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
2023(63)
2022(37)
2021(44)
2020(31)
2019(82)
2018(66)
2017(138)
2016(66)
2015(80)
2014(55)
2013(65)
2012(51)
2011(58)
2010(67)
2009(54)
2008(61)
2007(35)
2006(36)
2005(32)
作者
(243)
(239)
(219)
(217)
(137)
(124)
(110)
(103)
(102)
(90)
(89)
(76)
(71)
(69)
(64)
(62)
(62)
(60)
(59)
(58)
(58)
(58)
(57)
(52)
(51)
(50)
(50)
(50)
(49)
(49)
学科
土地(614)
资源(528)
(517)
(507)
耕地(506)
(332)
农业(272)
(252)
经济(252)
(206)
业经(90)
方法(88)
数学(87)
农业经济(86)
(86)
数学方法(86)
农业劳动(72)
(72)
劳动(72)
动力(71)
人口(70)
农业人口(70)
劳动力(70)
地方(66)
问题(63)
经济学(59)
环境(50)
农村(49)
收入(49)
(49)
机构
学院(1079)
大学(1045)
(646)
农业(516)
管理(497)
研究(457)
业大(449)
理学(447)
理学院(441)
管理学(430)
管理学院(429)
农业大学(398)
科学(382)
(377)
经济(375)
资源(368)
中国(360)
(253)
研究所(247)
环境(240)
科学院(227)
中心(222)
(220)
经济管理(217)
(209)
(183)
地理(183)
(177)
师范(175)
(175)
基金
项目(878)
科学(744)
基金(712)
(712)
国家(708)
科学基金(616)
研究(503)
自然(480)
自然科(471)
自然科学(471)
自然科学基金(469)
基金项目(419)
社会(376)
社会科(357)
社会科学(357)
(344)
(307)
(291)
编号(221)
资助(219)
(212)
计划(208)
教育(205)
科研(200)
科技(194)
农业(186)
重点(186)
(179)
国家社会(179)
(171)
期刊
(522)
中国(480)
农业(410)
科学(363)
资源(362)
(347)
经济(347)
(262)
学报(243)
国土(205)
土地(183)
中国农业(181)
大学(148)
学学(147)
研究(142)
(106)
区划(106)
业大(104)
农业大学(101)
业经(98)
(95)
自然(83)
环境(80)
社会(79)
农村(77)
(77)
(77)
社会科(76)
社会科学(76)
农村经济(70)
共检索到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楚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曾雄生  
成语"精耕细作"是对中国古老农作法最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这一特征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后一直存留在千百年来农民的实践之中,但作为一句成语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才开始流行,而它的形成又与当时中共领导的延安大生产运动,特别是在运动中被树立为典型的劳动英雄吴满有等模范人物有关。吴满有等人通过"改进农作法",提高产量,支援边区建设,经过媒体报道,其经验被总结为"深耕"、"深耕细锄"或"深耕细作",而后这些语汇又可能是受到国统区传入的"精耕"一词的影响,最终在1943年底及1944年定型为"精耕细作",并且在1957年经毛泽东的再次提及之后,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新中国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它的使用及影响也已超出农业之外。本文采用概念史的方法,对这一成语的形成过程,对精耕细作的内涵、技术特点及其在棉花生产中的运用进行了梳理,以期对人们经常说到的这一成语有一个更深入完整的理解。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与时代同行与新中国内部审计事业同行与全国近30万内部审计人员同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8月1日在京隆重召开纪念《中国内部审计》创刊20周年座谈会。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审计署原审计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出席座谈会并致辞。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中国内部审计》总编鲍国明作主题发言。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杂志副总编沈立强主持座谈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童兵  
最近有机会集中阅读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掩卷细悟,觉得复刊35周年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特色是:坚守主流,精耕细耘。这里的"主流",就是高举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旗帜。这里的"精耕",就是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中国高等教育,紧紧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五个发展"治国理政战略布局,紧紧结合教育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丹儿  
《南方金融》1979年创刊于广东,作为广东金融学会的会刊,其初衷是为广东金融界开垦一畦经济金融理论研究的园地。1989年,在她10周岁生日的那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智富  
本文在充分肯定近年来江西金融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从提升认识的高度、突出扶贫的精度、扩大扶贫的广度、挖掘扶贫的深度等方向明确了金融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并指出了各金融机构要重点落实七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王克林,郭娴  
湖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在全国农业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耕地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态势。文章利用1949—1999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了湖南省近50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地域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50年来,湖南省耕地总体呈逐年下降态势,且区域变化差异明显;其中经济发展、社会系统和科技进步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图书馆杂志》编辑部:值贵刊举办纪念创刊廿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际,谨向贵刊全体同仁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贺《图书馆杂志》创刊廿周年!贵刊走过了廿年不平凡的历程,自问世始,站在学科理论前沿,报道国内外图情最新信息,并勇立潮头,不断创新,成为我国图书馆界进行学术研究、经验交流和专业教育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敬伯先生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的财政学家、财政史学家、财经教育家,是中央财经大学老领导,一生致力于我国财税事业的发展。在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崔敬伯先生都曾在政府财税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对我国的财税实践和财税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崔敬伯先生诞辰125周年之际,回顾崔敬伯先生的生平、贡献和思想,既是对一位曾经做出突出贡献的财政学家应有的纪念,也是我们学习崔敬伯先生丰富的财税思想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的良好契机。
关键词: 崔敬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云波  谢炳庚  郭湘  
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个方面,选取18个单项指标,构建耕地利用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结合GIS和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近50年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1963—2009年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呈现"缓慢下降—波动缓增—加速增长"的阶段性发展趋势,即1963—1977年处于缓慢下降阶段;1978—1999年表现为波动增长阶段;2000—2009年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增长为主要特征,各子系统呈现不同的演变特征。2从空间分异规律看,2009年湖南省各县耕地利用绩效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呈现集簇分布的空间特征。耕地利用绩效较高水平县域多集中分布在长株潭和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多数县域耕地利用绩效处于低水平状态。3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条件和区位条件是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度,杨勤业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引篪  
50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报》起到了引领专业学术方向的作用,承担着记载、传播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重任,为培养专业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刊物不断进步,精益求精。希望她坚持前沿性、学术性,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办刊与育人结合,取得更大成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霞  黄海红  熊久晴  龚良玉  
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与有效延伸。文章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类专业“绿之益”社团为例,遵循“专创融合、项目引领、平台支撑、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原则,探讨构建“一心、二放、三化、六链”的“专创融合”社团实践育人模式,搭建兼具资源整合与动态管理特点的“专创融合”社团实践育人平台,加强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推动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满足学生对拓宽专业领域视野、提高创新能力的需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冯达   段亚锋   李婷婷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文章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结合坡谱分析方法,构建了耕地上山指数,分析了2000—2020年耕地坡谱在省和区域2个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耕地坡度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时间段内,湖南省耕地的平均坡度增加了0.09°,高坡度(10°以上)地区耕地面积比例增加了0.68%,湖南省耕地逐渐向高坡度地区发展。(2)在区域尺度,经济相对发达的长株潭地区和地形较复杂的大湘西地区,耕地上山现象明显;经济较发达、以平原为主的洞庭湖地区,耕地上山现象不明显;湘南地区受到地形限制和经济快速发展双重影响,耕地上山程度仅次于长株潭地区。(3)退耕还林、非农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是影响耕地坡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可通过积极稳妥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合理引导建设用地上山、严控新增耕地管理等措施,来减缓耕地在高坡度区域增加趋势,即减缓耕地上山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