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8)
2023(10284)
2022(9374)
2021(8958)
2020(7527)
2019(17421)
2018(17499)
2017(33374)
2016(18703)
2015(21081)
2014(21140)
2013(20744)
2012(19183)
2011(17058)
2010(16897)
2009(15468)
2008(15335)
2007(13265)
2006(11371)
2005(9781)
作者
(56282)
(46582)
(46555)
(43979)
(29746)
(22709)
(20936)
(18512)
(17856)
(16715)
(16110)
(15644)
(14746)
(14676)
(14503)
(14349)
(14220)
(14004)
(13389)
(13208)
(11889)
(11527)
(11504)
(10647)
(10540)
(10442)
(10333)
(10281)
(9525)
(9417)
学科
(68133)
经济(68052)
管理(53328)
(48607)
(41503)
企业(41503)
方法(33714)
数学(28825)
数学方法(28377)
(18888)
(17647)
(17553)
中国(16584)
业经(14896)
地方(13701)
理论(12701)
(12021)
财务(11958)
财务管理(11936)
(11903)
贸易(11897)
环境(11871)
(11803)
农业(11598)
(11537)
(11521)
企业财务(11219)
技术(10914)
(10338)
教育(10083)
机构
大学(263136)
学院(261153)
管理(101966)
(92094)
经济(89771)
理学(88713)
理学院(87640)
研究(87100)
管理学(85783)
管理学院(85358)
中国(62441)
科学(60304)
(56998)
(49594)
(45901)
业大(45323)
研究所(42168)
(41654)
农业(39430)
中心(39077)
(37537)
北京(35783)
(34482)
师范(34074)
财经(33823)
(31497)
(30971)
(30609)
技术(30097)
(27543)
基金
项目(184534)
科学(141852)
基金(131748)
研究(128987)
(117162)
国家(116212)
科学基金(97883)
社会(76920)
(73299)
社会科(72651)
社会科学(72630)
基金项目(70846)
自然(67418)
自然科(65810)
自然科学(65785)
自然科学基金(64539)
(62320)
教育(58954)
资助(54951)
编号(52579)
成果(42614)
重点(41417)
(39110)
(38582)
(37938)
课题(36343)
计划(36219)
科研(36078)
创新(35443)
大学(33866)
期刊
(99150)
经济(99150)
研究(71494)
学报(51831)
中国(48017)
(45533)
科学(43819)
大学(37748)
管理(36780)
学学(35697)
农业(32152)
(31878)
教育(29563)
技术(22162)
(17719)
金融(17719)
(16445)
业经(16033)
图书(15920)
财经(15649)
业大(14618)
经济研究(14614)
(14473)
科技(14397)
理论(13378)
(13144)
问题(12732)
实践(12576)
(12576)
林业(12109)
共检索到371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从  沈德中  张文娟  韩清鹏  赵紫娟  陈京生  
用常规的堆肥法和在堆肥中接入降解菌(包括自行培养、筛选的混合菌和引入的白腐真菌)的方法处理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找出了最适合的堆制条件,研究了4~6环的多环芳烃在堆制不同阶段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堆制法对几种难降解的多环芳烃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在堆肥中接入降解菌后降解效果明显提高,其中白腐真菌的降解效果最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东  李霞  刘俊祥  翟飞飞  孙振元  韩蕾  
【目的】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是一种更高效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修复策略,但由于该策略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其在土壤修复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仍存有疑问。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影响根系分泌物的释放水平,进而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中PAHs的降解。基于此,我们研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设置了PAHs污染土壤的盆栽修复实验,以蒿柳做为植物修复材料,选取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的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做为蒿柳的光合生理指标,探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蒿柳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蒿柳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F_v/F_0)等指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降低了叶片的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非光化学淬灭(NPQ)和光化学淬灭(qP)参数。不同的接种方法能改变G_s、T_r的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此外蒿柳-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显著提高了土壤菲(PHE)、芘(PYR)的去除率。【结论】PAHs污染土壤中,白腐真菌能提高蒿柳的光合能力和蒸腾效率,促进土壤PHE和PYR的去除,这对揭示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的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鑫  黄兴如  张晓霞  邱吉国  徐冬青  何健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多环芳烃(PAHs)污染场地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效果。[方法]利用紫花苜蓿与PAHs降解菌株Rhizobium petrolearium SL-1联合修复土壤中PAHs,设置4个处理:不种苜蓿,不接根瘤菌(CK);不种苜蓿,接根瘤菌(菌);种苜蓿,不接根瘤菌(苜蓿);种苜蓿,接根瘤菌(苜蓿+菌),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盆栽试验土壤取自山东新泰某焦化厂PAHs实地污染土壤,分别于处理20和60 d定期取样;大田试验农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某发电厂附近,分别于处理60和90 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菊  伍钢  许云海  杨海君  
以长沙市望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周边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采用网格布点法在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分别布设3个(1#~3#)和12个(4#~15#)采样点,其中11#~15#采样点于2014年布设,探究土壤中苊(Ace)、苊烯(Acy)、蒽(Ant)、菲(Phe)、芴(Flu)、苯并[a]蒽(BaA)、芘(Pyr)、屈(Chr)、荧蒽(Fla)、苯并[a]芘(BaP)、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二苯并[a,h]蒽(DBA)、苯并[g,h,i]苝(BghiP)、茚并[1,2,3–c,d]芘(IcdP)共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及来源,运用毒性当量浓度值及终生癌症风险增量模型对土壤中PAHs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地保护区土壤中15种PAHs总含量为75.22~5 617.86 ng/g,均值为670.96 ng/g,其中7种致癌PAHs(BaA、Chr、BbF、BkF、BaP、DBA、IcdP)的含量为12.13~2 989.26 ng/g,均值为319.80 ng/g;2#和4#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均为中度污染,12#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为重度污染,其他点位土壤均处于轻度污染或未受污染;荧蒽、芘、菲是水源地保护区土壤中的主要污染因子;除一级保护区土壤中芴含量稍高于二级保护区外,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其余14种PAHs单体含量均低于二级保护区;除12#点位样品外,其他点位样品土壤中3环和4环PAHs占比均大于60%;采用特征比值法分析污染物来源,显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污染,主要受区域内交通因素与上游工业、生活废弃物中PAHs迁移与沉降影响,二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和生物质、煤燃烧的混合污染,可能与区域内人为活动和交通因素有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土壤中PAHs的总致癌风险值均在10~(–6)~10~(–4),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沁娜  徐启新  
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判定污染土壤是否需要修复或再次开发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某区域土地置换开发为案例,结合区域未来土地利用类型,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可能给未来入住人群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在正常情况与极端情况两种暴露场合下,考虑直接接触不慎摄入、呼吸土壤尘和皮肤直接接触土壤3种途径,计算出的土壤PAHs污染的致癌风险相对较高,部分点位已经超过了人体健康可接受的致癌风险程度。且以敏感人群儿童为例,利用摄入量和风险评价反推得出,当土壤中PAHs含量低于634μg/kg时,在极端情况下,儿童致癌风险可降低到可接受的致癌风险水平。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深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威  闫文德  梁小翠  朱凡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设置对照(CK)、低(L1)、中(L2)、高(L3)不同污染浓度土壤,研究栾树幼苗PAHs的吸收累积情况及在其体内的再分配。结果如下:栾树幼苗可以吸收积累土壤中的PAHs。随土壤中PAHs浓度的增大,其体内的PAHs总含量及根、干、叶中的PAHs均呈递增趋势,L1、L2、L3处理组根、干、叶中PAH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栾树叶中PAHs占体内PAHs总量的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根中PAHs占总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干中PAHs含量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金声  周明华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初步分析了松花江下游流域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探讨了下游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来源。结果表明下游15个采样点的PAHs总浓度都超过了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PAHs的限值,污染较为严重。其中以佳木斯、佳木斯下和通河渡口三个断面浓度较高,分别为54.902μg/L、92.899μg/L、60.359μg/L,而宏克力的浓度最低,为2.484μg/L。整体看,松花江下游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以低环污染(苊、二氢苊)为主。具有强致癌性的苯并[a]芘虽然只在一个采样点中检测到,但是浓度已超过标准限值,这些污染物对整个松花江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立芳  胡志彪  陈克华  
对九龙江流域龙岩市省控断面2011年秋季、2012年冬季以及2012年春季河水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控断面河水中PAHs总量浓度变化为9.9~178.8ng/L,其组成特征是以3环(56.7%)、5环(24.6%)和4环(15.1%)为主,表明3环、4环及5环PAHs是九龙江流域龙岩市省控断面水中PAHs的最主要成分。地表水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红坊赤坑、雁石桥、捷步桥、顶坊4个采样点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值(EBaP)均超出我国环境保护部(CEPA)制定的EBaP=2.8ng/L的国家标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卫先  李世杰  
区别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大型天然浅水湖泊,江苏天目湖是一个较深的水库型湖泊,也是重要的城乡生活及工农业水源地之一。为了解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状况,2006年在天目湖全湖采集7个点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GC/MS分析了16种优控PAHs。结果表明: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控PAHs总量介于287.50~713.93 ng/g(干重),平均值为458.52 ng/g;在空间分布上,北部受污染程度高于南部,主要是北部旅游业快速发展导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与PAHs总量呈显著相关;利用特征化合物指数对PAHs的来源进行判别,指示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进保  依艳丽  巩宗强  王晓光  图影  张海荣  李培军  
应用固定化酶催化大豆油合成脂肪酸甲基酯,与市售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基酯含量进行了对比,建立了脂肪酸甲基酯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脂肪酸甲基酯溶解多环芳烃的性能。结果表明:脂肪酸甲基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20%的固定化酶,醇油摩尔比3:1,分3次加入,摇床转速160r·min-1,反应体系温度38℃,反应时间48h;在上述条件下,甲酯转化率大于95%。制得的脂肪酸甲基酯总量与市售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基酯含量相当。脂肪酸甲基酯对典型多环芳烃的溶解阈值大于250mg·L-1,可直接溶解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上述结果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凡  田大伦  闫文德  王光军  梁小翠  
利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4种绿化树种对柴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影响,开展修复后土壤PAHs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年后栽培植物土壤中PAHs含量在L1,L2,L3水平下比对照分别降低50.6%,61.4%,43.9%,平均为51.9%,且在3~6个月内PAHs含量减少最快;PAHs组分中以苯并蒽、蒽、芘减少最多,分别达74.8%,69.6%,58.1%。不同树种对PAHs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将平均效应区间中值作为警戒水平,计算得到PAHs的潜在生态风险可能性,结果显示L3污染水平下植物处理中PAHs组分芴、菲、芘的生态风险仍然很高,说明治理PAHs污染最根本的办法是控制PA...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必雄,陶澍,张枝焕  
利用因子分析法及离散点曲面张力样条函数插值法对天津地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污染源的类型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源大多以混合源(包括燃煤与原油渗漏)为主,其中污灌农田、普通农田、荒地和城市绿地中混合源所占比重依次为61.26%、69.35%、52.86%、64.45%。而各污染源在空间分布上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地理条件及该区域内人们的生活习性都比较符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大伦  闫文德  康文星  项文化  潘勇军  
研究樟树林地和无林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对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PAHs主要积累在0~30cm的表土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明显减少,各土层中以高环的PAHs组分为主,PAHs主要源于燃烧源;樟树林地土壤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无林地,无林地表土层中PAHs含量是樟树林地表土层的1.1倍;对两种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得知樟树林地土壤PAHs超标5种,无林地土壤不仅超标8种,且超标倍数明显大于樟树林地,樟树林地土壤的PAHs污染程度小于无林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峰  祁士华  高媛  邢新丽  
通过挑选绵阳市有代表性的点位土壤柱,应用GC-MS分析土壤柱垂直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水平,得出其垂直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20 cm深度中的PAHs含量最高,40 cm以下则含量锐减。由于表层(0~5cm)土壤与大气之间的土气交换频繁,PAHs含量相对较低,而5~20 cm处土壤受到表层土壤的遮盖,PAHs富集较高,含量达到整个土壤柱最高值。多环芳烃总体垂直剖面分布特征表现出随深度增加含量减少的趋势。PAHs总含量以江油市点位(330.24 ng/g)最高,其次是三台县点位(299.89 ng/g),最低是游仙区点位(112.74 ng/g)。研究区主要污染物为Nap、Phe和Chr/y...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紫玲  林钦  谷阳光  杜飞雁  柯常亮  
对湛江红树林海域24种海洋生物体内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水平、组成及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和贝类生物体PAHs总量范围分别为191~548 ng/g(干重,下同)、348~460 ng/g、337~518 ng/g和380~491 ng/g,平均含量分别为349.2 ng/g、420.9 ng/g、424.3 ng/g、455.9 ng/g。各类生物体中PAHs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贝类、甲壳类、头足类、鱼类。与国内外相比,湛江红树林生物体PAHs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组成分析与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湛江红树林海域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和贝类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