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8)
- 2023(2772)
- 2022(2505)
- 2021(2349)
- 2020(1958)
- 2019(4305)
- 2018(4247)
- 2017(7617)
- 2016(4677)
- 2015(5387)
- 2014(5212)
- 2013(5363)
- 2012(5306)
- 2011(5014)
- 2010(5205)
- 2009(4578)
- 2008(4435)
- 2007(3943)
- 2006(3637)
- 2005(3377)
- 学科
- 济(14681)
- 经济(14658)
- 管理(9446)
- 业(8937)
- 学(8774)
- 企(7017)
- 企业(7017)
- 方法(6490)
- 数学(5570)
- 数学方法(5472)
- 中国(4187)
- 农(4173)
- 财(3814)
- 制(3330)
- 及其(3199)
- 虫(3141)
- 贸(2915)
- 贸易(2914)
- 害(2899)
- 易(2826)
- 农业(2801)
- 业经(2730)
- 融(2557)
- 金融(2555)
- 地方(2540)
- 银(2513)
- 银行(2473)
- 和(2437)
- 水产(2421)
- 环境(2417)
- 机构
- 大学(72497)
- 学院(70033)
- 研究(35509)
- 科学(28348)
- 农(26279)
- 中国(24863)
- 所(22555)
- 济(22310)
- 经济(21756)
- 农业(21349)
- 研究所(21094)
- 业大(19267)
- 京(18370)
- 管理(18279)
- 理学(15417)
- 理学院(15003)
- 室(14557)
- 管理学(14358)
- 省(14284)
- 管理学院(14263)
- 中心(14165)
- 农业大学(13627)
- 实验(13485)
- 院(13481)
- 实验室(12995)
- 重点(12362)
- 江(12205)
- 科学院(12195)
- 业(12017)
- 北京(11655)
- 基金
- 项目(51633)
- 家(37475)
- 科学(37385)
- 国家(37208)
- 基金(36411)
- 科学基金(28001)
- 研究(27156)
- 自然(22905)
- 自然科(22315)
- 自然科学(22296)
- 自然科学基金(21922)
- 省(20235)
- 划(18996)
- 基金项目(18752)
- 资助(16409)
- 计划(14442)
- 科技(14300)
- 社会(14000)
- 重点(13205)
- 社会科(13028)
- 社会科学(13022)
- 教育(12308)
- 专项(11313)
- 科研(11208)
- 发(11204)
- 部(10348)
- 农(10311)
- 创(10003)
- 业(9923)
- 创新(9562)
共检索到111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立群 巨云为 杨振德 赵博光
对接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后3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接种枝内的细菌和线虫的数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最初几天内线虫从接种点向其他部分移动缓慢;至接种的主干上松脂减少时,线虫开始增加,木块组织的带菌率的变化与线虫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细菌和线虫的数量与病树的症状发展密切相关。细菌的优势属为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anas。表3参9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松材线虫 黑松 细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凡勇 骆有庆 吕全 梁军 郝俊 张星耀
44 isolates of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xylem of the Pinus thunbergii samples(healthy stem,weak stem and withered stem)infected by the pine wilt disease caused by pine 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from infected trees at Zhoushan and Pinghu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and these isol...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 黑松 内栖真菌区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立群 巨云为 赵博光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和线虫携带的细菌共同引起的。本文对接种松材线虫后黑松的不同发病阶段 ,树体内非接种枝上的线虫、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非接种枝上 ,在病树出现少量黄色针叶时 ,能有细菌检出 ;较多黄色和褐色针叶时 ,线虫才开始出现 ,细菌开始增多 ;至发病后期 ,病树基本枯死时 ,线虫和细菌数量迅速增加。对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细菌种类鉴定表明 ,发病中期 ,细菌种类比较单一 ,随着病情的发展 ,细菌不但数量迅速增加 ,而且种类也增多 ,但优势菌群为荧光假单胞菌、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泛菌属和少动鞘氨醇单胞杆菌
关键词:
黑松 松材线虫 病程 假单胞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钢 叶建仁
电镜观察到两年生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茎中形成层细胞以及其他的薄壁细胞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特征:细胞核变形、核染色质浓缩并边缘化;细胞质和液泡中出现大量环状片层及多泡体;细胞壁出现膨胀扭曲;线粒体峭数目减少直至双层膜破毁.在整个变化过程中,细胞质膜始终是完整的,内质网在细胞器降解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细胞核在线粒体等细胞器降解之后才崩塌消失.这表明,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系统反应过程中有PCD发生,其变化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细胞死亡.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系统反应过程中,PCD是持续发生的,最终引起植株全面崩溃,这可能是感病黑松死亡的内因.在感病10d后,形成层区才开始出现空洞化现象.因此,形成层...
关键词:
黑松 松材线虫 超微结构变化 程序性死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锋 杨玲 龚姝榕 张林 牛秋红
采用16S rrNA基因文库和illumiNA miSeq技术测序对松材线虫内生细菌群落的宏基因组进行初步分析,文库显示优势菌群为黄单胞菌科(22.41%)、鞘脂杆菌科(17.66%)、丛毛单胞菌科(14.71%)、根瘤菌科(10.17%)。采用稀释平板法,从松材线虫体内分离出5株内生细菌。利用形态学、生理学及16S rrNA序列特征等对这些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发现这些内生细菌在体外均显示较强的杀线虫活性,其中克雷伯氏菌属Sct5的杀虫活性最大,作用4 d松材线虫的死亡率即可达到100%。该细菌产生毒性蛋白酶并在体外快速形成生物膜。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内生细菌与杀线虫芽孢杆菌B16之间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旭 罗宽
为了解抗病松树后代对松树线虫的抗性,采用人工接种松树线虫,相隔一定时间调查其枯死情况,用3%酸性染料染色研究了抗性松与普通松水分输导情况,线虫的数量,结果表明,普通黑松3个月后枯死率为91.1%,次代抗性赤松枯死率为4.46%,除中央髓部的水分输导受影响外周边木质部和形成层未受影响;次代抗性黑松除两株水分严重受阻外,其他与赤松相似,接种线虫1周后从次代抗性松树上分离线虫最多,以后逐渐下降,5周后则很少.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次代抗性松树 抗性 水分输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峰 赵博光
该研究采用从中国松材线虫病发生的6个疫区、2种主要寄主马尾松和黑松的不同发病期采集病木,从病木上直接分离并鉴定了松材线虫携带的18株属于假单胞属、泛菌属以及其他属的细菌菌株.用双氧水处理松材线虫卵得到无菌卵,在无菌条件下,研究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对其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假单胞菌属的细菌菌株能够显著促进松材线虫的繁殖,其他细菌菌株均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该试验证明了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在松材线虫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为松材线虫病的线虫与细菌复合致病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假单胞属 复合侵染 繁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立群 赵博光 巨云为 梁波
首次用改进的染色方法对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进行了光镜观察,表明细菌存在于松材线虫的体表及线虫生活的环境中;同时采用平板计数法统计了线虫虫体上携带的细菌数量,平均每头线虫为170~280个细菌。这进一步证实了松树的萎蔫是由松材线虫及其携带的细菌造成的。图2参12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细菌 光镜观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谈家金 冯志新
利用马尾松水培离体松枝作接种材料 ,分别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坚强芽孢杆菌和松材线虫与坚强芽孢杆菌的混合液 ,以研究松材线虫与其伴生细菌在松枝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 ,松枝发病 ,松枝髓部发生褐变 ,褐变的过程是由接种枝发展到主枝 ,再由主枝下部向上部发展 ,而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或坚强芽孢杆菌 ,松枝不发病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松材线虫 ,松枝中的松材线虫繁殖量大、扩散速度快 ;松材线虫在松枝中扩散的过程是 :接种枝→主枝→侧枝→新梢 ,在主枝中由下部向上部扩散 ;松枝髓部褐变过程和松材线虫在松枝中扩散过程相一致 ,松材线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宝君 刘伟 徐福元 张培 曲花荣
1997~1998年用不同量的松材线虫接种黑松和马尾松,用3个来源的松材线虫接种马尾松,用松材线虫接种7种松树,接种后对松树的流胶情况定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量小的,松树流胶异常出现得晚,全部供试松树流胶出现异常的时间长;用南京的松材线虫接种的松树和用其它来源松材线虫接种的松树相比较,其流胶异常出现得快,全部供试松树表现流胶异常的时间短;感病松树流胶异常出现后,很快全部供试松树均表现异常并死亡。中度感病松树流胶异常出现后,到全部供试松树流胶表现异常的时间长,部分死亡。抗病松树的全部供试植株表现流胶异常的时间长,而且流胶异常的等级低,无松树死亡。虽然各处理中流胶异常的时间不同,但98%以上的...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流胶 早期诊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德君 谈家金 陈凤毛 杨剑霞 戴华国
为研究松材线虫侵染对寄主植物生理生化物质代谢的影响,以黑松和马尾松4 5年生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接种松材线虫对2种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规律。结果显示:接种松材线虫初期,黑松和马尾松的总糖含量均较高,随接种时间的延长,总糖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黑松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马尾松的可溶性糖含量在侵染前期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而15 d后快速降低;黑松和马尾松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侵染前期均低于对照,后升高,再降低;黑松的单宁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马尾松的单宁含量接种第1天略低于对照,第3天后开始升高;黑松和马尾松的总酚含量均在侵染前期高于对照,而后降低。这些物质的变化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池树友 韩正敏 何月秋
2001年9月,用无菌的松材线虫对10年生黑松进行接种。2002年8月,检查黑松发病情况,并对接种的松树进行线虫和细菌的再分离。试验发现接种的8株黑松11个月后仍有5株表现正常,没有出现任何症状,而从其木质部却能分离到数量较多的无菌松材线虫。结果说明无菌的松材线虫虽然能侵入松树木质部,但在不携带细菌的情况下对松树是没有致病力的。
关键词:
无菌 松材线虫 黑松 接种 致病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宇 张克云 林茂松 罗宏伟 徐福元
测定了中国、日本、加拿大的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 群体对 3~ 4年生黑松的致病性 ,发现它们的致病力有明显分化。松材线虫不同群体致黑松的死亡率为 0~ 87 5 % ,RHS系数为 0~ 110不等。中国松材线虫群体致病力高于日本和加拿大群体 ,其中以中国的BxCN1、BxCN3、BxCSC和BxCZD 4个群体致病力最强 ,致枯率均为 87 5 % ,RHS系数均大于 90。在致枯率为 87 5 %的 6个群体中 ,南京的群体BxCN3平均死亡天数最短 (38d)。在全部测试群体中 ,Bx CZD的死亡历期最短 (14d)。试验发现接种松材线虫的松...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致病力 黑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宇 林茂松 余本渊
测定来源于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挪威和法国的 2 0个拟松材线虫种群对 2年生黑松苗的致病力。根据其致病力大小分为 3类 :第Ⅰ类致病力很强 ,致死率大于 85 % ,RHS (相关寄主适生性 )系数大于 1 0 0 ,包括法国的 1个种群和中国的 3个种群 ;第Ⅱ类有较强的致病潜能 ,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这一类数量最多 ,包括中国的1 1个种群和加拿大的 1个种群 ;第Ⅲ类几乎没有致病力 ,其致死率和RHS系数都是 0 ,包括韩国的 2个种群及日本和挪威各 1个种群。试验证明法国BmFr种群致死速度最快 ,致病力最强。黑松苗在感染拟松材线虫后 ,用自然界水分胁迫和PEG...
关键词:
拟松材线虫 致病力 黑松 干旱胁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凯基 杨宝君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来自国内及日本、加拿大、法国、挪威的松材线虫及拟松材线虫株系作酶电泳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株系的苹果酸脱氢酶及纤维素酶酶谱各不相同。超氧化物歧化酶有1条在不同株系中迁移率相同的酶带。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在酯酶谱上差异明显,但培养于裂褶菌、多毛孢和葡萄孢上的来自南京黑松上的同一株系线虫的酯酶谱也显示了明显差异,表明了该酶的不稳定性。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是唯一可区分两种线虫的酶,松材线虫只有1条迁移率0.39的带,拟松材线虫只有1条迁移率0.51的带,可用于两种线虫的生化鉴定。对可溶性蛋白质及过氧化物酶的分析,未检测到清晰可辨的酶带。
关键词:
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酶谱,电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