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
2023(1450)
2022(1229)
2021(1035)
2020(856)
2019(1792)
2018(1831)
2017(3755)
2016(1922)
2015(2136)
2014(2176)
2013(2228)
2012(2188)
2011(2067)
2010(2061)
2009(1945)
2008(1837)
2007(1671)
2006(1573)
2005(1431)
作者
(5380)
(4689)
(4598)
(4514)
(2905)
(2141)
(2132)
(1850)
(1704)
(1688)
(1608)
(1537)
(1498)
(1482)
(1467)
(1404)
(1303)
(1293)
(1240)
(1222)
(1216)
(1089)
(1078)
(1074)
(1067)
(1028)
(1009)
(964)
(937)
(926)
学科
(15831)
经济(15781)
方法(5858)
管理(5494)
数学(5297)
数学方法(5290)
地方(4580)
(4409)
中国(3886)
地方经济(3626)
(3237)
企业(3237)
(2682)
(2622)
业经(2605)
(2334)
(2106)
金融(2106)
(2036)
(2032)
环境(1981)
(1831)
农业(1811)
(1791)
银行(1791)
(1768)
经济学(1695)
社会(1656)
体制(1589)
产业(1475)
机构
大学(31030)
学院(30696)
(17853)
经济(17629)
研究(11551)
管理(11263)
理学(9673)
理学院(9563)
管理学(9489)
管理学院(9424)
中国(8383)
(7892)
经济学(6587)
财经(6187)
经济学院(6013)
(5962)
(5651)
(5587)
科学(5564)
研究所(5021)
中心(4878)
财经大学(4568)
(4343)
(3938)
社会(3901)
北京(3766)
(3547)
师范(3523)
研究中心(3432)
科学院(3374)
基金
项目(19367)
科学(15809)
研究(14870)
基金(14782)
(12447)
国家(12365)
社会(11407)
科学基金(10701)
社会科(10678)
社会科学(10678)
基金项目(7678)
(7230)
教育(6494)
资助(5863)
(5805)
自然(5625)
自然科(5500)
自然科学(5500)
自然科学基金(5425)
编号(5337)
(5278)
国家社会(5106)
(4842)
(4638)
成果(4578)
发展(4566)
(4511)
重点(4447)
(4397)
经济(4372)
期刊
(20320)
经济(20320)
研究(11129)
(6074)
中国(5581)
管理(4763)
科学(3868)
经济研究(3739)
财经(3591)
学报(3340)
(3271)
(3157)
(2924)
金融(2924)
问题(2922)
大学(2814)
学学(2726)
业经(2629)
技术(2511)
农业(2111)
经济问题(1939)
统计(1925)
技术经济(1922)
(1868)
世界(1785)
改革(1724)
(1724)
(1702)
经济管理(1614)
教育(1600)
共检索到47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四川省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大省,拥有57万km~2国土面积和1.1亿人口。40多年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里,四川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四川省的人口压力大,人均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等都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人口增加与环境恶化、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等问题也密切相关。在这种形势下,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四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必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纪明山  
我国人口众多,增长又很快,同四个现代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人们严重关切的重大问题。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把“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控制人口的增长”,当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的任务提出来,充分说明党中央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也集中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呢?实践证明,单靠思想教育是不行的,还必须同时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寿友,高利英,丁建明  
人口,人口,这是一个全民族都要严肃对待的问题。这是一个影响深远、关系经济发展、民族素质和一个国家承受力的问题。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过程,不但需要采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而且还应采取经济手段,以抑制多生育的欲望,改变观念,以便使人口增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此,沈寿友、高利英、丁建明同志作了统计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绍凤  孟向京  
在中国人均资源贫乏、人口对生态系统压力增大、经济落后、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失业严重的情况下 ,人口过快增长既不能促进资本增长 ,也不能促进技术进步 ,它只能会减缓人均收入的提高。因此 ,为了促进人均收入的提高 ,必须尽可能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邬沧萍  
华国锋总理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努力降低人口的增长率,对于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增进整个民族的健康和福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丝毫不能放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的实际,对人口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人口的多少和人口的增长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但对社会发展有影响,可以促进或延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相结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伟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人口增长已由服从行政指令逐步转向更多地靠利益或财产权利(产权)关系调整。本文借鉴西方有关理论,分析了人力财产权利、人口增长的外部效应、生育权利的保障与限制。笔者认为,计划生育“三结合”的核心主要是少生与快富相结合,这可以把多生权利限制融入到快富权利获得之中,较好地达到控制人口增长与调整产权关系的目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魏金声  
回顾我市的发展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富民富村强市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人口生产融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1991年以来,我们深入、扎实地实施了“四大工程”。 1 树立大人口观念,实施领导示范工程 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人口控制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必须把这项工作列入主干线,列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市委、市政府早在1991年就提出了实施领导示范工程的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党政领导亲自抓,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从而开创全党动手、全民动员、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计生工作新局面。为了确保领导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至上而下逐级健全了党政领导亲自抓计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相应制定了真抓实管的具体内容、检验标准、奖励标准,并形成制度化、经常化。 一是强化责任,制定示范标准。市委、市政府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海泉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的表现和特点又各有不同。在我国这样一个10亿人口,8亿农民,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国度里,则主要表现为工业发达地区人口高度集中和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因此,从战略角度来说,把控制人口增长的重点放在农村,这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对于促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铁毅  
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靠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最佳选择;90年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对策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案,逐步使人口增长步入良性循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凤鸣  
人们的生育行为,归根到底,为现实的物质利益所驱动。作为调整经济利益的手段,社会经济政策对人们的生育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农村人口增长速度仍然过快,农民多生、生男孩的要求依然十分强烈,超计划生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朱希刚  夏英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田翠琴  李澍卿  齐心  
本文分析了什么是人口压力,从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人口自身四个方面的压力构建了人口压力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河北省等全国29个省市的人口压力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价和排序,还将人口压力评价总分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体积作了回归分析。本文着重从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压力、对社会的压力、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和对人口自身的压力四个方面,分析了人口增长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与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霞  
农村人口流动在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促进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和农村人口素质提高、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及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流出地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空心化老龄化程度加剧、农业生产主体缺失、冲击农村家庭养老基础、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各级政府必须正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解决该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占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思博  
经济增长与能源产业依赖性之间关系是探索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14年间(2001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除西藏外)面板数据,借助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产业依赖性间的关系,在此层面揭示我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变过程,据此论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增长方式逐渐从高耗能、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向依赖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相关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效果良好,我国经济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