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5)
2023(9807)
2022(8838)
2021(8467)
2020(7112)
2019(16555)
2018(16658)
2017(32422)
2016(17786)
2015(19973)
2014(20008)
2013(19888)
2012(18353)
2011(16468)
2010(16224)
2009(14639)
2008(14081)
2007(12215)
2006(10522)
2005(9200)
作者
(51046)
(42254)
(42110)
(40128)
(27245)
(20428)
(19212)
(16789)
(16385)
(15200)
(14717)
(14028)
(13486)
(13354)
(13158)
(12926)
(12888)
(12572)
(12143)
(12012)
(10558)
(10302)
(10192)
(9633)
(9523)
(9470)
(9414)
(9245)
(8564)
(8425)
学科
(68932)
经济(68855)
管理(48500)
(45605)
(37908)
企业(37908)
方法(32914)
数学(28475)
数学方法(28163)
(18333)
中国(17735)
(16138)
(15797)
地方(15565)
业经(14754)
(12093)
贸易(12089)
农业(12048)
理论(11974)
(11684)
(11489)
(11129)
环境(10757)
技术(10491)
(10243)
财务(10179)
财务管理(10165)
教育(9928)
企业财务(9641)
(9398)
机构
大学(247562)
学院(244737)
管理(100134)
(92605)
经济(90364)
理学(87306)
理学院(86313)
管理学(84764)
管理学院(84338)
研究(81966)
中国(59294)
(54054)
科学(53035)
(41457)
(40495)
(39998)
业大(38428)
研究所(38114)
中心(37424)
(34628)
北京(34486)
(33489)
财经(33192)
师范(33172)
农业(31426)
(30238)
(29877)
(28796)
师范大学(27020)
经济学(26308)
基金
项目(172762)
科学(134518)
研究(125733)
基金(123990)
(107954)
国家(107019)
科学基金(91677)
社会(76288)
社会科(72132)
社会科学(72113)
(67351)
基金项目(67143)
自然(61480)
自然科(60019)
自然科学(60006)
自然科学基金(58905)
(57462)
教育(57430)
编号(52227)
资助(51401)
成果(41993)
重点(38044)
(37777)
(36341)
(35644)
课题(35621)
科研(33257)
创新(33139)
大学(32181)
项目编号(32152)
期刊
(100202)
经济(100202)
研究(72145)
中国(44156)
学报(40363)
科学(36645)
管理(35706)
(35647)
大学(29923)
教育(29021)
(28577)
学学(27866)
农业(25452)
技术(20968)
(18683)
金融(18683)
业经(16447)
图书(15755)
经济研究(15208)
财经(15070)
理论(13480)
问题(13019)
科技(12886)
(12703)
(12685)
实践(12505)
(12505)
技术经济(11362)
资源(11319)
现代(11298)
共检索到350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宁  石小伟  杨梅  毛磊  邵黎霞  
本文以宁波市轨道交通网为研究基础,分析宁波轨道交通网的现状和宁波常规公交线网的现状,并分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网接驳公交线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为三大类:一是基于轨道交通站点的常规公交站点优化问题;二是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设计问题;三是研究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运营协调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家斌  过秀成  姜晓红  张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地面公交线网调整,对加强两者网络衔接,形成多模式协同的公交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地面公交与轨道的竞争与协作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地面公交线网调整目标、原则。在分析轨道运营初期公交系统各方式功能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两者的网络衔接模式。依据两者的几何关系对线路进行分类研究,结合线路的客流特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调整措施以及实施时序。本研究已应用于无锡轨道1、2号线开通前地面公交线网的调整中得到了具体的调整方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磊  肖为周  
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协调性直接影响着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线网评价能够把握轨道交通沿线公交线网的现状特性并为公交线网的规划和优化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从3个层面确定了公交线网的10项评价指标,并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获得评价结果。该模型建立了各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综合利用信息熵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按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实现了对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公交线网的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旭梅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目标、环境和结构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进行宏观功能定位,从城市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科技环境四方面分析其外部环境,展开系统内部构成分析并构建网络分析的研究框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珊珊  庄宇  
随着中国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轨道交通对商业空间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从150篇文献中筛选出51篇高质量的中英文文献,并将其分为三个尺度的研究:宏观、中观和微观。这三个尺度包含商圈的产生和发展机制、新旧商圈的更替等十个关注较多的议题。文章同时总结了既有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综合打分法、分层聚类、回归分析等)及其应用。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可能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对于轨道交通与商业协同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济民  李秉文  
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与城市总体相匹配、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等六个方面来看,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具有现实必要性。通过对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010版线网规划的适应性分析,认为该布局规划与现有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品质的提升要求,应当在现有规划网络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和完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涛  郜俊成  
借鉴国际大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经验,依据南京都市圈自身发展条件、需求和规划意向,探讨提出都市圈轨道交通功能层次、体系结构、规划目标和都市圈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线网战略构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谦  吴殿廷  李瑞  邱研  
以候车时间、运行时间、换乘时间组成单程通达时间,进而构建包含7个基于通达时间概念的评价指标,提出一套对轨道交通站点、线路和网络整体可达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以北京2013年6月的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采用官方公布及现场实测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在网络、线路和空间分布3个方面分别得到了评价结果。从结果来看,由于空间绝对距离和换乘站点数量的原因,中心城区线路可达性优于外围线路;站点密度较高和换乘困难可导致线路可达性较弱。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殷勇  范钰  
基于复杂网络特性,对香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特征值:节点度、聚集系数、平均最短路径、节点和边介数、连通环进行分析。通过节点介数和节点度值,确定了香港地铁中较重要车站。以全网效能和乘客出行成功率为抗毁性指标,研究网络在随机攻击和选择性攻击下抗毁情况,发现网络在蓄意攻击下表现较弱的抗毁性,并且节点失效比边失效给网络造成的损毁更严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东飞  乔征  
轨道交通打破了以往人们基于单一速率、同一平面的空间认知基础,赋予并塑造了城市居民生活空间新的形象及认知方式。着眼于特定时间内交通工具运行的距离,在城市空间设计研究中引入速率的概念,探索城市空间立体构建与优化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研究通过深入分析速率与城市综合效率的关系、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和社区空间发展演进的关系,探寻城市空间整体性研究的结合点和入手点,探索适应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的城市设计方法。进而利用空间分层及多中心互动的思路分析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深度耦合的可能模式;探索研究以轨道交通和步行交通两种主要出行速率限定的空间半径为单位的城市空间利用与城市设计新的参考尺度;以人在城市中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方  仲爱萍  
2005年8月,宁波市提出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能力。5年来,宁波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婷  任利剑  运迎霞  
挖掘绿道的交通功能,将绿道融入轨道交通的短途接驳系统,可以有效缓解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从生态位竞争和心理距离感知角度论证绿道接驳地铁的优势。以广州近郊地铁站点与绿道的接驳情况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绿道未能有效接驳地铁的现状和问题,发现在绿道线路、配套设施、管理、公众认知和天气影响等五个方面的不足影响了绿道对地铁的接驳使用率,分析绿道接驳地铁的使用意愿。借鉴哥本哈根、代尔夫特、日本、巴黎和纽约的案例,总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建设的相关经验。最后提出绿道与地铁接驳过程中在系统、设施和管理方面的优化策略,重视在站点一定范围内的绿道系统构建,保证绿道的优先权,提高绿道对居住区的可达性,提供多功能的绿道服务配套,加强对绿道建设的资金支持和舆论宣传,形成成功的绿道政策予以推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婷  任利剑  运迎霞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菁  周雯雯  杨小花  
城市轨道交通会引起站点周边住宅价值的变化,产生溢价效应,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呈现差异性。基于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沿线589个二手住房信息数据,构建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实际影响范围、规律和分市场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鲁寒宇  陈玲娟  张兆钦  许凯  
为研究轨道交通网络下常规公交线路的最优布设,考虑乘客出行行为,建立了双层模型。下层模型中,考虑候车时间、走行时间、票价、拥挤度、换乘次数等因素,以巢式Logit(NL)模型计算出行选择概率,利用MSA算法求解线路分配流量;以候车时间最少和运行成本最低为下层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不同时段最优发车间隔;上层模型中,以乘客总候车时间最少、客流周转量最大、乘客出行成本最少、公交车辆运行成本最少为上层目标函数,带入下层模型的客流量求得最优线路组合,最后利用算例对该方法进行论证,模型和算法能较好的解决所研究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