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55)
- 2023(17919)
- 2022(15183)
- 2021(14176)
- 2020(12019)
- 2019(27325)
- 2018(26906)
- 2017(52800)
- 2016(28462)
- 2015(31729)
- 2014(31530)
- 2013(31092)
- 2012(28568)
- 2011(25512)
- 2010(26007)
- 2009(24723)
- 2008(24131)
- 2007(21654)
- 2006(19514)
- 2005(17831)
- 学科
- 济(115279)
- 经济(115112)
- 业(105836)
- 管理(99446)
- 企(95037)
- 企业(95037)
- 方法(49619)
- 财(39817)
- 数学(39739)
- 数学方法(39290)
- 农(35638)
- 业经(35392)
- 中国(33362)
- 制(30579)
- 融(29751)
- 金融(29748)
- 银(28762)
- 银行(28725)
- 务(27947)
- 财务(27870)
- 财务管理(27831)
- 行(27641)
- 企业财务(26494)
- 农业(24636)
- 地方(22545)
- 理论(21863)
- 技术(21420)
- 体(21164)
- 策(21085)
- 贸(20211)
- 机构
- 学院(403794)
- 大学(400351)
- 济(166496)
- 管理(163747)
- 经济(162861)
- 理学(139863)
- 理学院(138459)
- 管理学(136486)
- 管理学院(135735)
- 研究(130247)
- 中国(107036)
- 京(84877)
- 财(84525)
- 科学(75451)
- 财经(65698)
- 所(64425)
- 农(62440)
- 江(61398)
- 中心(60702)
- 经(59584)
- 研究所(57458)
- 业大(55696)
- 北京(53918)
- 经济学(49654)
- 州(49610)
- 范(48901)
- 财经大学(48607)
- 师范(48513)
- 农业(48431)
- 院(47079)
- 基金
- 项目(261237)
- 科学(207245)
- 研究(196753)
- 基金(190557)
- 家(162922)
- 国家(161441)
- 科学基金(141030)
- 社会(124696)
- 社会科(118259)
- 社会科学(118232)
- 省(101882)
- 基金项目(100511)
- 自然(90270)
- 教育(89564)
- 自然科(88184)
- 自然科学(88167)
- 自然科学基金(86615)
- 划(84293)
- 编号(81208)
- 资助(78581)
- 成果(66577)
- 部(58164)
- 重点(57559)
- 创(56177)
- 课题(55290)
- 发(55176)
- 制(52325)
- 创新(51835)
- 项目编号(50779)
- 国家社会(50722)
- 期刊
- 济(191117)
- 经济(191117)
- 研究(124961)
- 中国(79830)
- 财(69296)
- 管理(65732)
- 农(58720)
- 学报(55419)
- 科学(53169)
- 融(52522)
- 金融(52522)
- 大学(43590)
- 教育(41763)
- 学学(41230)
- 农业(39665)
- 技术(35600)
- 财经(33307)
- 业经(32336)
- 经济研究(29272)
- 经(28421)
- 问题(24137)
- 业(22004)
- 技术经济(20777)
- 理论(20452)
- 现代(20121)
- 财会(19385)
- 贸(18537)
- 实践(18380)
- 践(18380)
- 商业(17976)
共检索到617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顾乃康 邓剑兰 陈辉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且控制大股东不积极参与权益再融资的现实背景,借鉴动态公司财务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实物期权方法,在理论上构建基于控制大股东侵占并内生化了控制大股东持股比例、破产成本、税收因素的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动态模型,探索控制大股东侵占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内在作用机理。通过设定合理范围的参数,使用Matlab工具对模型进行具体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大股东的侵占行为会导致企业的投资时机和违约时机提前,并引发过度投资和过度负债;与积极的控制大股东相比,消极控制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扭曲作用更大。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以及鼓励或者诱使控制大股东积极参与权益再融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益娟 罗正英
本文深入剖析股权集中所导致的大股东控制,以及大股东控制的激励效应和侵占效应对大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并在LLSV模型中纳入代表激励效应的现金流权变量和代表侵占效应的两权分离变量,数理模型及模拟仿真结果都表明,大股东控制具有激励和侵占的双重效应,随着现金流权比例的增加,大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都增加,两权分离度只能增加大股东自身价值,但低现金流权比例和高两权分离度所对应的大股东价值要显著低于高现金流权比例和低两权分离度对应的大股东价值。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激励效应 侵占效应 企业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雒敏
以2004~2006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债务融资及其结构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债权人冲突和负债作为治理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债务融资总体上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没有治理效果,但债务融资中的银行债务及短期借款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按最终控制人性质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表明,商业信用、银行债务与短期借款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更好的治理作用,而长期债务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不但没有起到治理作用,反而加剧了大股东的利益侵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存存
本文基于公司内外治理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内部控制质量、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大股东侵占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具有事务所行业专长的独立审计在抑制大股东侵占方面均起到重要的治理作用。但这一结论仅在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的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事务所行业专长能够提升内部治理的有效性,发挥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而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中,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大股东侵占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事务所行业专长 大股东侵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股权集中下大股东侵占及其对债务融资活动的影响是公司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在介绍了股权集中现象及实现方式以后,考察了债务融资中大股东的代理风险及衡量方法,综述了大股东代理风险对于债务融资规模、期限结构和融资成本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如何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
股权集中 大股东侵占 债务融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基于国内外有关大股东侵占、债权人保护和债务融资关系的研究,结合中国实际,为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和债务融资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发现,大股东侵占和债权人法律保护都能够影响债务融资的规模、期限结构以及融资成本。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债权人保护 债务融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孟晖 沈中华 余怒涛
当公司股权相对集中时,大股东会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侵占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我国股市中现金股利也成为大股东侵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一股独大"和股权制衡均不能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占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限制大股东侵占的另一种途径。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现金股利 限制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晖
家族企业中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是否更为严重?文章以我国家族类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为研究样本,量化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水平,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非家族企业而言,家族企业中的大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更为严重,而股权制衡对抑制大股东侵占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茂平
大股东获取控制权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这些成本应该得到补偿,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大股东有获得这种回报即控制权收益的正当要求。同时,由于大股东的控制优势,他们可能会利用公司治理、法律机制等不完善的治理环境侵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而获得超控制权收益。本文计量了这两种收益,修正了既有文献所认为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就是大股东侵害的观点,对大股东公司治理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控制权收益 超控制权收益 补偿 侵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水平
Shleifer和Vishny(1986)指出,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协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会带来什么效应呢?本文选定2000~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股东利益侵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接着建立联立方程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检验了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确实对大股东利益侵占产生了正的影响,同时,大股东利益侵占又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向的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引入了高管变更和大股东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豫湘 屈欢
本文基于双重委托代理关系,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大股东扮演监督角色和侵占角色的情况下,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政策的影响;然后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财务数据对这一影响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要使股票期权有效发挥激励作用,这一激励政策最好在股权分散型公司实施,如果在股权集中型公司实施,则必须考虑大股东扮演的不同角色,从而采取不同对策。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大股东控制权 监督 侵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云霞 林秉旋 王亚平 吴联生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负债 大股东利益侵占 私有化 控制权转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蕾蕾
本文以发生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74起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动机以及资产注入与大股东侵占之间的关系,并对资产注入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化,以及注入资产增值率与业绩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资产注入 大股东侵占 非参数检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国宇
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规律与新优序融资顺序理论不符,用大股东利益掏空行为可以合理解释。以2008-2010年间增发、配股、债务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大股东控制、股权融资偏好与利益掏空行为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大股东控制下实施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幅度、关联交易水平与资金占用程度更高,导致公司市场价值更低;大股东利用股权融资行为实现了控制权隐性收益和财富转移。
关键词:
大股东 股权融资偏好 掏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