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14)
- 2023(18914)
- 2022(15867)
- 2021(14787)
- 2020(12347)
- 2019(28330)
- 2018(28296)
- 2017(55121)
- 2016(29815)
- 2015(33766)
- 2014(33786)
- 2013(33079)
- 2012(29898)
- 2011(26658)
- 2010(26806)
- 2009(24565)
- 2008(23931)
- 2007(21372)
- 2006(18994)
- 2005(16755)
- 学科
- 济(117615)
- 经济(117445)
- 业(90927)
- 管理(87858)
- 企(69239)
- 企业(69239)
- 农(50710)
- 方法(50593)
- 数学(43868)
- 数学方法(43270)
- 农业(33543)
- 财(33025)
- 中国(32394)
- 业经(31073)
- 制(27008)
- 地方(24007)
- 学(23090)
- 务(20439)
- 财务(20353)
- 财务管理(20304)
- 贸(20052)
- 贸易(20039)
- 易(19501)
- 理论(19409)
- 体(19282)
- 企业财务(19123)
- 技术(18968)
- 银(18965)
- 银行(18922)
- 行(17971)
- 机构
- 学院(418020)
- 大学(416550)
- 济(167066)
- 管理(165652)
- 经济(163378)
- 理学(143523)
- 理学院(142031)
- 管理学(139434)
- 管理学院(138679)
- 研究(135969)
- 中国(103682)
- 京(87961)
- 科学(83101)
- 农(78754)
- 财(78103)
- 所(66943)
- 业大(65306)
- 中心(64267)
- 江(62894)
- 财经(61782)
- 研究所(60613)
- 农业(60376)
- 经(56323)
- 北京(54860)
- 范(54779)
- 师范(54288)
- 州(50189)
- 经济学(49848)
- 院(48927)
- 财经大学(45802)
- 基金
- 项目(286244)
- 科学(225717)
- 研究(212714)
- 基金(207341)
- 家(179547)
- 国家(177973)
- 科学基金(153928)
- 社会(134298)
- 社会科(127006)
- 社会科学(126973)
- 省(112502)
- 基金项目(110001)
- 自然(98926)
- 教育(98004)
- 自然科(96611)
- 自然科学(96588)
- 自然科学基金(94829)
- 划(93618)
- 编号(88485)
- 资助(84427)
- 成果(71456)
- 重点(63593)
- 部(63535)
- 发(61027)
- 课题(60195)
- 创(59559)
- 创新(55591)
- 国家社会(55164)
- 制(55129)
- 教育部(54657)
- 期刊
- 济(186860)
- 经济(186860)
- 研究(121750)
- 中国(84055)
- 农(77760)
- 学报(64744)
- 财(61048)
- 科学(59868)
- 管理(59399)
- 农业(52470)
- 大学(50921)
- 教育(48326)
- 学学(47963)
- 融(39978)
- 金融(39978)
- 技术(37499)
- 业经(35004)
- 财经(29888)
- 经济研究(27517)
- 业(25666)
- 问题(25547)
- 经(25482)
- 版(21415)
- 图书(20596)
- 科技(19701)
- 理论(19564)
- 技术经济(19420)
- 现代(18831)
- 世界(18007)
- 实践(17795)
共检索到615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雷
文章基于对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的考察,分析了农民城镇化的实践过程及其成本分担机制,以此揭示"人的城镇化"在实践中的具体涵义和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在当前农民家庭的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大量农村劳动力仍需要周期性地在城乡之间往返流动,农民家庭的城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但是,农民家庭城镇化的这种不稳定状态更多是一种过渡形态,是当前农民家庭"接力式进城"的动态过程特征的体现。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农民家庭中的代际支持机制稳定地支撑了其城镇化进程的展开,代际支持成为农民城镇化成本的基本分担机制。得益于此,农民家庭在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雷
文章基于对农民家庭进城购房行为的考察,分析了农民城镇化的实践过程及其成本分担机制,以此揭示"人的城镇化"在实践中的具体涵义和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在当前农民家庭的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大量农村劳动力仍需要周期性地在城乡之间往返流动,农民家庭的城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但是,农民家庭城镇化的这种不稳定状态更多是一种过渡形态,是当前农民家庭"接力式进城"的动态过程特征的体现。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农民家庭中的代际支持机制稳定地支撑了其城镇化进程的展开,代际支持成为农民城镇化成本的基本分担机制。得益于此,农民家庭在城乡之间进退有序,往返自由,逐步实现其城镇化目标。由此,也形塑了我国农民城镇化的独特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涛
促进农民工实现市民化,不仅有利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时代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得到一定推行,对该政策实施现状以及相应的成本分担机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加快制度创新,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促进农民工带着财产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落户,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监督激励措施,提高企业的分担动力。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分担机制 城镇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勇平 肖红
我国城镇化进程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产业支撑体系不尽完善,二是成本分担机制不够合理。本文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描述产业支撑模式的多样化特征,提出三种不同的成本分担类型。从微观上看,产业支撑与成本分担的协调会带来帕累托改进。从宏观上看,如果政策能在产业支撑与成本分担之间合理分配,则可能实现价格稳定、收入增加、预算平衡的目标。因此,应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根据新型城镇不同途径构建产业支撑与成本分担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支撑 成本分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勇平 肖红
我国城镇化进程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产业支撑体系不尽完善,二是成本分担机制不够合理。本文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描述产业支撑模式的多样化特征,提出三种不同的成本分担类型。从微观上看,产业支撑与成本分担的协调会带来帕累托改进。从宏观上看,如果政策能在产业支撑与成本分担之间合理分配,则可能实现价格稳定、收入增加、预算平衡的目标。因此,应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根据新型城镇不同途径构建产业支撑与成本分担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支撑 成本分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眭海霞 陈俊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是构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工个人三方共同参与承担的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主要分为保障住房成本、教育培训成本、社会保障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成本、私人增加的生活成本等5个部分,对其进行分类加总测算的结果显示,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总成本为285760.84元。其中,政府需要承担的部分超过总成本的一半,而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分别需要承担的部分均少于成本总额的1/4。为进一步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应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中的各级政府分担机制、开拓和创新多样化的成都市财政筹资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秦卫波 高锦杰
在新型城镇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成本如何分担是决定其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根据分担主体的不同,城镇化进程中的成本可以分为私人发展成本和社会发展成本。通过构建实证模型,以吉林省数据为例,测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成本,发现社会发展成本总额是私人发展成本总额的近4倍,而社会发展成本总额中的20%为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成本支出。因此,为了优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成本分担,应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率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成本分担 成本测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春艳 张学浪
农业转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序推进其市民化成为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重大课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视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是其利益相关者收益分享、成本分担、利益分配直至平衡格局的动态过程。同时,运用协同理论的理念,提出要在政府主导下,动员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力量构建多元成本主体的合理分担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真正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飞 杜云素
中国农民城镇化不能回避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城镇化的实质是"弃地"城镇化。计划经济时期,农民进城后拥有城市全方位的福利保障,"弃地"城镇化有其合理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继续采用"弃地"城镇化模式,形成"半城镇化"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弃地"城镇化的合理性基础已经丧失,且不符合农民的实践理性。因此,有必要赋予农民明确的农村土地权利,让农民"带地"城镇化。从社会良陛运行的角度看,"带地"城镇化有利于提升进城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他们实现向上社会流动。
关键词:
农民 城镇化 农村土地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晶
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如何能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促进农民增收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农民增收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通过对2006年至2011年河南省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促进城镇化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城镇化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富田 李戈
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城镇化的路径可以选择。西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其城镇化路径可能不同于东部发达地区。四川31个镇、村调查表明,多数小城镇由于产业基础薄弱,人口聚集功能有限,更多的农民选择了流向大中城市,而非小城镇。
关键词:
西部 农民 城镇化 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红 刘桂峰
农民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参与主体,其参与意愿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全市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为深入了解京郊农民对城镇化的意愿,作者借助北京市农村改革与发展观察点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针对京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流转、转移就业、农转非和上楼居住等关键问题开展农民城镇化意愿调研。本文重点针对京郊城镇化进程中农转非和上楼居住两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推进京郊农村城镇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转非 上楼居住 农民意愿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逸冰
新型城镇化的瓶颈在于农民工市民化,虽然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阻滞因素正在逐渐消解,但除了制度层面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较为缓慢。因此,需要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类,厘清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等三个成本分担主体的责任所在,进而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成本分类 成本分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永久 储金龙
在对皖北近1500名农民城镇化意愿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从代际比较视角初步分析了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决策机制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和分层特征,与第一代农民相比,第二代农民更愿意进城定居,相对中心城区和省会合肥而言,镇区和县城由于具有生活成本相对低、距离家乡近等优势,对皖北农民更有吸引力;2在城镇化决策机制上,希望子女(孙)受到优质教育是皖北农民进城的首要动因,表明优质公共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配置对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导向作用;3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对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年龄越小、文化水平越高以及在小城...
关键词:
代际比较 城镇化 意愿 影响因素 皖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唯 周慧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提高,并通过促进工业的发展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工资性收入的提升。从而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并当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并通过转移性支付以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湖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