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2)
- 2023(12619)
- 2022(11166)
- 2021(10453)
- 2020(8860)
- 2019(20528)
- 2018(20331)
- 2017(41003)
- 2016(21950)
- 2015(24899)
- 2014(24850)
- 2013(24733)
- 2012(22667)
- 2011(20491)
- 2010(20427)
- 2009(19086)
- 2008(18886)
- 2007(16790)
- 2006(14952)
- 2005(13341)
- 学科
- 济(91447)
- 经济(91337)
- 管理(69618)
- 业(68342)
- 企(57848)
- 企业(57848)
- 方法(46079)
- 数学(40617)
- 数学方法(40298)
- 财(27552)
- 中国(24491)
- 农(23782)
- 制(20706)
- 业经(19598)
- 务(18453)
- 财务(18391)
- 财务管理(18350)
- 贸(17849)
- 贸易(17838)
- 企业财务(17537)
- 易(17299)
- 学(16679)
- 地方(15873)
- 银(15389)
- 银行(15357)
- 农业(15103)
- 融(14837)
- 金融(14836)
- 体(14633)
- 行(14596)
- 机构
- 大学(323670)
- 学院(319825)
- 济(132856)
- 管理(132591)
- 经济(130115)
- 理学(114951)
- 理学院(113831)
- 管理学(112282)
- 管理学院(111696)
- 研究(101167)
- 中国(78414)
- 京(68290)
- 财(65119)
- 科学(58377)
- 财经(52733)
- 所(49359)
- 经(47972)
- 中心(45677)
- 江(44578)
- 农(44372)
- 研究所(44131)
- 业大(43811)
- 北京(43646)
- 经济学(40479)
- 范(39715)
- 财经大学(39543)
- 师范(39422)
- 州(36821)
- 经济学院(36805)
- 院(36643)
- 基金
- 项目(211739)
- 科学(167284)
- 研究(157789)
- 基金(155749)
- 家(133467)
- 国家(132386)
- 科学基金(114898)
- 社会(100604)
- 社会科(95417)
- 社会科学(95393)
- 基金项目(82961)
- 省(80246)
- 自然(73883)
- 教育(72139)
- 自然科(72129)
- 自然科学(72113)
- 自然科学基金(70851)
- 划(67678)
- 编号(64960)
- 资助(64840)
- 成果(52866)
- 部(48391)
- 重点(46168)
- 创(43760)
- 发(43624)
- 课题(43124)
- 教育部(42264)
- 人文(41579)
- 国家社会(41080)
- 项目编号(40839)
- 期刊
- 济(143988)
- 经济(143988)
- 研究(98397)
- 中国(53902)
- 财(49674)
- 管理(48876)
- 学报(45422)
- 科学(42515)
- 农(39381)
- 大学(35270)
- 学学(33135)
- 融(31966)
- 金融(31966)
- 教育(30970)
- 农业(27238)
- 财经(26543)
- 技术(25827)
- 业经(23501)
- 经济研究(23331)
- 经(22418)
- 问题(19359)
- 理论(18010)
- 实践(16335)
- 践(16335)
- 贸(16070)
- 技术经济(15863)
- 图书(15852)
- 商业(15531)
- 现代(14877)
- 科技(13768)
共检索到465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沈华珊
研究结果表明,对我国接管市场发挥治理功能产生影响的首先是股权结构方面的因素。因此,要充分发挥接管市场的治理功能、改善其治理效果,就应该通过政策引导使并购主体多元化、并购行为市场化,彻底摈弃过去那种政府主导型的短期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勇 朱武祥
:公司并购预测与财务危机、盈利能力和股票价格的预测一样 ,一直是金融经济学理论与实务界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能否预测上市公司并购的发生 ,意味着能否依据公开信息战胜市场从而获取超额收益。本文采用Logit条件概率模型对我国A股市场1 998年至 1 999年间发生的上市公司兼并收购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所得到的估计模型对并购的发生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但无法取得满意的预测结果。本文的结论支持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假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兼并收购 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翟进步 贾宁 李丹
本文以发生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相对交易规模最大的191起中国上市公司(即收购公司)收购兼并事件为样本,不仅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收购兼并的市场反应绩效进行了分析,同时还从难以操纵的现金收益(即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资产总市值)角度,采用财务指标法分析了收购兼并的财务绩效,重要的是本文将收购兼并的市场反应绩效与财务绩效联系起来,来研究收购兼并行为引发的对收购公司未来预期现金收益变化是否会在收购兼并完成后的经营年度逐步得到实现。研究结果表明:收购兼并不仅给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财富增加,而且其中蕴含的未来预期现金收益增加也得到一定程度实现,表现为收购兼并的市场反应绩效具有较强的正向趋同性,且与实际财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裴武威
本文认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降低代理成本的关键性因素。我国目前公司接管主要通过收购控股权进行。日益活跃的收购和接管活动已经开始在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发挥一定作用;股权分散的公司体制对接管市场的依赖较强,这是导致频繁的公司接管的根本原因;现阶段的接管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仍需加强、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在交易所流通影响了接管市场的有效程度等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海斌 益智
本文回顾评价了美国 2 0世纪后 2 0年收购接管活动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 :80年代的治理机制以敌意、杠杠收购 (LBO)为特征 ;90年代则以期股期权激励为特征。并指出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在借鉴美国经验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美国 收购接管 公司治理 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陈玉罡
并购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价的变化 ,因而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变化。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 ,对 1 999— 2 0 0 0年中国证券市场深、沪两市共 3 49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并购能给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不同类型的并购有不同的财富效应 ;国家股比重最大和法人股比重最大的收购公司其股东能获得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股权种类结构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兼并与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喜平 张庆
管理层收购(MBO)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从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中具有代表性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合成数据(Panel Date)截面回归的计量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财务绩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比较低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下,MBO并未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且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成反向关系;(2)管理层收购前后,公司每股净资产均呈向上的凸性;每股收益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扩大而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财务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春 陈玉罡
本文以2000-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333起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EVA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中的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并购当年的公司价值普遍提升,但并购后上市公司要么价值创造不明显要么毁损了价值,并购价值创造没有持续;随后,利用对EVA指标的分解,对价值创造和价值毁损的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兼并收购中价值创造来源于并购后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的提高和管理成本、经营费用的下降。
关键词:
兼并 价值管理 EVA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桢
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失业率的变动关系,以及对就业弹性的分析,显示我国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不断趋弱。而宏观生产函数模型的结构参数变动显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弱,Chow检验进一步显示宏观生产函数结构参数具有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结构偏离度分析则表明我国第二产业增长快但就业能力却在下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率 就业效应 结构偏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海涛
本文通过对2000-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实证研究,从财富效应和公司绩效两个方面检验其实际效果。并做出相应的理论解释:一方面,管理层收购具有其内在的缺陷;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从制度环境、市场机制到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都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将管理层收购作为解决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提高企业效率等问题的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益华
本文以1999年-2003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管理层收购事件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理层收购事件发生期间,这些公司股票存在正向的异常收益率,而且这些异常收益率在2003年进一步提高了。此外,还发现这些异常收益率与收购价/市场价的比率负相关,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呈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异常收益率 事件研究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敏 高柳
运用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对103起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并购后公司的绩效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非ST类并购后绩效的改善比ST类明显;无偿划拨类公司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比有偿转让类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娄磊 蒋海新 张■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选取了我国2015-2017年实际发生并购交易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中的2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并运用SPSS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ROA)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配对t检验,最终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ROA)呈现出倒"V"型;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本文运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得出的实证结果:十大股东持股比例(ten)和并购交易支付价值(val)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国有股权占比(sta)与现金支付(way)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文璋 顾慧慧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分别检验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反应和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系统地考察了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根福 吴林江
本文从并购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我国学者常用的以股价变动来衡量企业并购绩效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采用一种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衡量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动 ,并以此分析和检验了1 994-1 99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从整体上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 ;不同并购类型在并购后不同时期内业绩不相一致 ;另外 ,并购前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在短期内呈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