499)
机构
大学(298998)
学院(296227)
(125901)
经济(123232)
管理(113326)
研究(98809)
理学(96999)
理学院(95952)
管理学(94153)
管理学院(93600)
中国(77086)
(63387)
(62877)
科学(58921)
(51359)
(49420)
财经(48986)
研究所(45990)
中心(45543)
(45477)
(44117)
业大(43293)
北京(40597)
经济学(39372)
农业(39074)
(36696)
师范(36298)
财经大学(36212)
(35765)
经济学院(35690)
基金
项目(186952)
科学(146448)
研究(135828)
基金(135775)
(117773)
国家(116858)
科学基金(99192)
社会(85788)
社会科(81359)
社会科学(81334)
(72684)
基金项目(71093)
教育(63908)
自然(63870)
自然科(62357)
自然科学(62340)
(61590)
自然科学基金(61214)
资助(57885)
编号(55779)
成果(46746)
(43130)
重点(42375)
(39376)
课题(38628)
(38467)
(37364)
教育部(36940)
科研(36287)
创新(36138)
期刊
(138013)
经济(138013)
研究(89509)
中国(56211)
(49736)
学报(45025)
(44111)
管理(41570)
科学(40846)
大学(34117)
学学(32139)
(30344)
金融(30344)
农业(29154)
教育(28868)
技术(25797)
财经(24813)
经济研究(22502)
业经(21592)
(21154)
问题(19289)
统计(17230)
理论(16744)
(16186)
技术经济(15763)
(15364)
(15216)
实践(15107)
(15107)
决策(13890)
共检索到446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湘明  
控制通胀可运用价格型和数量型两类工具。数量型工具能控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对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要求低,不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而价格型工具则比较适于控制成本推进型的通胀,要求货币需求有比较高的利率弹性,今后我国可能出现内生性的中长期滞胀问题,如果以价格型工具控制通胀,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加速滑坡并带来混合型通货膨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静  
本文分析的1998~201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历程属于相机抉择。VAR模型实证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数量与价格工具对于控制通胀是失效的。外汇储备较货币供给增速对通胀的冲击更大,利率提高与汇率加速升值对于通货膨胀不是抑制而是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利率传导及汇率传导不畅,而成本传导机制效应显著。本文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非常规方式稳定物价并结合信贷政策调整货币供给结构;长远来看还需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价格工具作用,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和必须降低外汇储备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曲琦  郭步超  
建立包含时变通胀目标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研究在分别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下通胀目标变动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两种情况下,通胀目标变动冲击对通货膨胀和利率的波动均产生重要影响;当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时,通胀目标变动冲击是导致产出波动的主要因素;整体而言,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要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提出:我国央行应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形成长期稳定的通胀目标,并使货币政策调控模式逐步向价格型调控模式转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白玉静  程蕾  李华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两者在中介目标、调整对象和作用目标主体方面各不相同,本文基于传导机制对两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经济的调控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云  李宝伟  胡秋阳  苗春  
近年来钱荒和资产荒相继出现,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凸显,这既影响资本市场的融资行为,也带来了金融不稳定风险,逐渐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关注。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中国主要债券市场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载体,央行越来越有必要对其市场流动性进行精确调控,但关于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较少,精确到市场流动性调控工具类型选择上的数理研究更是缺乏。从流动性调控的视角,基于2005年至2016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实际数据,构建非流动性指标对市场流动性进行测量,选择公开市场操作代表数量调控工具,选择质押式回购利率代表价格调控工具,构建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这两种调控工具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调控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调控均有效,但公开市场操作这种数量调控更迅速和有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调控中应该被优先考虑;质押式回购利率这种价格工具对流动性调控的作用维持时间更长,所以更适合中长期调控。随着时间推移,央行借助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质押式回购利率的效果越来越差,已经基本失效;为了保持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调控中价格调控工具的有效性,央行急需进一步创新引导利率的新工具。同时发现质押式回购利率对债券市场流动性调控具有较为明显的时变特征,其在市场流动性动荡时期调控作用增大。实证结果为更好地实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持,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体现了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的时变特征,并且能够分析公开市场操作对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引导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涛  任保平  
本文在宏观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使用多部门DSGE模型,比较分析限额交易与碳税这两个减缓碳排放政策工具的优劣以及公共环境治理条件下减排政策工具的选择。研究发现:(1)经济不确定条件下,碳税政策与限额交易政策的优劣与部门不确定性大小相关。税收政策有利于消费,限额交易政策的优势在于降低经济波动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两种政策的优劣取决于消费和环境质量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程度。(2)环境不确定条件下,碳税政策始终优于限额交易政策。碳税政策显著的改善环境质量,增加消费者福利。(3)碳税政策下,部门产出和排放与总产出的联动特征遵循传统的顺周期变化模式,部门冲击越大,其产出与排放与总产出的联动性越强;限额交易政策下,部门排放与总产出的相关性在不同的冲击下有显著的差异。(4)公共环境治理的有效性与其实施效率及减排政策工具的选择相关。限额交易政策下,公共减排政策的实施会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而在碳税政策下,环境质量可能进一步恶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盛天翔  范从来  
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后,对信贷量的调控主要采用间接手段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首先比较了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调节信贷规模的平均效用,整体而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比利率工具更加有效;其次通过引入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1998-2010年各类工具对信贷量的动态作用过程,探讨了不同阶段影响力不同的原因,并认为未来公开市场业务或许成为央行控制信贷供给最重要的工具,准备金工具的效果将会增强,而利率工具依然不适用于调控信贷量。
[期刊] 改革  [作者] 江时学  
价格控制不是反通胀的有效工具──拉美国家反通货膨胀的经验教训江时学拉美国家的反通货膨胀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个经验教训。1.指数化弊大于利。指数化是许多拉美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反通胀工具。根据这一机制,工资、利率和汇率的变化以及各种经济合同或契约的签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涛  
在中央明确"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加大政策对房价的有效调控力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证,研究了我国利率、汇率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调控的有效性。研究认为:从长期来看,利率、汇率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房价调控总体上是有效的;从短期来看,利率和汇率均不能对房价调控产生明显有效的调控作用,但可以通过时滞效应,逐步显现出来。此外,从商品房性质看,汇率政策工具在调控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价格上是基本同质的,但利率政策工具对二手商品房价格的调控效果比新建商品房价格更明显,持续性也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近年来,我国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明显减弱。应推进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转变,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炎炎  丁志国  任浩锋  
新发展格局下,货币政策调控是否有效促进企业投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VAR模型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微观效应,辨别货币政策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调节抵押品价值的变化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则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作用,并且影响幅度是价格型工具的3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信贷歧视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具有延迟性,年轻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对货币政策冲击更为敏感。本文研究表明,提高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一定不能忽视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差异,科学把握“量价转换”节奏、政策工具协同并重,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动企业投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浩  
本文构建了动态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发现,价格型货币工具对通胀预期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而数量型货币工具则不显著;在短期内,价格型工具比数量型工具更能有效控制通胀预期。因此,中央银行应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和可信性,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引导和调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本文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构建了包含金融加速器、工资调整粘性以及消费惯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非政策冲击下宏观经济波动幅度以及中央银行损失函数等三个方面对比了不同货币工具的调控绩效,研究显示,价格型工具的调控绩效优于数量型工具,而稳健性分析也对此提供了进一步证明。因此,中央银行应积极地运用利率工具以更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波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毕燕君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下,构建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基于广义流动性的两个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独立且平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给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调控绩效的影响,力求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宋清华  谢坤  邓伟  
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会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将金融科技纳入微观银行学框架,从理论层面剖析了金融科技影响货币政策的微观机理,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并比较了金融科技影响下的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增强了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提升了利率等价格型工具的货币政策效果,但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相比金融科技低发展区制而言,高发展区制下价格型工具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在逐渐增强,数量型工具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呈弱化趋势,即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价升量减"效应。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