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2)
- 2023(10539)
- 2022(9348)
- 2021(8795)
- 2020(7229)
- 2019(16683)
- 2018(16586)
- 2017(32179)
- 2016(17804)
- 2015(19814)
- 2014(19632)
- 2013(19545)
- 2012(17968)
- 2011(16266)
- 2010(15873)
- 2009(14215)
- 2008(13473)
- 2007(11693)
- 2006(10001)
- 2005(8568)
- 学科
- 济(67054)
- 经济(66978)
- 管理(49026)
- 业(46519)
- 企(38812)
- 企业(38812)
- 方法(33089)
- 数学(28720)
- 数学方法(28384)
- 学(17492)
- 农(17472)
- 中国(16879)
- 财(16344)
- 业经(14991)
- 地方(13999)
- 农业(11884)
- 贸(11654)
- 贸易(11649)
- 理论(11398)
- 技术(11365)
- 易(11282)
- 环境(11241)
- 和(11132)
- 制(10561)
- 务(10306)
- 财务(10248)
- 财务管理(10232)
- 划(9745)
- 企业财务(9707)
- 教育(9234)
- 机构
- 大学(249446)
- 学院(246647)
- 管理(99138)
- 济(92175)
- 经济(90104)
- 理学(87126)
- 理学院(86107)
- 管理学(84532)
- 管理学院(84116)
- 研究(83701)
- 中国(58191)
- 科学(56726)
- 京(53036)
- 农(45544)
- 所(43116)
- 业大(43066)
- 财(40878)
- 研究所(40024)
- 中心(36783)
- 农业(35943)
- 江(34738)
- 财经(33649)
- 北京(33209)
- 范(32143)
- 师范(31759)
- 院(31325)
- 经(30739)
- 州(28270)
- 技术(27170)
- 经济学(26897)
- 基金
- 项目(181302)
- 科学(140657)
- 基金(130806)
- 研究(127246)
- 家(116371)
- 国家(115436)
- 科学基金(97984)
- 社会(77784)
- 社会科(73645)
- 社会科学(73627)
- 省(71825)
- 基金项目(70623)
- 自然(66764)
- 自然科(65199)
- 自然科学(65179)
- 自然科学基金(64002)
- 划(60511)
- 教育(57815)
- 资助(53960)
- 编号(50923)
- 重点(40607)
- 成果(40582)
- 部(38834)
- 发(38091)
- 创(37793)
- 科研(35566)
- 创新(35244)
- 课题(35224)
- 计划(34815)
- 大学(33068)
共检索到343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玲洁 郑妍妍 冯花蕾 周勇
【目的】探索根系共生真菌对北方重要园林绿化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生理生态效应。【方法】设置油松接种牛肝菌属Suillus sp.(Su)、福廷瓶头霉Phialocephala fortinii(Pf)、须壳孢属Pseudopyrenochaeta sp.(Ps)、短梗蠕孢菌Pleotrichocladium opacum(Po)、斯氏曲霉Aspergillus spelunceus(As)和不接种对照(CK)处理,测定各处理油松幼苗的营养生长、根系形态、元素含量和土壤养分的含量等。【结果】(1)与CK相比,接种Su显著提高了油松幼苗地径、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0.00%、31.57%和47.37%;而接种Pf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株高和地下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99%和36.84%;接种Ps显著提高了幼苗株高和地径,分别提高了10.96%和15.00%;接种Po的幼苗株高、地径和地上生物量均低于CK植株,接种As的幼苗株高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显著低于CK植株。(2)菌根生长响应的结果表明,接种Pf、Ps和Su对油松幼苗生长具有正效应,且接种Su对油松幼苗的促进作用最大,而接种Po和As时菌根生长响应为负值,对植株生长产生了抑制效应。(3)接种Pf苗木根系的总根长和表面积,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9.13%、22.16%;接种Ps苗木根系的总根长和表面积,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4.20%、20.19%;接种Su显著增加了苗木根系的体积,较CK显著提高了79.55%。(4)与CK相比,接种Pf和Su显著提高了苗木的地上和地下部分N、P、K含量,而接种As的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N、P含量显著低于CK。(5)接种Pf和Su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N、铵态N、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而接种As处理的土壤铵态N、速效K的含量显著低于CK,不同菌株之间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表现出一定差异。【结论】接种Pf和Su对油松幼苗的促生效应较强,在油松育苗栽培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共生真菌 油松 促生 根系 土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来友 童品璋 孙宣军 相聪伟 张倩 许小婉 杨共鸣 斯海平
[目的]通过板栗幼苗人工接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分析其对板栗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系菌根化的效果,以验证大红菇(菌株编号2014-10)、红绒盖牛肝菌(菌株编号2014-14)和美味牛肝菌(菌株编号50559)这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作为板栗接种体的有效性及其促生效应,为进一步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式"提供基础。[方法]在板栗播种时分别接种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并设空白作对照。对当年生幼苗苗高、地径、根系干质量、侧根数、侧根总长、幼苗侵染率、吸收根侵染率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作菌根石蜡切
关键词:
板栗 食用菌根菌 菌根化 生长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欧静 韦小丽 何跃军 刘仁阳 陈训
通过12个不同ERM真菌菌株接种2年生无菌实生桃叶杜鹃幼苗,研究接种对幼苗生长势与生物量的影响,分析ERM菌株对内源激素含量与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显著提高桃叶杜鹃幼苗的苗高、地径、叶面积、主根长和生物量。接种苗苗高比对照增加29.47%~73.68%,地径比对照增加11.16%~70.09%,总生物量比对照增长3.86%~61.22%;地上部分干质量增幅最高值为99.69%,地下部分干质量增幅最高值为27.27%。ERM菌株显著提高接种苗地上和地下部分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段如雁 韦小丽 安常蓉
为筛选促生效果好的花榈木Ormosia henryi根瘤菌菌株,建立良好的共生固氮体系,从贵州、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不同地区采集花榈木根瘤并进行分离鉴定,将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及回接验证的20株纯化菌株接种到1年生盆栽无菌花榈木幼苗上,并测定接种后花榈木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生长指标及结瘤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个菌株接种后结瘤率均在90%以上,其中7号菌株结瘤率、结瘤数、根瘤质量均最高。接种根瘤菌能显著(P<0.05)提高花榈木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促进花榈木幼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及总生物量积累,且接种不同菌株的促生效果差异显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蔚晓燕 李静 唐明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灰鹅膏菌(Aminita vaginata)、乳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lactifluus)和绒粘盖牛肝菌(S.tomentosus)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油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研究施氮量(0,4.5,9和18mg/L硝酸铵)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灰鹅膏菌、乳黄粘盖牛肝菌和绒粘盖牛肝菌)对油松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交互效应。【结果】(1)同一氮水平下,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油松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均高于不接种对照,不同菌种的促生效果不同,以灰鹅膏菌效果最好,乳黄粘盖牛...
关键词:
外生菌根 氮营养 光合特性 油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凌峰 黄艳萍 郭冬琴 杨敏 张杰 赵晶晶 周浓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的混合菌剂在不同接种时期与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幼苗的共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于灭菌土壤基质中进行共生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共生受体类似激酶基因(SYMRK)和产生钙离子振荡的通道蛋白基因(DMI1)表达水平,及其对滇重楼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滇重楼可与AMF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幼苗菌根的侵染率达到了80.00%以上,其中,由Gigaspora margarita、Gigaspora gigantea、Scutellospora calospora等6种AMF组成的S6型混合菌剂的各指标总体较高,在滇重楼2年生苗(T4时期)接种时的碱性磷酸酶(AL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以及SYMRK和DMI1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滇重楼的生物活性较佳。【结论】人工栽培滇重楼过程中接种AMF的最佳方案是在栽培种源2年生苗期接种S6型混合菌剂,这为引种培育出高品质的滇重楼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景莲 任琴 白淑兰 贾学文 王琚钢 闫志平
对分离自虎榛子根际的几株真菌,通过液体纯培养法获得其代谢产物,设计不同浓度后施加到播种60天后的油松苗基质中,探讨虎榛子根际真菌对油松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拟青霉菌属的菌株(P3)和葡萄穗菌属菌株(S1)对油松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并随着浓度的增大其作用增强;相反,青霉菌属的菌株(P1)对油松苗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胶帚霉属菌株(G1)和青霉菌属的菌株(P2)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有促进作用的菌株(P3、S1)均含有较高的油酸甲酯、9-油酸(E)、9,12-十八碳二烯酸(Z,Z)、9-十八烯酸酰胺、六氢化吡咯并(1,2-α)吡嗪-1,4-二酮等化合物,而具有抑制作用的P1菌株...
关键词:
油松 虎榛子 化感效应 根际真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对桉树幼苗进行人工菌根接种的结果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及菌根感染率。其中,内生菌根(Glomus epigaeum)菌土接种的苗木高为对照苗木的247%,地径为对照的193%;外生菌根菌(Pisolithus tinctorius)纯培养接种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7.4%,地径增加9.9%;P.t孢子粉剂接种的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03%;罐栽法纯培养芽苗接种的以Scleroderma(H4331)为好,对赤桉和尾叶桉高生长可增加42.83%~44.29%,Loccaria(E4100)对赤桉高生长增加53.9%;Mycobeads对刚果12号桉扦插苗的接种效果以Pisol...
关键词:
桉树 菌根 人工接种 生长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琦 曹文琪 冷平生 胡增辉
【目的】揭示外生菌根在槲树Quercus dentata生长和生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槲树实生苗为材料,使用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eteus和厚环乳牛肝菌S. grevillei进行接种,分析其对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铆钉菇、美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显著提升了槲树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P <0.05),叶片P含量的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高73.20%。【结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增强了槲树幼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升了光合能力,最终能促进了槲树幼苗的生长。经过综合比较,在接种的4种菌根真菌中,美味牛肝菌对槲树生理和生长的提升效果最明显,但其中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清彬 仲崇禄 陈羽 张勇 陈珍
为筛选与马尾松高效共生的红菇菌根食用菌组合体,利用红菇属7个菌株对马尾松苗木进行苗期接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红菇菌株均可在马尾松苗木根系上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达79.6%以上,其中0807菌株达到99.1%,其次0551和07234菌株分别达到96.3%和95.8%。在苗木接种后的苗高生长方面,接种2个月后,接种红菇菌处理的苗高都显著高于对照,接种12个月后,不同菌株对马尾松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有增强也有减弱,其中0807菌株表现最优,苗高达到56.33 cm,其次是0005和07242菌株分别达到52.96 cm和52.88 cm。在生物量方面,来自广东郁南县桂圩镇的0807菌株在苗高、...
关键词:
马尾松 红菇菌根食用菌 接种 生长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文娟 曹旭平 张文辉
为阐明地被物对油松幼苗早期更新的影响,通过野外播种和室内控制试验,分析野外不同播种方式、不同凋落物厚度及凋落物水浸液浓度对油松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外不同播种方式显著影响油松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状况,萌发率依次为清除灌木草本及凋落物>清除草本和凋落物>清除灌木和凋落物>清除灌木和草本,说明凋落物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清除灌木草本及凋落物和清除灌木草本处理下幼苗高度、基径、根和茎生物量高于其他播种方式。1和2 cm厚凋落物对油松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3 cm厚凋落物及先铺凋落物再播种均显著降低油松种子的萌发率及推迟种子的始萌发时间。不同浓度凋落物水浸液对油松种子萌发率和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龙 张洪 张香 白正甲 赵秀琴 雷增普
白皮松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但长期以来由于苗期生长缓慢,阻碍了它们的推广。本试验研究在国内首次应用7种不同的外生菌根菌剂对其幼苗进行土壤根际处理,并对白皮松幼苗菌根菌的感染能力以及促进生长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菌剂处理对白皮松苗高、地径、干质量、侧根等方面有显著的促生作用;(2)菌剂处理提高了苗木N、P、K及叶绿素的含量;(3)筛选出了北京地区促进白皮松幼苗生长的优良菌种———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及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chrysenteron)。
关键词:
外生菌根菌剂 白皮松 幼苗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妍 孙超 于贤昌 张志斌 贺超兴
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提高番茄幼苗抗冷性的生理机制,以中杂105为材料,研究接种AMF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番茄幼苗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的增长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减小,并导致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增加,SOD和POD活性升高,而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接种AMF的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较普通番茄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量、叶片相对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有增加,SOD、POD和CAT的活性亦有增加,同时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显著减少。由此可见,接种AMF能减轻低温...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番茄 低温胁迫 生理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沼鹏 梁冬 侯继华
为了解氮沉降对我国特有种油松3个种源幼苗的生长及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本研究以北京(BJ)、山西(SX)、内蒙古(NMG)3个不同种源的油松幼苗为研究材料,设计5个人工氮添加水平:对照(N0,0 kg/(hm2·a),以N计,下同),低氮水平(N1,15 kg/(hm2·a)),中氮水平(N2,25 kg/(hm2·a)),高氮水平(N3,50 kg/(hm2·a))以及过饱和氮水平(N4,150 kg/(hm2·a))。测定不同氮添加水平下3个种源油松幼苗的基径、株高、月生长量、生物量及各部分生物量分配比
关键词:
氮添加 油松幼苗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伟 吴小芹 乔欢
从江苏南京和安徽黄山12份马尾松根际土样中分离出45株具有解磷能力的真菌,其中解磷能力较强的有12株。通过进一步测定,获得解磷能力强的2株真菌JP-NJ1和JP-NJ4,其对Ca3(PO4)2的解磷能力分别为1 051.69和872.18 mg·L-1。通过形态学和18S rDNA序列分析,2株高效解磷真菌分别鉴定为泡盛曲霉和嗜松青霉。将2株高效解磷真菌接种马尾松苗,其菌悬液和代谢物都可明显促进植株生长,其中对根质量促生效果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