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01)
2023(17064)
2022(14783)
2021(13626)
2020(11625)
2019(26214)
2018(25841)
2017(50149)
2016(27528)
2015(30424)
2014(30081)
2013(29732)
2012(27073)
2011(24457)
2010(24255)
2009(22372)
2008(22551)
2007(19649)
2006(17198)
2005(15316)
作者
(80830)
(67254)
(66683)
(63613)
(42762)
(32426)
(30137)
(26181)
(25460)
(24049)
(22777)
(22725)
(21448)
(21200)
(21095)
(20597)
(20431)
(19993)
(19290)
(19279)
(16947)
(16307)
(16265)
(15287)
(15080)
(14911)
(14907)
(14829)
(13535)
(13317)
学科
(102058)
经济(101899)
管理(87086)
(82535)
(71777)
企业(71777)
方法(48356)
数学(41634)
数学方法(41204)
(35007)
(26363)
中国(25558)
(25055)
(24441)
财务(24370)
财务管理(24328)
业经(23922)
(23778)
企业财务(23248)
(18490)
贸易(18479)
(17973)
地方(17820)
(17607)
银行(17536)
农业(17439)
(17413)
理论(17147)
技术(17065)
(16636)
机构
大学(390251)
学院(386904)
管理(151589)
(150290)
经济(147061)
理学(131682)
理学院(130215)
研究(128737)
管理学(127968)
管理学院(127276)
中国(96373)
(82512)
科学(81833)
(74833)
(68645)
(65998)
业大(61857)
研究所(59943)
财经(59441)
中心(57772)
(56143)
农业(54322)
(54064)
北京(51642)
(48359)
师范(47733)
(46453)
经济学(45338)
(45155)
财经大学(44501)
基金
项目(267419)
科学(209104)
基金(195313)
研究(188880)
(173010)
国家(171614)
科学基金(146400)
社会(119295)
社会科(113052)
社会科学(113024)
基金项目(104196)
(103792)
自然(98196)
自然科(95871)
自然科学(95842)
自然科学基金(94165)
(88297)
教育(86519)
资助(80148)
编号(75174)
成果(60829)
重点(60156)
(58885)
(55902)
(55142)
创新(52201)
科研(52019)
课题(51516)
教育部(50154)
计划(49867)
期刊
(160616)
经济(160616)
研究(111202)
中国(73219)
学报(69884)
(61350)
(61262)
科学(60478)
管理(55600)
大学(51938)
学学(49474)
农业(41398)
教育(38254)
(35570)
金融(35570)
技术(29874)
财经(29773)
经济研究(25922)
业经(25906)
(25242)
(21791)
问题(20847)
(20304)
科技(19278)
理论(18427)
业大(18269)
财会(17981)
会计(17524)
技术经济(17332)
图书(17081)
共检索到560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容  张璇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及资产注入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场收益的影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玻纤(600176)公司控制性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的影响程度,揭示大股东支持行为所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收益机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路  黄欣然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定向增发式资产注入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迅速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资产注入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初该公司的股价只有30元左右,在半年之后的2007年10月11日,其盘中价已突破300元,成为中国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从而成为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保  张金贵  朱允露  
本文基于2010-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单一大股东的控制权结构细分为单一控制性大股东、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两类,使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等方法,分析单一控制性大股东、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和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等三类控制权结构的代理成本大小及其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单一控制性大股东的代理成本最低;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的代理成本居中;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的代理成本最高;国有性质对三类控制权结构影响代理成本效应均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勇  
近年来大股东纷纷将所属场外资产注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文章从产业链整合与利益侵占两个角度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及影响,并实证检验大股东资产注入的经济后果,发现: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在资产注入后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并持有1年以上将会遭受损失,该结果支持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利益侵占动机。另外,发现注入资产类型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注入相关资产的长期业绩好于注入非相关资产,支持相关资产注入的产业链整合动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小保  
为了解析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考虑到大股东与外部中小投资者可能选择不同的策略,应用信号博弈理论研究了企业资产注入的动机以及大股东与外部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度、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环境和资本市场效率都会影响到双方的博弈均衡结果。完善的资本市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实现资产注入信号传递分离均衡的必要条件,分离均衡的存在使得投资者可以有效甄别企业的类型,并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而差的公司治理机制和资本市场环境将可能产生资产注入信号传递出现混同均衡结果,使得资本市场无法真正区分企业的类型,进而影响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决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勇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行为作为研究视角,研究了资本市场中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支持"抑或是"掏空"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大股东注入的资产与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经营性资产具有比较高的关联度,有效地减少了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完善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价值链,提高了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文龙  林琳  
我国上市最基本的代理问题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就以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为前提,通过考察大股东跨期最优条件下的投资行为与股利行为。发现随着投资者保护的增加或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会减少过度投资同时增加股利的发放。随着公司再融资次数和数量的增加,会刺激公司增加投资。该结论为已有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蕾蕾  
本文以发生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74起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动机以及资产注入与大股东侵占之间的关系,并对资产注入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化,以及注入资产增值率与业绩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丽丽  
一、引言在世界范围内,有关公司治理制度的研究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般认为关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之间的这种制度安排就是内部治理制度,有关其内在逻辑就是通过一定的机制去激励和约束代理人,这种机制称为制衡机制。共同拥有着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这部分人称为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而利益相关者之间所形成的契约就构成了现代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在企业的内部,这些利益相关者通过内部公司治理制度来实现利益的分配和相互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月春  杨斌  
大股东利用在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所掌握的信息优势,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基本理论和博弈论阐释大股东控制与内部资产交易定价公允性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对其关系存在性及关联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控制"现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力军  
本文以2002~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控制上市公司与民营控制上市公司公司价值并无显著差异;国有控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呈U形关系,民营控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则呈倒U形关系;国有控制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比率与公司价值负相关,民营控制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比率与公司价值则正相关。其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战略方针;监管部门应该关注持股比例较高的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资金来源及其行为特征,防止其对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侵害行为;银行贷款应对国有及民营企业一视同仁,银行需要加强对国有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本文根据Johnson等(2000)提出的"隧道效应"理论,以我国沪深两市2001年—2003年所有实施了配股和增发的155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系统的方法研究了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融资后的资金使用效率和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居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一方面利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资格从中小股东手中融入巨额的资本,获取了大量可供其掠夺的控制性资源;另一方面,则凭借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通过资金占用的方式将上市公司所筹集的资金转移到自己的手中,以此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我国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并未能有效地阻止大股东的此种掠夺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本文采用2006年至2011年增发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控制权对公司选择增发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开增发有助于维护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优势和控制权结构稳定,而定向增发降低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优势、并减少了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优势越高时,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而且控制权较小的控股股东在控制权优势越高时更可能推动公司进行定向增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秦志敏  王雅梅  
国内学者主要从股价变动、公司绩效、定向增发、盈余管理等视角来研究大股东的行为及其效应,本文则将视角锁定在公司财务困境的状况来研究大股东的利益侵占与利益协同理论。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计算得到一个能综合衡量公司财务困境状况的得分Y值,作为衡量公司财务困境状况的指标,从股权集中情况、股权制衡情况两个方面研究大股东控制与财务困境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文章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定向增发项目融资后的成长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总体上看在定向增发两年后,定向增发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成长性要显著的高于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定向增发后两年,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项目融资其成长性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注入资产从控股股东的动机来看,不仅存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的可能性,也可能是政府出于国有资产重组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行政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