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3)
- 2023(5433)
- 2022(4736)
- 2021(4266)
- 2020(3684)
- 2019(7942)
- 2018(7879)
- 2017(15029)
- 2016(8440)
- 2015(9389)
- 2014(9366)
- 2013(9089)
- 2012(8398)
- 2011(7362)
- 2010(7377)
- 2009(7074)
- 2008(7586)
- 2007(6772)
- 2006(5906)
- 2005(5707)
- 学科
- 管理(37810)
- 业(31030)
- 企(29033)
- 企业(29033)
- 济(28989)
- 经济(28919)
- 财(20963)
- 务(14833)
- 财务(14809)
- 财务管理(14768)
- 企业财务(14184)
- 制(12822)
- 方法(11176)
- 数学(9506)
- 数学方法(9425)
- 体(8856)
- 体制(7850)
- 中国(7739)
- 业经(7508)
- 银(7070)
- 银行(7065)
- 税(6746)
- 农(6517)
- 行(6450)
- 融(6328)
- 税收(6326)
- 金融(6326)
- 收(6280)
- 家(6172)
- 国家(5948)
- 机构
- 大学(115581)
- 学院(115527)
- 济(49059)
- 经济(48013)
- 管理(43902)
- 研究(37057)
- 理学(36957)
- 理学院(36604)
- 管理学(36184)
- 管理学院(35947)
- 财(32266)
- 中国(31234)
- 京(23594)
- 财经(23180)
- 经(20827)
- 科学(19095)
- 江(18756)
- 所(18005)
- 中心(17405)
- 财经大学(17118)
- 经济学(15781)
- 研究所(15386)
- 北京(14812)
- 农(14423)
- 州(14353)
- 经济学院(14131)
- 院(13412)
- 业大(13336)
- 商学(12825)
- 商学院(12708)
- 基金
- 项目(71360)
- 科学(57027)
- 研究(54600)
- 基金(53139)
- 家(44908)
- 国家(44551)
- 科学基金(39246)
- 社会(36335)
- 社会科(34541)
- 社会科学(34532)
- 基金项目(27715)
- 省(27458)
- 教育(25488)
- 自然(23999)
- 自然科(23436)
- 自然科学(23431)
- 自然科学基金(23038)
- 划(22641)
- 资助(21764)
- 编号(21524)
- 制(20612)
- 成果(19156)
- 部(17011)
- 重点(16208)
- 性(15756)
- 国家社会(15382)
- 课题(15321)
- 教育部(15260)
- 创(15233)
- 人文(14710)
共检索到186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我国地方债务一直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自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刺激经济计划,地方债务快速扩大,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可能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负面因素,必须引起各方的关注。控制地方债务过度膨胀、防范相应风险的制度设计和对策为:从法律角度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的债务考核和信用评级纳入其政绩评价范畴;开通地方政府公开发债渠道;适时开征物业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俞光远
抑制严重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俞光远去年以来,我国财税、金融、外汇等项重大改革顺利推进,宏观调控取得成效,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严重通货膨胀。本文主要就通货膨胀的现状、特点、成因、对策作一粗浅探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华 刘锐
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两个典型时期是民国时期(1912—1943年)和分税制改革后的20年(1994—2014年)。笔者旨在对两段时期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做一比较研究,认为两阶段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存在相似之处:即中央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不合理、地方税体系不完善都是主要成因;地方政府债务发行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强的相关性;中央政府都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加强地方债的规范,但两时期地方债务膨胀又在举债主体,债务投向,担保模式,债务结构,发行程序,融资模式,偿债模式等方面表现不同。总结两时期地方债膨胀的异同点,并对现阶段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民国 比较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楚永生 蔡霞
地方政府债务膨胀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交织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官员晋升锦标赛竞争机制使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具有制度的内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官员晋升锦标赛与地方政府公司化;二是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三是逆向预算软约束与土地财政金融化。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呆账、坏账的信用风险,影响到政府信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诱发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公司化 预算软约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继
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融资热成为各地普遍现象,而由此引发的地方高额债务亦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010年,中国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使得地方债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愈加突出。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试图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但只要地方经济需要发展,只要地方缺乏资金,地方债务膨胀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姚枝仲
古代的政府债务,主要是为战争筹集资金。但是,债务的战争周期理论解释不了当今世界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名义总额以及相对GDP的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尤其是债务上升大多发生在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凯恩斯主义兴起之后,政府债务有了新的功能,即在总需求不足的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发债,扩大财政支出,用赤字财政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然而,在凯恩斯主义逐渐消退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发达经济体的政府债务水平却开始了持续的上升。那时的政府债务不是为了维持宏观稳定,而是由于不断增长的福利支出。可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程 张永亮
本文提供了一个关于地方债增长与地区民间投资关系的理论模型。基于多重门限面板模型,对中国1995-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地方债增长对民间投资具有显著的门限影响效应,表现为地方负债对地区民间投资的负向效应将随地方债增长而逐级递减;受"四万亿"刺激性投资计划影响,2008年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会对地区民间投资造成负向影响效应;分区域看,东中部地区不存在门限效应,西部地区的地方债增长对民间投资存在逐级递减的门限效应;非严重负债省份的债务增长会逐级提高民间投资,但严重负债省份的债务增长会逐级降低民间投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出现了快速膨胀的现象,怎样管理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种类和形成的现状,进而对其展开成因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膨胀 成因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强
文章从分析地方债务快速增长的成因入手,结合地方债务膨胀可能引发的风险因素,分析地方债务对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盲目扩大地方负债,导致债务风险集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强化预算约束、建立预警机制等方式化解地方债务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
地方债务 风险因素 化解途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军 王国华
各国公共支出规模膨胀过程中的潜在问题,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财政危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研究在调整社会福利的同时降低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中国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化对于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明显的扩张效应,公共教育需求却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未来中国的地方财政必须要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在"有增有减、减大于增"的政策取向上进行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尚航
随着人口老龄化,许多发达经济体都步入了财政压力时代,政府对养老金的承诺大大高于财政收入,政府为了实现承诺将利用发行新债务进行融资,这将带来未来的高税收预期。随着债务水平和税率水平的上升,人们对税收的容忍度将下降,从而触碰财政限制的可能性增大。在采取固定税率情况下,调整税收不再能稳定债务,必须采取政策转变来应对。在财政限制之前债务增长与政策调节如何相互作用,若采用货币政策的被动调节来满足稳定债务,那么政府债务将影响到通货膨胀,从而使货币政策失去对通货膨胀的控制,进而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来解决通胀问题。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限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贾甫
本文以中国经济改革为线索,以资本要素动态变化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对债务倒U型假设进行了理论修正,并从政府债务警戒线、负债率理论阈值、企业债务阈值和跨国比较四个角度对该修正进行了初步论证。由此得出:实际债务超过了相对实体经济的最佳规模和相对整体经济的最大规模,因而是不稳定的,一个微小扰动就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在此基础上,从债务膨胀的结构性特征出发,探讨了商业银行体系的五个制度缺陷,最后提出了综合性的金融改革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玉光
银企债务危机与通货膨胀陈玉光从企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结构和流向入手,深刻揭示银企债务危机中的风险转嫁行为与货币供给的超量增长、通货膨胀的一般联系及其隐含的深层问题,是本文探索的主题。据此,本文从惭近式改革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化解债务危机的基本思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杨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转变,居民债务快速膨胀过程基本告一段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的公开数据进行计算,10月末住户贷款同比增长18.2%,增速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住户贷款增速在"金九银十"的时期减缓,是比较罕见的,说明居民购房加杠杆的热情已经有所消散。由于居民债务增长放缓,市场
关键词:
债务杠杆 杠杆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秦家顺 秦思明 姜薇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本质是以政府信用并最终以中央政府信用为保障的债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生产与扩张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组织结构与政府治理模式,因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最终由财政兜底并非“幻觉”、由中央政府买单并非“幻觉”。地方政府只要具有现实需求和具备相应条件,就会产生地方债务,如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及形式进行限制,就会产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由此揭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膨胀之谜、化解之惑,也唯有依此才能建立逻辑自洽的债务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债务治理之策,构建稳定的、制度化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